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170多年前,德国诗人歌德有感于民族间的文学交流,而作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①的预言.那时,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人类借以认知、表述世界与自我的路径似乎被空前地拓展.在纸面的语言文字之外,甚至在影视、广播等视听语言之外,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仿佛在一夜之间从人们想象力的地平线上陡然升起,并以呈几何级递增的速度分割了大众的日常精神生活.而今天的人们,一旦进入Internet的链接,就几乎无法回避扑面而来的信息集束.与此同时,作为个人行为的阅读或写作,突然发现个人想象力与表述的限度;对于急剧变化的社会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的涌现,个人常常油然而生出一种近乎直觉的"震惊"."震惊"成为"网络文学"峥嵘初现时带给"网民"的第一体验.而在我看来,"震惊"同样以其饱含后现代色彩的效果展示,构成了"网络文学"的基本美学内涵之一.

  • 标签: 文学形态 文学交流 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歌德 诗人
  • 简介:<正>第十五次争论:潘重规与徐复观的笔战红学论争带有普遍性,可以说,哪里有红学,哪里就有论争。1966年,潘重规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开设“红楼梦研究”选修课,成立了红楼梦研究小组,并于次年出版《红楼梦研究专刊》。这在当时,算得上红学界的一件盛事,颇受港、台以及海外学术界人士瞩目。1971年,潘重规撰写《红楼梦的发端》一文,刊载于《红楼梦研究专刊,第九辑和同年出版的第十三卷《新亚书院学术年刊》。文章通过辨析甲戌本卷首的《凡例》,重申自己的观点,即认为《红楼梦》的

  • 标签: 余英时 红楼梦研究 古籍出版 学术界 曹雪芹 七十年
  • 简介:本文的宗旨是探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笔者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通过对国际文学世界化的透视,解析业已形成的文学世界;经由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三岔口,揭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过程;进而从中外文学的新向度,展望中国文学世界化的之展趋势。

  • 标签: 文学格局 中国文学 文学世界化 现代化 世界文学
  • 简介:结构主义范式在语言学、文学批评与社会研究中的形成与散播,是学术史也是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929年.雅各布森首次提出“结构主义”这一概念。用采描述布拉格语言学小组(1926—1949)的语言学与文学研究新途径。不同于浪漫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语文学,布拉格语言学小组视文化现象“不是机械的集合而是结构的整体”.努力“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无论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这些规律是由“它们所提供的功能”决定的。布拉格学派是如何偏离了索绪尔语言学教义?这一学术运动大致可划为几个阶段?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是如何流行而最终引发全球结构主义范式的兴起?本文以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予以梳理。

  • 标签: 结构主义 布拉格语言学小组 索绪尔 雅各布森
  • 简介:一、时间的尽头1902年堪称“中国科幻元年”。在该年创刊的《新小说》第一号上,主编梁启超不但推出凡尔纳的《海底旅行》,让“科学小说”这一概念正式与读者见面1,同时又写下了自己平生唯一的小说作品——“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畅想六十年后中国的繁荣昌盛,虽只寥寥数回,却吹响了“小说”进军“未来”的号角。

  • 标签: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 “爱” 《新小说》 日记 世界
  • 简介:回归生活世界是20世纪文化和学术的整体转向,亦是"现代的基本或根本精神",(1)更是艺术与科学对话的新视域。科学世界和艺术世界的发展不约而同地朝向了生活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科学与艺术在内在生命本体层面的融合提供了新的价值尺度。

  • 标签: 生活世界思想 艺术与科学 文化对话 价值尺度 人文文化 视域
  • 简介:2008年10月16—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知名学术杂志《当代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Today)共同主办的“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作家、批评家、学者等应邀与会。论文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与中国》收录了此次会议的代表性成果,

  • 标签: 全球化时代 世界文学 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杂志
  • 简介:说起突尼斯,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对其了解甚少,她就像是一块在地中海和沙漠的夹缝里生长出来的绿洲,有撒哈拉荒凉无垠的沙漠,也有纯净浪漫的蔚蓝地中海海景.它是地球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尤其首都附近的“蓝白小镇”,更是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十大浪漫小镇之一,同时她还是全球十大“世外桃源”之一.我喜欢游走在深深的街巷,感受这个地方举手投足间的神秘气质与优雅情调.

