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在2003年8月到2004年1月6日生产的CRT背投电视,由于DOC显像管的冷却液不良,致使电视在连续长时间播放时(样机居多)会出现四周的图像偏黄,中间的图像较为模糊的现象。解决的方法是更换DOC显像管的冷却液。更换方法如下所述。

  • 标签: 背投电视 CRT 处理方法 偏色故障 2004年1月 2003年8月
  • 简介:一.充电设备不要漏开关保护UPS前端不能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这是UPS装置的一个弊病,也是至今没有一个厂家能够解决的,通俗的说UPS本身就是一个漏电设备,因为UPS在线工作的时候要对市电进行滤波,整流,稳压,这时候就有些杂波,小电流就会通过地线释放掉,这时候就会引起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误动作。

  • 标签: 合闸线圈 低压开关柜 中压开关柜 剩余电流保护 插接头 UPS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现废铅蓄电池的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由天津再生铅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承担的废铅蓄电池处理中心项目,前不久已在天津开发区化工区投入施工。项目一期工程预计2005年7月竣工,年处理能力将达到1万-2万吨。该项目总投资1.15亿元,一期工程投资1亿元,通过对铅蓄电池的收集、贮运、分拣、拆解、回收,形成铅蓄电池生产和含铅废物集中处理“闭路循环”的产业链,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 标签: 废铅蓄电池 处理中心 污染防治工作 生态环境安全 天津开发区 2005年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并用X射线衍射、充放电循环测试、循环伏安法扫描等,研究了LiFePO4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等,并探索了合成工艺条件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80℃下焙烧得到的材料表现出较好晶体形貌,样品的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同时电化学性能较好,1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14mAh/g,20次循环之后容量98mAh/g,循环性能较好。同时随着电流密度增大,首次放电容量减小,循环效率降低。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LIFEPO4
  • 简介:自本刊在1999年第4期上将该规程的2、3两章刊出后,先后接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要求将该标准继续给予介绍,所以我们从本期开始,将其后的有关章节陆续刊出。

  • 标签: 化学 石油化工 石油炼制 防爆规程
  • 简介:分析了缓冲溶液中不同pH条件下所合成Ni(OH)2的平均晶粒度,并运用循环伏安法快速检测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pH值越大,所得Ni(OH)2的平均晶粒度越大,由其制备的电极活性越低,但其循环寿命增加。

  • 标签: 氢氧化镍 平均晶粒度 电化学性能 循环伏安
  • 简介: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过量镍粉对Ni(OH)2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放电后镍粉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极中的镍粉在碱性电解液中会氧化成活性物质β—Ni(OH)2,从而对放电容量作出贡献,同时因氧化使导电性降低而影响Ni(OH)2的放电效率。利用镍粉作空白试验对照,将电极在第4~6周期的放电容量扣除镍粉的贡献可尽量准确地测定Ni(OH)2的放电容量。

  • 标签: Ni(On)2电极 镍粉 放电比容量 循环伏安法 结构表征
  • 简介: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MnO2并对普通活性炭进行掺杂。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漏电流和恒流充放电测试MnO2/C样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杂量为20%(质量分数)时样品的电容特性最好,其放电比容量为255.5F/g,比掺杂前提高了49.3%;掺杂后样品的等效串联电阻(RESR)和漏电流分别下降了29.8%和68.9%。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MNO2 活性炭 掺杂 电化学性能
  • 简介:对火力发电厂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火力发电厂安全评价中防爆问题应重点关注的场所、设备及原则.

  • 标签: 火力发电厂 安全性评价 防爆
  • 简介:由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等单位举办的中国节能、制冷、环保产品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暨展示会,将于2005年9月16—18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 中国 高层 2005年 研究中心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Li含量的LiMnO2。采用XRD和SEM研究不同锂含量对于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恒流充放电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800℃氮气保护下煅烧8h,Li/Mn=1.05的材料具有完整的正交层状结构,在0.2C的放电倍率下,表现出了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最大放电容量为173.03mAh/g,经过3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维持在172.39mAh/g。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O2
  • 简介: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Li1-xNax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Na部分取代锰酸锂中的Li,期待能够弱化Jahn-Teller效应,提高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预测。取代量为x=0.06时最佳。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锰酸锂 取代 Jahn—Teller效应
  • 简介:在1mol/LLiPF6/(EC+DMC+EMC)(体积比1∶1∶1)电解液中加入不同体积比的亚硫酸丙烯酯(PS)制成不同的电解液,用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电解液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PS,可改善电解液与石墨负极材料的相容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低温性能.其中,电解液中PS含量为3%时,与不合PS的电解液相比,常温循环200周后电池容量保持率提高了8%;同一放电制度下低温-40℃的放电容量提高了4.9%.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亚硫酸丙烯酯 电解液 低温性能
  • 简介:采用改进的固相碳热还原法通过两步包碳法制备了双层碳包覆的LiFePO4正极材料。用SEM、XRD等对其进行表征,并将其组装成纽扣式电池,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前躯体磷酸铁的碳包覆能有效控制产品双层碳包覆磷酸铁锂的颗粒大小,双层碳包覆不改变磷酸铁锂的晶体结构,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0mAh/g,循环50次后比容量仅减少了3.9%。表明所制备的LiFePO4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LiFePO4) 双层碳包覆 碳热还原法
  • 简介:以无水乙醇、纯水为溶剂,蔗糖为碳源,采用电化学法合成LiFePO4/C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充放电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iFePO4/C具有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其中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合成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C的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2.3mAleg,充放电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41.2mAh/g。

  • 标签: 不同溶剂 电化学合成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