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1882年3月24日郭霍氏首次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以下简称结核杆菌)为人类治疗结核病带来了希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疾病的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再加上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艾滋病的传播等因素,使疾病疫情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还有所回升,结核病已成为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致死性疾病。人类已进人了21世纪,生存质量正在进一步提高,然而,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结核病的疫情却呈全球性上升趋势。据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杆菌,每年有800万新发病例和300万人死亡。尤其是结核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致病性真菌的检测通常分两个阶段,即分离和鉴定。分离是鉴定的基础,鉴定为分离的目的,也是治疗时选择用药的依据。目的讨论真菌实验室检查法。方法对致病性真菌进行分离后用形态学检查法与特殊检查法测定。结论真菌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很重要,只有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检查才能够为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真菌实验室检查法
  • 简介:摘要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是爆炸性增长,这就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我校对解剖学实验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作出具体的改革。

  • 标签: 教学改革 解剖学 实验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生化实验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群体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生化观察。结果发现3例病患均有急性肝损,肾衰及肌溶现象等多脏器损害,通过实验室数据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成功地抢救2例患者。结论进行实验室动态观察,指导临床选择处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效率。

  • 标签: 毒蕈中毒 生化检查 动态观察
  • 简介:摘要科学规范的实验管理,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加大教学实训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仅从统管专用、专管共用、统管专用、一专多能四个方面简单介绍实验室、实训物品、实训管理人员应该凸显的作用,以利于更好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实训管理功能。

  • 标签: 实训管理 统管专用 专管共用 专管专用 一专多能
  • 简介: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目前对垂体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没达到统一的认识。手术治疗垂体瘤仍有相当多的复发病例,垂体瘤理想的治疗方法仍众说不一。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垂体瘤的发病机理,并探索一种治疗垂体瘤的有效途径,在动物体内建立类似人类垂体瘤的模型是垂体瘤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1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肝(spontaneousanimalmod-elsofpituitarytumors)动物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的发生率相当低,其发生率取决于动物的种系、性别和年龄。雌性64~135周龄的Wistar-Fulth(W/Fu)大鼠自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高达69%,而雄性7

  • 标签: 垂体瘤 实验动物模型 雌激素 自发性 转基因 可移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清风饮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为其用于治疗鼻炎和新药研发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选用多种实验性炎症的动物模型,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作用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清风饮高剂量组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P<0.00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P<0.01);镇痛实验中能延长热痛试验中小鼠舔后足的时间,及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反应发生率,其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清风饮具有对抗急、慢性炎症作用以及镇痛作用。

  • 标签: 清风饮 镇痛 抗炎 角叉菜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昆明小鼠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模型,研究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小鼠Hp根除率、胃黏膜修复程度以及胃粘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方法采用灌服幽门螺杆菌菌液建立小鼠HAG的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丽珠得乐组、三九胃泰组和灭幽汤组,连续用药2周,检测Hp根除率,观察各组小鼠胃粘膜组织病理改变及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胃粘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结果灭幽汤组能且能提高Hp根除率(P<0.05),显著降低胃粘膜组织白细胞介素(IL-8)的含量(P<0.05)。结论灭幽汤组能明显清除Hp,且能抑制HAG小鼠胃黏膜炎症反应,对胃黏膜修复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 标签: 灭幽汤 幽门螺杆菌胃炎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学校食堂餐具卫生状况及消毒情况,确保学生们用上安全卫生的餐具。方法采用GB14934—1994国标方法(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对学校食堂餐具随机抽样进行大肠菌群测定。结果2008年餐具消毒合格率为66.12%;2009年餐具消毒合格率为76.03%,餐具消毒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应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的监督管理,尤其应加大对餐具消毒效果的监测力度。

  • 标签: 餐具消毒 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
  • 简介:摘要由于少年儿童生理特点的原因,对很多传染病易感,学校又是人群密集的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发挥疾控机构的职责。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学校因病缺课预警阈值,为学校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日收集学校新增因病缺课人数,剔除多暴发疫情导致的缺课人数,计算常态情况下的班级和学校每日(周)因病缺课人均数(i)和标准差(s),以均数加1~3倍标准差为备选预警阈值,通过实际缺课情况检验确定适宜预警阈值。结果学校日因病缺课人均数在1~3人之间,均数+3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8人,小学为10人;学校周因病缺课人均数在6~11人之间,以均数+1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16人,小学为18人;班级日因病缺课人数最大值均数在2~3人之间;以均数+1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3人,小学为5人;班级周因病缺课人数最大值均数在3~4人之间;以均数+1s为预警阈值时较适宜,其中中学为6人,小学为7人。结论初步确立中小学日因病缺课预警阈值为8~10人,周预警阈值为16~18人;中小学班级日因病缺课预警阈值为3~5人,周预警闽值为6~7人。

  • 标签: 学校 因病缺课 传染病 预警阈值
  • 简介:学校卫生监督是卫生管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实施十几年来,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我们在开展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存在着不少问题。现阶段铁路卫生系统进行了体制改革,各铁路中小学校已交地方政府。现就今后的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如何开展及我辖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做一些分析和建议。

  • 标签: 学校卫生 卫生监督 卫生工作 卫生系统
  • 简介:摘要学校卫生综合监督是确保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校的快速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过程中存有不少问题。例如,相关制度的制定缺乏时效性、现实性以及科学性,严重限制卫生综合监督的开展,制约了学校环境工作的开展,给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学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探究实施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学校 卫生综合监督 存在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息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源,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现代社会的生产要素。本文从五个方面入手对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进行了探索。

  • 标签: 信息资源 档案 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