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属于一种即刻早基因CCN家族成员之一,位于人染色体6q23.1,广泛存在于人类多种组织器官中,在介导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生存及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个在缺氧状态下发挥活性的核转录因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的生长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检测胰腺癌的CTGF、HIF-1α蛋白表达,探讨二者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胰腺癌组织 HIF-1α 肿瘤组织 即刻早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AdHIF-α1)在大鼠缺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中的转染情况,为AdHIF-1α治疗缺氧的BMEC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大鼠BMEC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并用含100 μmol/L二氯化钴(CoCl2)的维持培养液培养,制成BMEC缺氧模型;然后将AdHIF-1α转染入缺氧的BMEC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的转染情况。结果AdHIF-lα转染入缺氧的BMEC后,分别在12 h、24 h、48 h、72 h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dHIF-lα的转染情况,结果显示,12 h开始出现少许荧光,光密度值(A值)0.13±0.01;24 h荧光表达有所增强,A值0.46±0.03;48 h荧光表达最明显,A值0.97±0.05;72 h可见荧光减弱,A值0.38±0.02;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相邻时间点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5.88、40.00、46.28,均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能成功转染至缺氧的BMEC。

  • 标签: 腺病毒科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内皮细胞 转染
  • 作者: 贺梦霞 谢洁 孟倩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干预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特异性强且有效的方法。但部分患者经抗VEGF药物治疗后无应答或应答不良,并且其消除水肿和改善视力的作用在同一患者中的表现似乎也不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作为VEGF重要的上游转录调控因子,是组织低氧状态下表达的具有氧浓度敏感性的蛋白,可同时靶向除VEGF之外的诸多下游靶基因,如胎盘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等,引起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新生血管形成等,参与DR的多种病理改变,促进DR的发生发展。因此,采用直接干预HIF-1α或靶向一种或多种受HIF-1α调控的下游靶基因治疗DR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未来研发有效和安全的HIF-1α抑制剂或者抗VEGF协同HIF-1α其他靶基因抑制剂可能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综述
  • 简介:摘要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缺氧反应转录因子,可调节100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细胞代谢、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等过程,并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HIF-1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机制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哮喘 缺氧诱导因子1 气道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alpha,HIF-1α)与Fas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将我室已构建的FasL-pcDNA3.1(+)质粒与pcDNA3.1(-)质粒进行重组,得到新的FasL-pcDNA3.1(-)质粒并加以鉴定;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空质粒、FasL-pcDNA3.1(+)与FasL-pcDNA3.1(-)质粒分别转染人直肠癌HR-8348细胞,构建侵袭力不同的结直肠癌细胞HR-8348L、HR-8348F和HR-8348As,未转染细胞HR-8348B为空白对照,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化学缺氧法构建四组细胞的缺氧模型,Westernblot方法定量检测缺氧0h、6h、12h及24h各组细胞内HIF-1α的表达。结果FasL-pcDNA3.1(-)质粒符合要求,FasL片段大小约900bp,测序结果正确率99.2%;单层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见HR-8348F细胞穿透Transwell滤膜的细胞数目为(12.930±2.434),显著多于HR-8348B(8.133±1.959)、HR-8348L(7.670±2.093)和HR-8348As(7.870±1.685)细胞(P<0.05);Westernblot检测示HIF-1α蛋白于120kD处显色,缺氧0h与6h,各组样品中HIF-1α表达微量,HIF-1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氧12h与24h,HR-8348F细胞内HIF-1α水平较0h和6h时明显增高(P<0.05),而HR-8348B、HR-8348L及HR-8348As细胞内HIF-1α表达与6h时无明显变化(P>0.05),HR-8348F细胞HIF-1α水平显著高于HR-8348B、HR-8348L及HR-8348As细胞(P<0.01)。结论缺氧环境中结直肠癌细胞FasL表达增强是除低氧分压外另一个诱导HIF-1α表达增高的因素,FasL与HIF-1α水平呈正相关,高侵袭能力的结直肠癌细胞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加强,促进肿瘤的远处转移。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1-Α FASL 结直肠癌 缺氧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并以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为对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鼻咽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7%(30/52)和63.5%(33/52),HIF-1α与VEGF阳性染色均呈棕黄色细颗粒状,前者表达于细胞核,后者表达于细胞质。鼻咽慢性炎症组织HIF-1α与VEGF的表达均呈阴性,两者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鼻咽癌中,HIF-1α与VEGF有较高的阳性表达,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比较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1α)在前置胎盘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市长安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诊治的13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胎盘组织为观察组,以同期诊治的110例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为对照组,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观察计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测定积分光密度(integralopticaldensity,IOD)值,比较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对照组HIF-1α阳性表达率(40.9%)低于观察组(64.6%)(P〈0.05),对照组的IOD均值(29.9823±14.2743)低于观察组(41.3417±27.5373)(P〈0.05)。结论HIF-1α可能参与前置胎盘发生的过程。

