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用药对于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00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选出由于用药而影响患者生化检验结果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总结对患者生化检验结果有所影响的具体药物。结果本次选取的30000例进行生化检验患者中由于临床用药对患者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患者主要有90例,生化指标发生偏差率为0.3%。对患者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糖尿病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癌类药物及其他药物,其中抗癌类药物影响较多31例(34.4%)、其次是激素类药物26例(28.9%)、抗生素类药物17例(18.9%)、抗糖尿病类药物9例(10%)、其他药物7例(7.8%)。结论在判断患者生化检验报告时,临床医生应全面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服用过抗糖尿病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癌类药物等,结合患者实际用药情况客观、合理判断患者生化检验结果,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结果 临床用药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宫颈癌的筛查结果分析。方法于2013年对我镇13308例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TCT检查,分析宫颈癌的筛查结果结果共计筛查14700例妇女,其中有13308例在普查后又进行TCT检查,显示有妇科疾病者5197例,占39.05%;13308例妇女进行TCT检查时,除了67例(0.50%)标本不满意者外,有12833例(96.43%)TCT检查各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其他TCT检查异常者除47例失访外剩余妇女作进一步检查,最后确诊为宫颈癌者8例(0.06%)。结论宫颈癌筛查对妇女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各基层医院应该加大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扩大宫颈癌筛查范围,为早期检出宫颈癌与治疗宫颈癌打好基础。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筛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的精液检查结果,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不孕不育夫妇15对,根据其中男性的病史分成两组,原发不育为观察组,继发不育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将结果分整理比较。结果对照组男性患者年龄、A级精子百分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少精子、无精子、弱精子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的精液检测结果存在异常较多,应提高对男性不育的检查,规范实验室男性精子检测项目,有利于计划生育。

  • 标签: 不孕不育 精液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溶血对申花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每位受检者的血液采取量为5ml,并均分为两份,标记为A、B。对于B管血液,采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致使B管出现溶血。结果在Na、DBIL、ALT等项目上,其结果存在较大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GLU、Cr和UA等项目上,其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生化检验中,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样本溶血问题。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和了解中卫市沙坡头区文昌镇所辖区内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社区内防治妇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自愿接受检查的妇女1896人,进行了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3375人,共普查1896人,普查率56.18%,患病人数1324人,患病率69.83%,位居前三位疾病分别是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结论该地区常见妇科病患病率较高,需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 标签: 妇科疾病 普查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一次性输液接头存在的微生物,探讨感染风险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ICU住院患者共60例,对他们的输液接头的使用情况、抗生素和营养液体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留置时间超过24小时的输液接头均行微生物检测。结果检测的输液接头一共63套,其中有7套检出了致病菌,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1.1%。其中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株真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结论一次性输液接头所潜在的感染风险较高,尤其是血浆、血液等营养液体的输注后,必须对深静脉的留置管路进行及时的更换和冲管,同时医护人员重视手部的清洁和消毒,从而降低输液接头相关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病房医院真菌感染的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它的分布和检验结果。方法将120例在ICU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100例在医院发生了真菌感染。然后,对其检验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在检验的结果中发现,有90%以上的真菌感染是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并且感染的部分一般都是下呼吸道,它占61%。还有29%是出现在泌尿系统的感染。在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后其结果显示有92%的患者都是5-氟胞密啶敏感,有90%是两性的霉素敏感。所以,从这一结果上可以看出,药物的敏感性还是比较高的。

  • 标签: ICU 病房 感染 真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各80例。a组患者采集末梢血液,b组患者采集静脉血液,c组患者采集动脉血液,将三组的血液采集进行相同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红细胞等差异。结果b组与c组体检者血液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体检者的WBC、RBC、HGB、MCV等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液采集方法对检测结果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静脉采血能够明显表现出血常规的变化。

  • 标签: 血液采集 检测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集200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行血常规检查;分别对室温下放置10min、2h、12h和24h后的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对血常规检查中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静脉血(P<0.05),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白细胞(WBC)分类百分比和静脉血无差异(P>0.05);静脉血的WBC、RBC和Hb不同时间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PLT较放置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较多,选取静脉血在2h以内进行检查可以降低误差。