  • 标签: 突尼斯 沙漠 世界 《国家地理》杂志 桃花源 北非
  • 简介:歌德的“世界文学”早已超越地域与时代的限制,为多民族、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公共话题和交流平台。但该术语在源语中的发生和嬗变过程,学界讨论甚少。本文试图以时代变迁为中心线索,介绍德语学界对“世界文学”的述思,梳理该理念在德语历史语境中的发生和衍变过程.辨析德语学者对建构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理论的思考。

  • 标签: 德语语境 学术史 世界文学
  • 简介:<正>以两篇获奖小说的名字做题目,并不是对它们进行评价,而是于当代文学两类不同题材、风格的一种象征。如果说《旋转的世界》(陈续光作,载《人民文学》一九八三年)与《迷人的海》(邓刚作,载《上海文学》一九八三年第五期)是作家于艺术对象的象征,这里借用它们则是对评论对象的象征。从总体上走向象征,这是当代作家更加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趋势;然而,对于应具有精确与全面的科学品格的文学批评来说,象征似乎是一种冒险。不过,从另一

  • 标签: 当代文学 同题材 当代作家 主体精神 作品 时代精神
  • 简介: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有三层含义:世界主义理想;文学跨国流通的现实描述;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扮演的角色。早期学者从不同侧面丰富和发展了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提出了世界文学的多元起源说、世界文学本质的人性一人类性反映说或民族文学精华说、弱势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地位不平等说;认为世界文学研究有助于建立文学的全球观,且可依靠研究译本来实现。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理论受到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深刻影响,致力于探索近代世界文学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研究世界文学体系内部中心与边缘的不平等关系,研究东方主义在这种中心一边缘关系的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学处于世界文学体系的边缘,世界文学话语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它,会削弱还是加强中国文学在全球文学中的地位,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歌德 世界文学 世界主义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与世界
  • 简介:<正>问(李朝霞):范馆长,谈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许多人就认为是那种离奇古怪、让人看不懂的艺术,或认为是挑战人们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艺术,这些年来,一些画廊、艺术机构多展出一些让大众无法认同的行为艺术、波普艺术、艳俗艺术等,这种情况造成大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误解。您作为一位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又在把中国的当代艺术展现给世界的中做了大量工作,您能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评判当代艺术作品的优劣?

  • 标签: 当代艺术展 当代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 美术馆馆长 美术史论家 策展人
  • 简介:“In?case?i?don’t?see?you,good?morning,good?afternoon?and?good?night.”假如再也碰不到你,祝你早、午、晚都安。”楚门带着他标志性笑容这样说,他是何其礼貌,又是何其乐观。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大众娱乐的对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绝佳的讽刺。

  • 标签: 楚门的世界 娱乐化 趋势
  • 简介:必须要忍住某种毫无缘故就失声痛哭出来的感觉,才能静下来陈述这个世界曾经如何展示它奇特而怪异的面目,碾压过花朵一般的岁月之后,留下的灰烬形成不可琢磨的图案,我们难以揣测其中的深意.

  • 标签: 《幻影》 世界 出版 诗集 秘密 怪异
  • 简介:本文探讨了跨文化文学史与世界文学诸方面问题,认为世界文学研究有诸多目标。本文分析了弗朗科·莫菜蒂和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等人的观点,指出其局限性,试图对世界文学的领域和范围进行界定。

  • 标签: 跨文化文学史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研究
  • 简介:<正>2002年1月18日,我初识吴清玉。那天一大早,在北京阜外医院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我见到的吴清玉尚未洗漱,带着倦意。他说:"请别见怪,我们这些人总是这样忙。"五个小时前,吴清玉才离开手术室。那是一例罕见的病案,患者病情危重复杂,被诊断为马凡氏综合征合并室间隔缺损、二尖瓣上狭窄等畸形。手术从

  • 标签: 吴清玉 北京阜外医院 马凡氏综合征 室间隔缺损 三尖瓣下移 心胸外科
  • 简介: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用其多种文化特征来命名,如'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多元化'、'网络'等等.以'网络'来命名我们这个时代,侧重在网络技术对传统资讯传播方式的革命和对我们生活方式上某种程度的改变.既然我们的话题是将网络与世界文学相连,我们还是从文学、文化交流空间的拓展角度来看世界文1学可能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 标签: “世界文学” 网络时代 可能性 民族文学 文化差异
  • 简介:<正>四十多年前,哈尔滨毛织厂有个徒工被工厂沸腾的生活所激励,遏制不住歌颂新生活的冲动。他由在黑板报上发表诗作,到参加创作班学习,在全国大小报刊发表文章,转而进入文学界,成为作家。长长的四十年,他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写下中短篇小说集《逃婚女》《新芽》、电视剧本《大

  • 标签: 业余时间 作品 文学界 中短篇小说 电视剧本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