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但某些由于父母染色异常造成的胎儿特殊的染色结构重排会出现与理论上不一致、且易导致误诊的核型。本文报道一例胎儿dup(14q)病例,通过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联合基因芯片等检测方法发现其为父亲染色倒位重组所致。提示多种诊断方法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并揭示病因,避免误诊和漏诊,预防可能的出生缺陷。

  • 标签: 染色体倒位 产前诊断 dup(14q) 染色体重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与少弱精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孕患者45例为研究组,再选取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精液浓度、总活力及小Y染色微缺失(AZF)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精液浓度与总活力均显著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AZF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ZF缺失是导致男性少精、弱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予以不孕患者小Y染色微缺失检测。

  • 标签: 染色体相对长度 小Y染色体 少精 弱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染色核型分析联合染色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于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46例孕妇的羊水同时进行G显带染色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结果共检出82例异常,其中43例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包括21三体14例、18三体6例、13三体1例、性染色数目异常14例、染色缺失4例、染色重复3例以及嵌合体1例。核型分析漏检15例,包括染色微缺失9例和染色微重复6例。CMA漏检16例,包括染色易位15例,性染色嵌合1例。有7例核型分析与CMA检测结果不一致。1例核型分析为标记染色,经CMA检测为9号染色p13.1p21.1重复。结论染色核型分析联合CMA技术可以提高染色异常的检出率,对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微阵列分析在检测自然流产胚胎染色异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对自然流产的女性进行样本收集,收集本院2020年7月-2022年9月期间的样本共计768例,对胚胎绒毛组织实施染色微阵列分析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胚胎染色异常共计336例,异常率为43.75%,数目异常占比63.39%,染色结构异常占比36.61%;大于35岁的孕妇染色异常率更高,其中孕妇自然流产孕周在12周以内更易出现流产情况(P<0.05),流产次数与胚胎染色异常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染色微阵列分析技术实施自然流产胚胎检测,能够为临床病因分析提供重要指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自然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畸变检测在自然流产绒毛组织染色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对80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细胞培养染色核型检测,观察组接受染色畸变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和检测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检测阳性率90%、检测成功率92.50%高于对照组70%、65%(X2=5.0000、9.0383,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Y染色作为男性特有的染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Y染色结构复杂、缺少重组,其上存在大量的重复、扩增和回文序列,少量的蛋白编码基因,同时包含大量的异染色质,导致对其进行测序异常困难,并致使对Y染色的研究成为难题。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Y染色DNA的序列组成和基因含量的确定,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展开对Y染色的研究。本文对人类Y染色的结构组成与基因功能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对Y染色相关的遗传病进行梳理,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 标签: Y染色体 Y染色体男性特异区域 拟常染色体区域 基因 遗传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绒毛取样产前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B超定位经腹绒毛取材法,采用绒毛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G显带进染色核型分析。结果934例绒毛标本中,其中85例为流产胚胎,培养成功率为99.46%。849例绒毛活检术中,异常核型75例,异常率为8.83%。其中多倍体8例,12-三体2例,13-三体2例,16-三体10例,18-三体10例,21-三体7例,22-三体2例,标记染色2例,性染色异常9例,分别是1例47,XXY和8例45,X0。嵌合体3例,结构异常6例,染色多态性14例,涉及的染色有16、15、13。85例胚胎终止发育后,清宫术绒毛取材,进行胎儿染色核型分析,检测出27例染色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1.76%。结论绒毛染色核型分析是孕早期产前诊断和胚胎停止发育原因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早期、快速、有效、安全的产前诊断方法。将绒毛染色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产前诊断,有效避免染色异常儿的出生,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绒毛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流产胚胎
  • 简介:植物界中,每个物种都有固定的染色数目,并可将此作为分类学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一个物种的染色数目究竟能否反映它的进化地位?换言之,在植物进化过程中,染色数目的变化究竟有无趋向性规律可循?倘若将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类群进行粗略比较,也许难以发现它们的染色数目有什么规律性变化,从而认为“染色数目的多少并不反映物种的进化程度”.然而,如果我们把观察范围扩大到整个植物界,并纵观植物进化的历史长河,就不难看出,在植物界的系统演化中,染色数目确实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随后,相对地稳定在一定的数量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内,又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因发生染色融合合并而使数目减少的趋向.

  • 标签: 植物染色体 植物界 染色体基数 植物进化 植物类群 染色体数
  • 简介:摘要胎儿染色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胎儿染色异常的经典细胞遗传学方法。为规范胎儿染色核型分析,适应医学遗传学技术的发展,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了本指南,内容包括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一般要求、核型分析标准、嵌合的分析、G显带分辨率的确定方法等,以服务于临床工作的需要。

  • 标签: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判读指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卢利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23年5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15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不孕患者进行高分辨染色和芯片检测分析,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取患者外周血培养高分辨染色G、C显带核型分析,750K SNP-Array芯片检测。结果染色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染色核型为45,XX,-13[7]/46,XX,r(13)(p13q34)[185]/46,XX,dic r(13;13) (p13q34; p13q34) [14] /47,XX,+der(13;13;13;13)(p13q34;p13q34;p13q34;p13q34),dic r(13;13)[1]/46,XX[3]。芯片检测结果为13号染色13q34区段存在3.3 Mb片段缺失,可能与患者不孕相关。结论患者不孕可能与染色微小片段(13q34-qter)缺失有关。

  • 标签: 13号环状染色体 高分辨染色体 动态嵌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诊断染色病患儿生育史及平衡易位核型携带者孕妇胎儿染色结构是否正常。方法收集孕妇及患儿的表型。孕妇外周血核型分析,联合应用胎儿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及拷贝数变异检测分析对后两次怀孕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孕妇外周血核型结果46,XX,t(5;6)(p15:p23);一孩外周血核型结果46,XX,?der(5)t(5;6)(p15.32;p22.3);二胎羊水染色核型结果46,XN,t(5;6)(p15:p23),拷贝数变异结果正常;三胎羊水染色核型分析胎儿为46,XN,?der(5)t(5;6)(p15.32;p22.3),拷贝数变异结果为5p15.33p15.32(20 000-6 060 000)缺失6.04 Mb和6p25.3p22.3(160 000-18 660 000)重复18.50 Mb。结论染色核型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检测拷贝数变异技术联合使用可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孕妇提供精确的产前诊断。

  • 标签: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异常 高通量测序 拷贝数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