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检测参麦液对肿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检测参麦液对MMP-2蛋白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参麦液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RNA水平水平检测参麦液对MMP-2和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谱的方法检测参麦液对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参麦液能抑制MMP-2的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MMP-2蛋白以活性形式存在,增强TIMP-1的基因表达。结论:参麦液可能通过抑制MMP-2的基因表达和增强TIMP-1的基因表达而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使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生成速度减慢,进而使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降低,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肿瘤 血管生成 MMP-2 TIMP-1
  • 简介:综述了扁核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扁核木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扁核木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本文归纳了21世纪以来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抗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症和酶抑制等生物活性,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微生物和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 简介:前沟藻属甲藻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大环内酯类和长链多羟基多烯类化合物,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1986年到2003年间有关前沟藻属甲藻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类海洋微生物的药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海洋微藻 前沟藻属 化学 生物活性
  • 简介: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干燥近成熟果实。吴茱萸所含化学成分较多,主要包括生物碱、苦味素、挥发油等。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吴茱萸生物碱及吴茱萸次碱(Rut)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标签: 吴茱萸次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生物碱 芸香科植物 成熟果实
  • 简介:目的:通过对穿心莲内酯引入亲水性基团,探索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方法:碱性条件下,穿心莲内酯1与硝基甲烷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重排生成12-硝基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再以锌粉盐酸还原硝基生成12-氨基亚甲基-14-去氧穿心莲内酯2,最后与异氰酸酯反应成脲3a~3n,所有化合物考察了抗肿瘤和抑制NA活性。结果:经结构改造后,两个化合物(3f和3m)显示了中等的抗肿瘤活性,并且都是单取代芳环,提示芳环的引入优于脂肪链(环)和杂环;所有衍生物都无抑制NA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无抑制活性;12位引入芳环有意义,但芳环所处的支链不能过长;水溶性基团的引入对活性提高没有帮助,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穿心莲内酯 细胞毒活性 构效关系 合成
  • 简介:生化药物在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实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特点是疗效好、作用专一、品种众多,并随生物学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我个人认为当前生化药物的主流仍然是蛋白质和多肽,如激素、细胞因子、酶、抗体等。生化药物的生产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生物提取及分离纯化、化学合成、基因表达、基因突变等。

  • 标签: 生化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 健康事业 21世纪 人类 基因表达
  • 简介:内皮功能障碍(ED)被认为是血管病变发展中的早期事件之一。探索内皮功能障碍机制对于研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从氧化应激、炎症、内质网应激三个方面阐释ED发生发展机制,并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在防治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内皮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分析中药作用机制及探索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药物探索新思路。

  • 标签: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炎症 内质网应激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简介:对活血化瘀中药三棱不同基源荆三棱和黑三棱块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整理,为合理开发利用两种药用资源提供参考。两种三棱主要含有机酸、异香豆素、茋、黄酮等类等成分,其中,异香豆素类和茋类是三棱的特征性成分;两种三棱都具有抗炎、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和保护肝纤维化等作用。异香豆素类黑三棱素B是一个选择性TLR2和TLR4拮抗剂,具有多种活性。两种三棱有相似的物质基础和药理活性,为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块茎同为三棱药用近千年的历史提供依据。

  • 标签: 荆三棱 黑三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目的:为急性期脑出血的改善循环治疗及氙CT在脑出血后脑血流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4小时内、15天进行Xe-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测定血肿周边水肿区及其镜像区的局部脑血流量,并于发病后24小时内、15天、28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C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在发病24小时略有下降,15天时明显降低;治疗组在发病15天时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后15天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二组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发病后28天时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氙气CT灌注技术对深部脑组织的rCBF探测的灵敏度高,而且方便快捷。急性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血肿周边的缺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三七总皂甙 脑出血 局部脑血流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哮喘患者的的疗效。方法:哮喘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疾病状态。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四逆散为舒肝解郁名方。我们根据舒肝解郁理论和该方的功效观察了该方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脑血流图、脑电图和舌微循环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兔体外血栓形成和实验性小白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 标签: 四逆散 脑动脉硬化 舒肝 体外血栓 脂血症 脑血流图
  • 简介:目的:探讨维医药综合治疗白癜风及其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白癜风患者采用维医药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前、中、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治疗前或用药前、用药后患者血清5-HT等15项神经内分泌免疫因子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同时心理干预前后测定血清CRH、ACTH、CORTIS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维医对白癜风临床痊愈率11.4%、显效率49.3%、有效率33.1%、无效率6.2%,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成熟剂和清除剂对控制白斑的扩散有显著的作用(P〈0.01)。入组患者治疗前ANG-Ⅱ、EP-β、IFN-ΥsICAM-1、5-HT、IL-10、IsG抗体、NE、Cortisol、E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NF-α、IL-8、IL-2、IL-6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5-Ⅱ、IL-10、sICAM-1、EP-β、E等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IFN-ΥNE、ACTH、Igc抗体等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HAMA、HRSD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白癜风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综合效应过程,这与维医自然力失调致白癜风理论相映,是一种失衡的状态,而疾病的发展是这种状态的升级,其产生与存在反馈抑制代谢补偿等动态效应过程;维医药对白癜风具有独特的疗效,心理干预提高维医药对白癜风的治愈率。

  • 标签: 维医药 白癜风 神经内分泌免疫
  • 简介: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ICAM-1和VCAM-1的影响.方法:96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口服,观察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脂和ICAM-1、VCAM-1的含量.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清TC、TG、LDH、ET、ICAM-1和VCAM-1明显降低,HDL、NO显著升高,且优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少ICAM-1和VCAM-1生成从而保护内皮功能.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血脂异常 内皮功能 ICAM-1 VCAM-1
  • 简介: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我院195例更年期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治疗组给予米氮平+乌灵胶囊治疗。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KM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治疗前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TH)、去甲肾上腺素(NE)、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61%和92.78%(P〈0.01)。治疗后2、4、6、8周与治疗前HADM评分比较2组均有明显降低,从治疗第2周末起,治疗组的HADM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间的KMI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5-羟色胺(5-TH)和去甲肾上腺素(N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数18例(18.37%),TESS值为(5.89±0.41)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数8例(8.25%),TESS评分(3.14±0.28)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数及TESS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灵胶囊可提高米氮平治疗更年期抑郁症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并能有效地调整患者的E2、FSH、LH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乌灵胶囊 米氮平 更年期 抑郁症 神经内分泌
  •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中加以参麦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4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无差别,治疗4周后,治疗组进食、洗澡、修饰和穿衣等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为高;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差别(t=-0.086,P=0.466),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9.208,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IL-18、IL-6、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2例(6.2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脑卒中 细胞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4月10~11日,中国中药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在广东珠海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彭炜,珠海市副市长邓群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中药处处长董润生等政府部门与行业领导出席会议。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中药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光甫,中国中药协会名誉会长张洪魁,中国中药协会顾问闫洪礼,执行副会长王瑛,秘书长王桂华等协会领导,以及80多位来自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围绕中药工作的认识、中药企业发展和中药协会工作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

  • 标签: 中国中药协会 行业管理 理事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持续发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