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芙蓉、932作为两广二号中系亲本,在我区已推广10年,目前我场用的品系是1994年秋由本站育种组引进,其母种原原种经过近十年来的多次繁育,近年来出现一些问题,如芙蓉不受精卵增多、932单产卵量低及繁育系数下降等.因此,对芙蓉、932现行品系母产卵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其原有的产卵特性,为原原种、原种繁育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家蚕 芙蓉品系 932品系 母蛾 产卵性状 蛹体重
  • 简介:目的:探明茶窗的生活史及其习性,为防控此虫提供依据.方法:于茶园剪回有茶窗幼虫的筒形叶苞枝梢,插在细口瓶中水培,置于有机玻璃器中饲养观察.结果:茶窗在江西婺源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表土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第一代散产在茶芽或初展嫩叶尖端,2~6代产在叶正面(含叶边缘).1~6代幼虫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上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发生.幼虫卷筒形叶苞潜藏为害,每虫一生一般害嫩叶4~6片.各虫态历期为:卵5.0~13.7d、幼虫9.1~27.9d、预蛹1.6~3.7d、蛹8.3~13.9d、越冬蛹135.0~155.0d.成虫寿命3.3~10.3d.结论:茶窗以幼虫卷叶苞为害,一年发生6代.

  • 标签: 茶窗蛾 生活史 生活习性 卷叶
  • 简介:本文对两色绿刺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一般的观察,并使用白僵菌粉炮和1.2%苦参·烟碱烟剂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防治两色绿刺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 标签: 两色绿刺蛾 观察 防治
  • 简介:2006年5月,一种小小的“虫子”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5月16日开始,北京进行了137架次的针对性飞机防控,还首次采用直升机进行定点防控。林业部门还投放10亿只周氏啮小蜂,用以对抗该“虫子”。

  • 标签: 生物入侵 美国 巫师 林业部门 直升机 防控
  • 简介:桑褶翅尺是中小型类。食性较广主要为害阔叶树的叶片,因目前国内尚未有发表研究桑褶翅尺危害沙棘的报导,只有由萧刚柔主编的《中国森林昆虫》赵怀谦、张世权发表的资料描述幼虫4龄,但笔者在室内观察幼虫6龄。本文详细描述桑褶翅尺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沙棘的特征,并利用生物药剂“1.8%阿维菌素”7ml、6ml、5ml三个剂量进行杀虫试验,以7ml72h校正杀虫效果最佳可达95.66%。

  • 标签: 桑褶翅尺蛾 生物学特性 杀虫效果
  • 简介:摘要:现今社会,生活压力渐大,工作繁忙,体力和脑力常会过度消耗,多数人不同程度出现一些“未老先衰”的征兆,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各种虚症。而冬虫夏草作为传统补虚的名贵药材,近年受到许多人士追捧,但受其生长环境等限制导致其无法大范围面向市场,因此人工培养冬虫夏草势在必行。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中国被毛孢分离已获成功,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蝙蝠,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要4~5年。要进行冬虫夏草的全人工培育,首要的工作要解决在人工离土条件下成功饲养蝙蝠幼虫、对其生长所需营养及疫病的防治等进行研究。

  • 标签: 蝙蝠蛾 饲养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慢乳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情易迁延反复,影响患儿的成长及发育。笔者从小儿的生理特点出发,认为食积内热为小儿乳反复发作的重要病机之一。食积既是病机也是病因,乳病位主要涉及到肺、脾、肾等脏,但与肺脾关系最为密切。小儿体属纯阳,临床上所患热病居多,并且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尚且不够成熟,喉核失养发为慢乳。若喂养不当(包括不节与不洁)易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乏力,乳食积滞,食积日久而化热,上蒸咽喉,内有热外易感,循环往复,发为慢乳。本文基于食积内热理论,以消食化积,清热利咽为基本治则,对其所导致的小儿慢乳进行病因证治分析。

  • 标签: 食积内热 小儿 慢乳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羌族传统体育“捉”活动的形成、开展现状及发展进行系统的整理与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羌族传统体育“捉”活动的形成与羌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提出:在不改变原有的文化色彩的基础上,同时大胆吸收、借鉴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元素,不断把羌族传统体育“捉”推向社会。

