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提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制订了“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存这个大的经济背景下,积极推进大遗址保护项目的实施,对完成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大遗址保护 金融危机 国家软实力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工业正在逐渐消失。工业遗迹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变化,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累。目前一些具有价值工业遗址正在被盲目的拆除。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城市存在关于工业遗址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工业遗址保护及利用提出规划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有效推动城市建设。

  • 标签: 工业遗址 保护
  • 简介:我们还参观了丘吉尔博物馆、杜鲁门博物馆、印第安箭石文化博物馆、美国西部大开发博物馆等,看到了美国人对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的重视,而最大的丘吉尔博物馆却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

  • 标签: 吐温故乡 故乡文化 文化遗址
  • 简介:摘要古城墙在历史上作为一个特殊的构筑物,因它外形结构的特殊,承载无数文明的历史,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广州明城墙遗址同样有着悠久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本文基于城市遗产廊道的规划基础,历史文化景观点的丰富条件,尊重明城墙遗址价值的同时,坚持保护利用原则,以明城墙遗迹线及古城主要城市交通线为基础,规划设计古城遗产廊道。探索一条适合广州明城墙遗迹的保护利用道路。

  • 标签: 广州明城墙 遗产廊道 历史文化景观 保护利用
  • 简介:近日,湖南、湖北、贵州三地联合以“土司遗址”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同为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云南,其实也有丰富的土司文化,现存数座较为完备或者经过重建的土司府和尚有开发价值的土司建筑遗址

  • 标签: 土司文化 开发与保护 建筑遗址 云南 世界文化遗产 西南民族地区
  • 简介:摘要遗址建筑是一个城市历经多年的最好见证者,也是不可替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传达者,它对于这个城市里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历史记忆存放点,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研究性价值,是上代人留给我们最好的财富。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遗址建筑的设计保护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策略,探讨了遗址保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希望这对未来的保护工作有所启发。

  • 标签: 遗址保护 建筑设计 影响因素 优化
  • 简介:西坝窑遗址是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宋代窑址,于1986年被发现。现在,窑址的保护由于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本文通过对窑址类遗址保护规划的研究,并参考其相关的规划,对乐山西坝窑保护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作深一层的探索、思考和总结。

  • 标签: 西坝窑遗址 黑磁 保护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土工试验在土遗址保护中的作用。介绍了常规土工试验的内容、目的及特点等,并通过土遗址保护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土工试验数据在保护中的应用。

  • 标签: 土工试验 土遗址保护 实例说明
  • 简介:遗址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已经纳入国家文物保护的重点工作。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大遗址受到了巨大冲击。要保护好大遗址,必须首先确立“抢救第一”的思想,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依靠多学科专家的有效合作:还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令,坚持遗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确立可持续的科学保护方式。

  • 标签: 大遗址保护 多学科合作 可持续保护
  • 简介: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与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城市政府将目光放到了城市旧城改造上。旧城改造迎合了城市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得是历史文化遗产遭遇破坏和遗失。本文在对旧城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对重庆市内抗战遗址现存状况进行分析,并重点以重庆市抗战遗址公园的建造为例,对抗战遗址公园建造原则及保护模式进行研究,结合目前抗战遗址保护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双赢。

  • 标签: 旧城改造 抗战遗址 文化遗产保护
  • 简介:“东胡林人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村西清水河北岸三级阶地上,形成于大约1万年前后,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自1966年被发现至今,先后历经了4个阶段,其中,1995年的再发现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2001-2005年开展的规模性的考古发掘,成果丰硕。1985年该遗址被公布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为进一步展现东胡林人遗址的科学内涵及其文化价值,我们从综合研究、切实保护、规划定位、管理提升、公众参与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议,并积极探讨如何以遗址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在实施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 标签: 东胡林人 遗址保护 规划 文化旅游 乡村振兴
  • 简介:本文在引介国内外文化遗产环境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遗址的复杂特性,从历史、生态、社会3个向度对其环境进行解构与释义。针对当前我国大遗址环境所面临的历史环境消退,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环境紊乱等严峻挑战,通过对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现实要求与目标指向这两个核心课题的理论阐释,将环境营造视作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抓手,将遗址环境与其本体间的和谐及历史、生态、社会各环境要素间的和谐确立为大遗址环境营造的终极目标。在此理论前提下,通过杜陵与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的环境营造案例,对大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践探索。

  • 标签: 大遗址 环境营造 和谐
  • 简介:摘要柯村镇地处黟县西北部,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位于黟县、祁门、石台三县交界处。1934年在方志敏领导下发生柯村暴动,建立了皖南第一个红色政权——皖南苏维埃政府,被誉为“皖南瑞金”,方志敏曾率北上抗日先遣队来柯村指导。柯村暴动的成功与皖南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在闽浙赣土地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标签: 红色革命遗址保护
  • 简介:摘要汉阳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北郊正阳镇,占地面积约为20km2,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园。汉阳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遗址公园,已建成汉阳陵考古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建筑群。在设计汉阳陵的景观时,不但要尊重历史文化、彰显其所在场地的精神,又要对文物保护的大原则加以遵循,对现代生态的造园理念植入,从而保护其陵园本身的风貌。本文以汉阳陵国家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出发,对此类国家遗址公园的主要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提出,希望能有所启迪今后相关国家遗址公园类的景观设计项目。

  • 标签: 汉阳陵 国家遗址公园 园林景观 规划设计
  • 简介:二龙湖古城遗址是战国晚期的燕国北部边城,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二龙山村北崴子屯南1.5公里,二龙湖水库西岸一条南北走向山岗北端的东坡。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长780米。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由梨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

  • 标签: 二龙湖 古城遗址 历史价值 文物保护 法律意识 文物宣传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土遗址保护中常见的病害种类、保护措施等现有保护情况,阐述了现代地质学、化学材料学、现代的分析技术、环境数据监测与分析在土遗址保护中的作用,并对土遗址保护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说明。

  • 标签: 土遗址病害 保护措施 现代学科在土遗址的应用
  • 简介:遗址类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是中华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遗址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在数量和范围上不断缩小。只有通过明确概念、完善专业立法、加强地方立法、制定配套措施的综合模式,才能够防止"遗址"的独特价值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 标签: 遗址 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 简介:安迪尔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安迪尔牧场境内,它曾经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2001年安迪尔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7日至16日,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以及和田地区文物局一行数十人奔赴安迪尔,调查了主要遗址点,重点记录了古建筑的病害情况。鉴于针对安迪尔古城遗址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 新疆 现状 “丝绸之路” 文物古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