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08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5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单独应用苯巴比妥,观察组应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热性惊厥均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观察组在起效时间和复发人数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采取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相比单独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效果更加,见效快、无明显的副作用,复发率低,非常值得各医院儿科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苯巴比妥 地西泮 复发率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地西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用地西泮片2.5mg,每日2~3次。对照组用潘妥拉唑40mg,每日1次,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每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46/5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0%(25/50),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地西泮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的疗效。

  • 标签: 消化不良 功能性 地西泮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热性惊厥小儿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儿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地西泮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惊厥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9例,有效5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儿显效5例,有效6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控制时间为(12.8±3.5)mnin;对照组患儿惊厥控制时间为(17.3±3.9)min;观察组患儿惊厥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确切,缩短患儿惊厥控制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热性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73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为A组40例患儿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B组33例患儿仅予以苯巴比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用药后药效发挥时间,并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其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组药效发挥时间及惊厥停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后,A组复发率为2.5%,并发症发生率为2.5%,同B组的12.1%和9.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惊厥患儿予以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方案,疗效确切,利于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小儿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苯巴比妥及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06-2021.02,分组用前瞻性随机法,对照组(32例)应用苯巴比妥治疗,研究组(32例)在对照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苯巴比妥及地西泮治疗,观察与分析组间治疗效果、惊厥控制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惊厥控制时间(10.32±2.64)min相比对照组的(15.68±2.73)min要短(P

  • 标签: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小儿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共计有86例,双盲法分成参照组(地西泮)和联用组(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每组43例,对照治疗结果。结果:联用组疗效比参照组高,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惊厥发作控制时间比参照组短,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高,对促进患者发热和惊厥症状改善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小儿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联合应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儿为86.84%,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发作控制、体温恢复、生化指标恢复等时间均更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尽快控制惊厥、发热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热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11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纳入联合组(58例);一组采用地西泮单药治疗,纳入单药组(58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单药组高(P<0.05)。联合组惊厥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惊厥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单药组早/短(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和免疫功能指标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比单药组优(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小儿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药物联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入选对象86例均来自于我院2021年下半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中,为探讨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随机将86例患儿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单一应用苯巴比妥治疗,联合组则采取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83.72%(36/43)不如联合组的97.67%(42/43)理想;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对照组18.60%(8/43)超过联合组的4.65%(2/43),上述2项计数指标组间均具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苯巴比妥 地西泮 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11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纳入联合组(58例);一组采用地西泮单药治疗,纳入单药组(58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单药组高(P<0.05)。联合组惊厥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惊厥发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单药组早/短(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和免疫功能指标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比单药组优(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小儿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124例足月头位临产的初产妇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催产,实验组采用地西泮联合缩宫素催产,比较两组宫口开全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61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1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由于对照组(43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19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P<0.01);实验组7例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7分,55例新生儿Apgar评分≥8,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54例新生儿Apgar评分≥8)(P>0.05);实验组47例产后2h出血量<300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43例)(P>0.05)。结论地西泮与缩宫素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妇宫颈口的扩张,对产妇缩短产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地西泮 缩宫素 联合应用 影响 产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苯巴比妥和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及复发率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确诊为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对照组采取地西泮单独治疗,观察组采取苯巴比妥和地西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30分钟内的有效率、60分钟内的有效率以及2小时内的复发情况相比,观察组患者数据更优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有明显疗效,能够减少惊厥的出现,同时减少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苯巴比妥 地西泮 小儿热性惊厥 临床疗效 复发率
  • 简介:高热惊厥(FC)在儿科疾病中发生率高,且有较高的复发率(50%左右),严重的FC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脑海马组织水肿、硬化萎缩及神经元变性坏死,严重时喉肌痉挛可窒息死亡,难治性颞叶癫痫〉40%有热性惊厥史,

  • 标签: 热性惊厥 复方锌布颗粒 地西泮 难治性颞叶癫痫 调查 预防
  • 作者: 吕立涛薄秀爽杨焕强王炜朴张守学李晓雨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河北省邢台第九医院  河北邢台  055250)  【摘  要】目的:评价笑气吸入结合地西泮运用在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收入的7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实行调查指标研究,选择于2017年03月至2019年05月,分组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试验组(35例)采取笑气吸入结合地西泮方法,对照组(35例)采取笑气吸入方法,评估两组0级疼痛及Ⅰ级疼痛计算值、结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计算值。结果:试验组0级疼痛及Ⅰ级疼痛计算值(97.14%)大于对照组计算数值指标(80.00%),出现评估指标结果检测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结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计算值(2.86%)少于对照组计算数值指标(17.14%),出现评估指标结果检测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应用笑气吸入结合地西泮方法的临床效果较好。  【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药物治疗惊厥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96例惊厥患儿作为治疗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6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8例患儿均采用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48例患儿均给予苯巴比妥单药治疗方案,综合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8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48例患儿。且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48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8例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针对惊厥患儿采用苯巴比妥、地西泮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儿的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惊厥 苯巴比妥 地西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在妇科进行手术时丙泊酚和地西泮起到的麻醉镇静疗效的对比。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收诊的手术病人共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26例病人。对照组病人使用地西泮进行麻醉,研究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两组间的镇静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用药后,研究组的Ramsay镇静评分相比对照组镇静情况显著要好,而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几率(7.69%)比对照组(23.08%)更低,两组数据都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的镇静效果明显比地西泮要好,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较低,在妇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地西泮 丙泊酚 妇科手术 麻醉 镇静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在产程活跃早期运用的效果观察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所收治的120例符合条件的初产妇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产程活跃早期给予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对照组不采取医疗干预措施等其自然破膜,给予分娩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宫颈平均扩张、先露下降速度以及第三产程结束时间均比对照组快(P〈0.05);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在产程活跃早期运用的效果显著,对减少初产妇分娩的痛苦有很好的帮助,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人工破膜 地西泮 产程活跃早期 第三产程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静乐县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给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合地西泮静脉推注,对照组只给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比较两组用药后宫颈成熟度、引产效果、阴道分娩率、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用药12小时两组宫颈成熟度、引产成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总产程、剖宫产率分别为0、(11.623.78)小时、88.88%。对照组11.11%、(14.89±4.23)小时、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应用于引产可加快总产程,减少子宫过度刺激的副作用,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地西泮 足月妊娠 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