  • 标签: 羌族 传统体育 蛾捉 发展策略 研究
  • 简介:苹果蠹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严重危害苹果生产的外来有害生物。该虫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首次报道,目前是我国一类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正严重威胁我国苹果主产区的水果生产安全。苹果蠹以幼虫钻蛀到果实内部为害,防治难度高,对其主要采用化学农药、交配干扰和苹果蠹颗粒体病毒进行防治。由于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苹果蠹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昆虫生长调节剂、阿维菌素和苹果蠹颗粒体病毒等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苹果蠹抗药性现状和抗药性机理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其对几种农药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同时结合国外苹果蠹防治和抗药性相关研究,以及其在我国发生与防治的现状,提出该虫抗药性治理策略,即及时对我国疫区苹果蠹的抗药性现状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注意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并结合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对该虫进行综合治理。

  • 标签: 苹果蠹蛾 抗药性 抗性机理 抗性治理
  • 作者: 袁凤群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9-02-01
  • 机构:河北省馆陶县林业局袁凤群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干果营养价值的正确认识,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核桃产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随着核桃园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核桃举肢危害不断加大,严重影响了核桃的品质和产量,极大地损害了果农的经济收益。

  • 标签: 核桃举肢蛾 综合防治技术 危害 营养价值 支柱产业 县域经济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与风洞技术对交配期的柑桔潜叶处女雌的腺体提取物进行鉴定分析,并推测其中的活性组分。结果表明:腺体提取物含有(Z,Z)-7,11-十六碳二烯醛,且具有生物活性,最终确定(Z,Z)-7,11-十六碳二烯醛是柑桔潜叶的性信息素主要成分。

  • 标签: 柑桔潜叶蛾 性信息素 鉴定
  • 简介:[背景]苹果蠹原产于欧亚大陆,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苹果生产的入侵害虫,也是中国的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并于2005~2013年使用标准性信息素诱芯对全国各苹果、梨主产区的苹果蠹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明确该虫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及扩散历史;此外,使用特定公式对苹果蠹在发生区造成的当前经济损失和扩散完成后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了系统评估,以明确该虫在我国的现有和潜在危害。[结果]苹果蠹于1953年首次在中国新疆被发现,目前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省的144个县(市、区、旗),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74.56°~106.8°以及东经120.02°~132.95°,发生面积约49410hm~2;经济损失评估结果显示,苹果蠹导致中国苹果和梨的潜在减产数量为185.01万和81.33万t。[结论与意义]该虫已在中国形成东西2个分布区,对占据中国苹果产量80%的西北黄土高原(陕西为主)和渤海湾(山东、河北、辽宁为主)两大苹果主产区构成了严重威胁,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苹果蠹蛾 入侵生物 中国 分布 扩散 经济损失
  • 简介:黄刺是新疆重要入侵检疫性害虫之一。为明确其检疫性,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黄刺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新疆存在一部分地区适宜黄刺生存区域,主要位于环塔里木盆地地区,吐鲁番盆地、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乌鲁木齐及昌吉州地区。建议应加强监测,防止其扩散。

  • 标签: 黄刺蛾 GARP 适生区 新疆
  • 简介:柑橘潜叶是危害柑橘新梢的主要害虫,受害最重的是夏秋梢,其危害率一般在75%左右,对柑橘生产威胁很大,切莫忽视秋季的防治。1危害特点以幼虫在柑橘嫩茎、嫩叶表皮下钻蛀危害,呈现白色的蜿蜒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春梢受害较轻,夏秋梢受害严重,尤以苗木、幼树上发生更多,影响生长和来年结果。

  • 标签: 柑橘潜叶蛾 秋季 防治 危害特点 柑橘生产 叶表皮
  • 简介:从病因与证型分析、分型对证治疗、中成药制剂、中医外治法4个方面对小儿急乳的中医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的特色与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急乳蛾 小儿 中医 综述
  • 简介:女贞尺是危害桂花、女贞、丁香等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闽西北地区暴发成灾,因此观察并掌握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对于该虫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并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建议。

  • 标签: 女贞尺蛾 桂花 生物学特性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