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头孢克肟口服治疗小儿急性细菌肠炎的临床效果,对其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中76例患有急性细菌肠炎的小儿病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小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的患儿使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对治疗组的患儿使用头孢克肟口服进行治疗,两个组的治疗疗程为一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概率为7895%(30/38),治疗组的治疗有效概率为9474%(36/38),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高,同时,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头孢克洛对小儿的急性细菌肠炎进行治疗来说,头孢克肟口服对小儿的急性细菌肠炎的治疗效果更好,是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克肟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细菌肠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治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本实验室婴幼儿大便培养分离出的44例细菌进行分类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在分离到的46例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条件致病菌占多数,共32株占69.6%。致病菌主共14占30.4%主要有沙门氏菌6株占13%,致病大肠杆菌5株占10.8%。且大部分条件致病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结论婴幼儿细菌肠炎大多由条件致病菌引起,且耐药性很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用药前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减少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婴幼儿肠炎

  • 标签: 抗生素 条件致病菌 婴幼儿肠炎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细菌肠炎患者,共56例,按进入医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静采用庆大霉素注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症状控制和用药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细菌肠炎时,通过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的方式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极大的缩短用药时间和症状控制时间,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安全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 急性细菌性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炎的有效和安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三尾患有细菌出血的鲫鱼腹腔内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回归接种,初步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种类,采用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土霉素,二氧化氯以及大黄,黄芪,黄连,黄芩四种中草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对其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中草药和其它两种化学药物对所分离病原的抑菌效果较差.

  • 标签: 细菌性出血病 试验研究 病原 鲫鱼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BV)是阴道中高浓度的特征需氧和厌氧菌群替代了正常的乳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混合细菌感染。

  • 标签: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BV)是阴道内乳杆菌减少或消失、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增多导致的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复发率高的特点。BV与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手术后感染、不良妊娠结局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BV的诊断主要依据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标准和临床Amsel标准。BV的治疗主要为口服或局部应用抗厌氧菌药物。BV治疗后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延长用药疗程。本指南也对妊娠期BV的管理进行了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州细菌阴道(BV)在不同育龄妇女人群的发病情况,进一步提高对细菌阴道的认识。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妇科门诊中的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387例疑为BV的妇女进行检查分析,7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Amsel’s标准法诊断,结果387例门诊病人中细菌阴道病患者162例(41.86%),其中青春期妇女的细菌阴道病患病率为23.09%,生育期妇女的细菌阴道病患病率为49.18%,围绝经期妇女细菌阴道病患病率为13.04。结论生育期妇女BV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差异有显著(P<0.05),应针对细菌阴道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并将细菌阴道的防治列入基层妇科门诊常规。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门诊发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BVblueTM法诊断细菌阴道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患者同时采用Amsel标准和BVblueTM法测定BV。结果30例被Amsel标准确诊为BV的患者中,BVblueTM阳性28例,阴性2例;20例用Amsel标准除外BV的患者中,BVblueTM阴性18例,阳性2例,BVblueTM测定法灵敏度为93.3%(28/30),特异度为90.0%(18/20),假阳性率为10%(2/20),假阴性率为6.7%(2/30),准确度为92%(46/50),P<0.001。同时统计50例患者分别采用观察白带性状、测定阴道pH值、胺实验及检查线索细胞单独诊断BV时,其准确度分别为82%、74%、84%及96%。结论BVblueTM作为一种简单、快速诊断BV的方法具有高度敏感及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BVblueTM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炎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多是厌氧菌引起的,发病机制多是致病厌氧菌取代了正常过氧化氢乳酸杆菌,致病杆菌成为致病菌,诱发细菌阴道疾病的产生。细菌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实验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生殖器感染性疾病 厌氧菌 实验检测 进展
  • 简介:对香料烟细菌斑点的症状观察发现,香料烟细菌斑点主要为害叶片,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以后斑扩大、连片,形成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新发的斑夹杂其间,斑大小不一。2001、2002年普查结果表明,在保山香料烟栽培区的隆阳区芒宽乡和昌宁县柯街镇普遍发病,发病田块达60%,平均病株率在25%以上;其他烟区仅见零星发病,病株率均在1%以下。在调查中也发现品种、温湿度、烟叶的成熟度、栽培条件等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病原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 标签: 香料烟 细菌性斑点病 症状 病害普查 病原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硝唑治疗细菌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细菌阴道病患者138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69例患者施以替硝唑片,组二69例患者施以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替硝唑片,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复发率。结果组二患者的总有效率即97.10%,好于组一患者的81.16%(X²=9.0504,P=0.0026)。组二患者的3个月与6个月复发率即2.90%、8.70%,好于组一患者的15.94%、21.74%(X²=6.8788,4.5495,P=0.0087,0.0329)。结论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替硝唑片运用到对细菌阴道病患者辅以治疗后,具备较优的治疗成效,能够减小患者复发的概率,具备治疗并防范细菌阴道的两大功效。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 价值 替硝唑片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水稻一旦感染细菌条斑,会造成产量降低,如果大面积发生,其后果非常严重。为此,应当对细菌条斑的发生症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防治,从而对此类病害进行控制,这对于水稻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细菌性条斑病  危害症状  发病原因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