  • 标签: 血常规 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南平市出境男性乙肝检测结果,拟观察乙肝检测情况,加强相关人群宣传教育。方法整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南平市出境男性人员,共1422人检测乙肝,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422例出境男性中,肝炎16人,表抗阳性130人,占总人数9.14%。ALT介于40-100之间25人,ALT大于100患者共8人。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劳务人员,其中肝炎患者占所有患者93.7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占所有携带者95.38%。劳务人员年龄范围集中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3岁。结论出境男性乙肝检测结果有一定代表性,相关部门应针对其特性加强监管、宣传教育,并积极防治。

  • 标签: 肝炎 表面抗原 阳性 出境男性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尿标本中的尿蛋白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牡丹江市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1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晨尿、日间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晨尿中尿蛋白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尿尿蛋白与24小时尿中尿蛋白的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标本晨尿、日间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种尿标本中尿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不同尿标本中尿蛋白的含量均较正常人高,但晨尿和24小时尿中尿蛋白含量低于日间尿。由于日间尿较易留取,故可作为患者临床尿蛋白检测的尿液标本取样。

  • 标签: 尿蛋白检测 尿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中血糖和年龄及其性别的关系,进而比较男女血糖异常率与年龄及其性别的关系。方法在日立7100生化仪上用葡萄糖诊断试剂(GOD)法对2291名健康体检者血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291名职工的血糖平均值与年龄成正相关,其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血糖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其中51-60岁年龄段血糖水平最高,男女组分别为6.06±2.21、6.12±2.52)。各年龄段中除31-40、41-50、51-60岁男女组之间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20-30、61岁以上年龄段男女组之间血糖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各年龄段体检者中血糖总异常率分为0.13%、0.61%、1.96%、3.49%、6.68%,随年龄增长血糖指标异常率逐渐增加。结论血糖均值和异常率与年龄成正相关。

  • 标签: 血糖 体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洗手效果,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监测我院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洗手前后手部带菌量及洗手合格率,了解其手卫生现状,并采取措施,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经管理后,检验人员的带菌量及洗手的平均合格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应对检验人员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提高洗手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交叉感染 检验人员 手卫生 六步法洗手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方法以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6例健康体检者的检验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并比较血样溶血前、后的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两者的尿素氨、肌配及血清葡萄糖的含量,其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血样溶血后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及尿酸含量都比血样溶血前的含量明显要高,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使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有可靠保证,就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尽量不让溶血现象出现在检验过程中。

  • 标签: 溶血 临床生化检验 样本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集血液样本,观察组血液标本为溶血标本,此时可将该批血液标本放于冰箱中,将温度调至-40℃,经过20min后再将其取出,放置于温水中,使其迅速融化。对照组血液标本则只需置于常温下,经过1h后应用上述离心法对血清进行分离,观察。结果两组血液检验结果对比两组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蛋白、总胆固醇、白蛋白、谷草转氨酶、钠离子、总胆红素、钾离子以及碱性磷酸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尿酸、甘油三酯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讨论溶血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故在采集标本时要严格遵循规范,预防溶血,提高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血液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火力发电厂燃煤中硫含量的测定非常关键,用库伦滴定法分析简单实用,本文就如何确保其准确性,从对煤样的制备称取、测试分析设备的调控及检测标准和方法的选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结了测定分析积累的经验。

  • 标签: 库仑滴定法 称量精度 仪器调控 仪器校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8例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结果,总结检验经验。方法对58例疑似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者,采用凝集法(实验二)肉眼观察、培养法(实验一),行尿液检验,以培养法为最终检验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验效用。结果实验二检出率31.03%低于实验一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实验二真阳性率均为100%;不同类型念珠菌实验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98.69±1.26)%,实验二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31.53±7.27)%、真阳性率均值为(93.24±3.51)%。结论培养法是检验尿液中念珠菌可靠方法,凝集法检出率相对较低,但真阳性率高,可作为快速诊断法。

  • 标签: 念珠菌 尿液检验 老年人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我县新农合和职工医疗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来我院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化检材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化验指标异常97.3%,且大多数均两项以上指标异常。结论本地区老年人的化验指标异常检出率高,健康问题严重,应加强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化验项目 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而早期进行听力筛查是防治听力损失的关键。本院对18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听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