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筛选白茅根中多糖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白茅根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白茅根多糖水提醇沉的工艺条件;以葡萄糖标准液作为考察指标,绘制标准曲线,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白茅根总多糖的含量。结果:白茅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提取3次,每次2.5h,料液比为1:10,醇沉时最佳乙醇终浓度为80%,测定白茅根多糖含量达到0.807%。结论: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确立了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

  • 标签: 白茅根 多糖类化合物 提取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优选黄地巴布剂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黄芪甲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黄地巴布剂的水提工艺。结果黄地巴布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首先加8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

  • 标签: 正交试验 黄地巴布剂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确定长春西汀注射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选用适宜的助溶剂、抗氧剂,对处方进行筛选,并通过加速实验(30℃±2℃、RH65%±5%)考察长春西汀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该品在加速条件下(30℃±2℃、RH65%±5%),6个月的自制样品与0d的自制样品比较、与匈牙利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长春西汀注射液比较,pH值、有关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的处方和工艺可行,质量稳定。

  • 标签: 长春西汀 注射液 处方 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爽口润喉片的提取和制备工艺。方法以次野鸢尾黄素和多糖分别为射干和胖大海的成分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来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口感等为指标优选辅料。结果以射干和胖大海作为主要原料,木糖醇和薄荷油等为辅料制成的口含片,清新爽口,便于服用。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

  • 标签: 爽口润喉片 提取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药品是人类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保证药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药品质量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最基本的环节。药品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了各国 政府部门监管的重要环节。我国颁发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政府也愈加重视药 品质量安全问题,加强了药品监督管理,也将风险管理概念运用到了监督管理工作中。

  • 标签: 药品工艺改进 药品质量管理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药鉴定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随着光谱测量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给中药鉴定带来极大的便捷与准确,将中药的品质推向更高层次。

  • 标签: 中药鉴定 近红外光谱技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黄秋葵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影响黄秋葵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溶媒倍数〉提取时间;结合生产实际,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A1B1C2D3,即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h。在此条件下黄秋葵总黄酮得率为1.79%。[结论]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稳定、快捷,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黄秋葵资源提供技术手段。

  • 标签: 黄秋葵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提取
  • 简介:目的:采用浸提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聚合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聚合草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5h,在此条件下聚合草提取液中黄酮类物质百分含量为3.01%。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确实可行,适合聚合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

  • 标签: 聚合草 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优选归芪补肾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和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归芪补肾颗粒水提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A3B2C2,即用10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工艺简便、快捷、稳定,可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归芪补肾颗粒 阿魏酸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 简介:目的研究从茶叶下脚料中提取纯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以茶多酚为考察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茶叶下脚料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结果采用HPD10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茶叶提取物上样浓度为10mg/mL,吸附流速为2mL/min,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5倍量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2mL/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提取物中茶多酚含量达45%以上。结论该法可较好富集茶叶下脚料中茶多酚。

  • 标签: 茶多酚 茶叶下脚料 大孔树脂
  • 简介:目的:确立酸加热法提取聚合草中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有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聚合草叶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对提取率影响的因素依次为pH〉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当加热时间为7min,加热温度为90℃,盐酸调pH值为1.5时,叶蛋白的提取率为1.36%,叶蛋白的沉淀率为51.70%。结论:酸加热法提取工艺效果较好、得率较高,可有效提取聚合草中的叶蛋白。

  • 标签: 聚合草 叶蛋白 提取工艺 酸化加热
  • 简介:目的微波萃取法优化香椿叶总生物碱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L9(34)法对香椿叶总生物碱的微波萃取条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香椿叶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50W,70%乙醇,45倍的溶剂倍量,提取时间55min,微波功率对萃取影响较大。结论优选的提取效率高,可增加香椿叶生物碱的利用率。

  • 标签: 香椿叶 正交实验 总生物碱 微波萃取
  • 简介:目的: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转移率、提取物中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考察提取溶剂、溶剂药材用量比和提取次数三个因素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8倍量60%的乙醇提取三七药材粉末2次,每次2h,可将其中的总皂苷提取完全,且所得浸膏皂苷含量较高。结论:该工艺切实可行,可节约了溶剂消耗。

  • 标签: 三七 皂苷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比色法
  • 简介:目的:优选沙棘叶中沙棘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经典正交试验设计L9(34),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为溶媒,优化沙棘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沙棘叶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A1B1C3D1,即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液料比分别为1∶12、1∶10、1∶8。结论:沙棘叶总黄酮利用乙醇提取合理可行,该实验为沙棘黄酮的工业化制剂生产、沙棘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优选陈皮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陈皮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以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速为考察因素,以萃取率和萃取物中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30MPa,CO2流速每小时20Kg,此时陈皮萃取率为1.96%,川陈皮素和橘皮素总含量为45.23mg/g(n=3)。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陈皮的超临界CO2萃取。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陈皮 正交试验 UPLC
  • 简介:目的观察预防治疗季节变应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择变应原为蒿属花粉的中-重度持续AR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花粉季开始前2周口服中药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不予干预。花粉季开始后,2组患者均口服中药治疗6周。随访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流涕、鼻痒、喷嚏、鼻塞、眼痒症状评分及鼻部体征,并定期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价AR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花粉季高峰时治疗组流涕、鼻痒、鼻塞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个花粉季期间,治疗组眼痒症状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鼻部体征总体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粉季前2周预防治疗秋季蒿属花粉过敏的AR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