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业小组质控模式的护理管理对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及风险事件率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22年1月开始实施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现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净化的6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净化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比较,试验组各项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且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专业小组质控模式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对显著提升护理质量评分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专业小组质控模式 护理管理 血液净化 风险事件率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CRR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和实验组(n=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CRRT患者采用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以降低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发生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 CRRT 非计划性下机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质控小组团队管理模式在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将2023年06月1日—2023年06月28日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06月29日—2023年07月25日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医护质控小组团队管理模式,比较2组吸入剂使用知识掌握度、临床疗效、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结果:研究组吸入剂使用知识总掌握度(100.00%)、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85.71%)、总有效率(96.43%)均高于对照组(78.57%、46.43%、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A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质控小组团队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布地格福吸入剂使用知识掌握度及吸入装置使用正确率,更利于病情程度及肺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医护质控小组团队管理 布地格福吸入剂 正确率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汇流河发电厂水质控制。

  • 标签: 水质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质量控制图的应用是HIV检测实验室常规的室内控制方法。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常规采用“即刻法”质控图和(或)Levey-Jennings质控图。二种质控图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有作者提出动态质控图法作为HIV抗体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补充。方法本HIV抗体检测实验室通过应用“即刻法”质控图、Levey-Jennings质控图、动态质控图法三种方法来进行室内质控的评价。结果证明这三种质控图在HIV抗体检测室内质控中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不同级别的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 标签: 质控图 HIV抗体检测 室内质控
  • 简介:目的探寻更好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方法在每次ELISA试验时,同时检测临界标准品和质控品,依据所测得的临界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吸光度以及临界标准品的浓度计算出质控品的浓度。根据所得的质控品的浓度计算出其均值作为靶值,以普遍可以接受的CVl5%设定控制线,建立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果使用该质控方法不但质控结果变异小,更换试剂批号时无需更换质控图,而且可以直接反映出检测的灵敏度。结论以质控品浓度为指标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明显优于以OD/CO为指标的ELISA室内质控方法。

  • 标签: 质量控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吸光度 临界值 质控图 溯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如未及时处理,很可能引发医院感染,影响医院的日常工作和安全产生。为保证医患双方的安全,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非常必要。本研究主要探讨院感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对比期间,发放消毒灭菌物品35496件,在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设置为对照组,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2021年4月-2022年4月为研究期间,发放消毒灭菌物品35584件,在消毒供应室实施院感质控管理措施,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质控效果和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供应室无菌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院感质控管理,可显著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质量合格率,值得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院感质控管理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医院工作不仅仅联系着社会,也关系到无数患者的生命健康,既存在独特性,又存在普遍性。病案档案作为能够体现医院真实实践的记录,是医院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同时对于医院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真实且完整的病案档案不仅记录了医务人员对疾病诊治的过程,同时是对医院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科学管理的可靠依据。因此加强病案档案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是目前社会必需的。

  • 标签: 病案档案 病案质量 全程质控 病案管理标准化。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可见,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经被政府所关注和重视。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可能会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再对其评定,相关人员由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了解环境,改善环境。本文对环境监测现场质控展开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监测 现场质控 方法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承担了保障国民健康的重担,通过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奠定了各级医疗机构独一无二的地位。而病案管理作为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点服务内容,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反映出医疗服务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在医疗纠纷多发的社会环境下,各级医疗机构将病案的管理工作同病患的救治共同视为重点的医疗服务内容。为此,强化病案管理质量,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点职责。文章针对提升病案质控质量的优化措施开展系统性研究。

  • 标签: 病案 质控质量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病人数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病人数据均值质控法(averageofnormals,AON)在临床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ON判断病人数据均值质控法(AON-QC)在临床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人数据均值质控法可以同时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监测。结论病人数据均值质控法在检测系统存在较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上与常规室内质控一致性很好,对临床化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标签: 病人数据均值质控法 室内质量控制 临床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全员参与式的护理质控模式是通过护理质控组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卓越的护理服务。方法引导一线护士主动参与护理决策与管理的过程,有助于护士实施自我管理。结果共同参与文化氛围,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等方面的共同体。结论提升护士职业满意度及责任意识,织管理构架,为护士创造平等与合作的工作环境.

  • 标签: 护理质控 模式 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化的研究院感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中将本院消毒供应室的42名工作人员纳入为研究对象,实施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比较组(n=21)和研究组(n=21)。比较组中使用常规管理,研究组中使用院感质控管理,对两组质控评分和院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当中的清洗、包装、回收以及灭菌在内的质控评分度高于比较组;研究组当中的院感率低于比较组,数据对比意义明显(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中采取院感质控管理方式可对科室内的工作质量进行提高,减少院感率。

  • 标签: 院感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控 院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对住院药房医嘱退药率、退药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住院药房于2022年7月开始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将实施前(2022年1月-6月)和实施后(2022年7月-12月)住院药房的质量安全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实施前后住院药房医嘱退药率、退药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实施后医嘱退药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退药管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患者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 对住院房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显著减少住院药房医嘱退药率,提高退药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质控小组管理模式 住院药房 医嘱退药率 退药管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对本医院的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院前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结合本医院的院前急救中心实际情况,评估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的作用,对本医院的院前急救中心的医疗行为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本医院的院前急救中心质量控制后平均出车时间缩短,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及患方满意度提高.结论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体系适应本地经济社会的情况,能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提高临床护士用药的安全,杜绝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文章提出加强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管理,做好医嘱处理、查对、药品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控,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质量控制 临床用药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