  • 标签: 前置胎盘 缺氧诱导因子-1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铁超载作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性特征,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神经细胞铁代谢异常。缺氧诱导因子(HIF)可通过调控脑铁的摄取、储存、排出和胞内调节等过程参与脑铁代谢,抑制脑铁超载有望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现围绕HIF调控脑铁代谢的生理/病理机制综述如下,以期为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脑铁代谢 脑铁超载 缺氧诱导因子 神经系统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可以选择性地感染皮肤和黏膜上皮,引起良、恶性增生性病变。缺氧诱导因子是一种缺氧环境下被诱导表达,发挥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在HPV感染导致的良恶性肿瘤中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介导肿瘤代谢重编程、加速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等,从不同角度在HPV感染所致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缺氧诱导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在HP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HPV感染所致肿瘤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3(Sirt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C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高、中、低分化CSCC患者的病变组织和非癌症患者正常皮肤组织各30份,同时培养CSCC细胞A431和HaCaT细胞。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RT-PCR)分别检测Sirt1、Sirt3及HIF-1α蛋白和mRNA在不同分化程度C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化学和RT-PCR法分别检测Sirt1、Sirt3及HIF-1α蛋白和mRNA在A431和HaCaT细胞中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免疫组化显示,Sirt3在正常皮肤和高、中、低分化CSCC中的表达水平(相对平均AOD值)分别为100 ± 12.12、117.72 ± 26.23、127.32 ± 24.45、132.71 ± 3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0.14,P < 0.001);Sirt1和HIF-1α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及高、中、低分化CSCC中的表达亦呈逐渐增高趋势,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4.50和225.00,均P < 0.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irt3在正常皮肤及高、中、低分化CSCC中的表达水平(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000 ± 0.132、1.403 ± 0.411、1.387 ± 0.393、1.677 ± 0.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4.97,P < 0.001),Sirt1和HIF-1α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9.29和199.90,均P < 0.001),且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RT-PCR结果显示,Sirt3、Sirt1和HIF-1α mRNA在正常皮肤及高、中、低分化CSCC的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3.00、174.50和50.33,均P < 0.001)。Sirt3、Sirt1和HIF-1α蛋白在A431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HaCaT细胞(t值分别为16.75、18.34、27.76,均P < 0.001),mRNA表达亦均高于HaCaT细胞(t值分别为14.22、9.62、16.86,均P < 0.001)。结论Sirt3、Sirt1和HIF-1α在C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增高,可能促进了CSCC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细胞系,肿瘤 角蛋白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中医院68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1、HIF-1α和突变型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种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分别为38例(55.88%)、11例(16.18%)(χ2=23.25,P<0.001);HIF-1α蛋白阳性分别为47例(69.12%)、5例(7.35%)(χ2=54.92,P<0.001),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分别为41例(60.29%)、0例(0)(P<0.001)。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分化程度越低,HIF-1α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高(均P<0.05)。SIRT1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38,P=0.001),HIF-1α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56,P<0.001),SIRT1与HIF-1α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40,P=0.001)。结论SIRT1、HIF-1α、突变型P5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均呈高表达状态,且与提示预后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三种蛋白可能作为结直肠腺癌诊断及预后的检测手段及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癌 基因,p53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 作者: 李娜 卢先锋 王单峰 张芳 袁彩霞 刘建荣 秦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生殖遗传科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生殖工程委级重点实验室 046099,山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太原 030001,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太原 030012,山西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太原 03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精索静脉曲张(VC)大鼠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山西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大鼠组(N组)、VC模型组(V组)、VC+HIF-1α慢病毒组(H组)和VC+荧光素酶(Luc)慢病毒组(L组),每组6只,构建慢病毒载体沉默VC大鼠睾丸HIF-1α基因,观察各组大鼠生精小管的形态学变化;测定大鼠睾丸组织VEGF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和睾丸细胞凋亡,比较VEGF和Caspase-3蛋白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N组比较,V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细胞,分布紊乱,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增多,H组生精上皮损伤程度有所改善,生精上皮排列有序,生精细胞凋亡减少;V组大鼠睾丸VEGF表达显著高于N组(0.981±0.196比0.471±0.068,t=-4.922,P<0.01),H组显著低于V组(0.546±0.090比0.981±0.196,t=4.033,P<0.01),且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6±0.090比0.471±0.068,t=0.924,P>0.05)。V组大鼠睾丸组织切割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组(0.823±0.162比0.451±0.090,t=-4.492,P<0.01),H组显著低于V组(0.408±0.118比0.823±0.162,t=4.629,P<0.0,1),且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08±0.118比0.823±0.162,t=-0.267,P>0.05)。结论VEGF在HIF-1α介导VC大鼠睾丸细胞凋亡中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凋亡
  • 简介:摘要观察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缺氧诱导因子Iα(HIF-l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予以替米沙坦治疗,经治疗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24h尿微量自蛋白、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厨醇明显升高,肾小球HIF-lα和VEGF表达降低(均P<0.01)。提示替米沙坦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肾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IF-l/VEGF缺氧反应通路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缺氧诱导因子l&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替米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颗粒素(NG)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联合检测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7例。其中,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46例(预后良好组),GOS≤3分51例(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NG、HIF-1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G和HIF-1α对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Pearson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G和HIF-1α与APACHE Ⅱ的相关性。结果预后良好组GCS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6.50 ± 1.74)分比(4.76 ± 0.78)分],NG、HIF-1α和APACHE Ⅱ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696.98 ± 158.96) ng/L比(875.92 ± 188.52) ng/L、(34.72 ± 13.98) μg/L比(51.29 ± 14.17) μg/L和(15.69 ± 3.45)分比(22.58 ± 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G、HIF-1α、APACHEⅡ、GCS和颅脑损伤类型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G和HIF-1α联合检测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AUC明显高于NG和HIF-1α单独检测(0.873比0.772和0.821,Z = 2.276和1.949,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者APACHE Ⅱ与血清NG和HIF-1α均呈正相关(r = 0.852和0.889,P<0.01;r = 0.717和0.851,P<0.01)。结论血清NG和HIF-1α联合检测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有助于判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颅脑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神经颗粒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颗粒素(NG)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联合检测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7例。其中,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46例(预后良好组),GOS≤3分51例(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NG、HIF-1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G和HIF-1α对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Pearson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G和HIF-1α与APACHE Ⅱ的相关性。结果预后良好组GCS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6.50 ± 1.74)分比(4.76 ± 0.78)分],NG、HIF-1α和APACHE Ⅱ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696.98 ± 158.96) ng/L比(875.92 ± 188.52) ng/L、(34.72 ± 13.98) μg/L比(51.29 ± 14.17) μg/L和(15.69 ± 3.45)分比(22.58 ± 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G、HIF-1α、APACHEⅡ、GCS和颅脑损伤类型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G和HIF-1α联合检测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AUC明显高于NG和HIF-1α单独检测(0.873比0.772和0.821,Z = 2.276和1.949,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者APACHE Ⅱ与血清NG和HIF-1α均呈正相关(r = 0.852和0.889,P<0.01;r = 0.717和0.851,P<0.01)。结论血清NG和HIF-1α联合检测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有助于判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颅脑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神经颗粒素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Iα)及其靶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S+SS,4只)、假手术+再缺血组(SS+MCAO,40只)、预缺血+再缺血组(IP+MCAO,40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预缺血10min),分别在预缺血后1d、3d、7d、14d、21d进行再次缺血2h再灌注22h,然后取脑组织进行脑梗死体积测量和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Iα与EPO蛋白的表达.结果(1)IP+MCAO组中1d、3d、7d亚组的梗死体积与SS+MCAO各对应亚组相比明显减小;(2)IP+MCAO组1d、3d、7d亚组中HIF-Iα蛋白表达与SS+MCAO各对应亚组相比明显增高;IP+MCAO组3d、7d亚组中EPO蛋白表达与SS+MCAO各对应亚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预缺血诱导的内源性HIF-Iα及EPO蛋白表达增加参与脑缺血耐受形成的机制.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血耐受 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我院及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患者130例,对所有患者的HIF-1α、Survivin含量进行检测。分析HIF-1α、Survivin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HIF-1α、Survivin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HIF-1α与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IF-1α、Surviv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组织(P<0.05);HIF-1α、Survivin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其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中,HIF-1α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细胞中HIF-1α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HIF-1α、Survivin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以通过HIF-1α、Survivin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及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而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生存素 相关性 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比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表达显著升高(t=4.153和χ2=21.06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2,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IF-1α和MLVD的表达较高,HIF-1α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MLVD呈高度正相关。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希佩尔-林道(VH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内淋巴囊肿瘤(EL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其与VHL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202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ELST的病例24例为实验组,选取24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中耳炎的病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检测VHL、VEGF、HIF-1α在ELST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Sanger测序检测24例ELST中VHL基因突变情况。比较VHL、VEGF、HIF-1α在两组中表达情况,统计分析VHL、VEGF、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及在ELST中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骨质侵袭、临床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VHL在ELST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HIF-1α在ELST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HL与VEGF、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VHL、VEGF、HIF-1α的表达与ELST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HIF-1α的表达与骨质侵袭、临床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ST中VHL表达降低、VEGF、HIF-1α表达升高;VHL与VEGF、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VEGF、HIF-1α的阳性表达与骨质侵袭、临床分期呈正相关。VEGF、HIF-1α可能成为ELST的靶向治疗靶点。

  • 标签: 内淋巴囊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