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律对宏观调控与微观规范层面多方面的错误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是酿成危机的重要根源,金融信贷管制法律松弛助长"次贷"违规通行无阻是酿成危机的重要隐患,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法律漏洞是酿成危机的重要因素,法律长期缺乏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的规范是酿成危机的关键性因素。国际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依法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实现相辅相成,强化金融监管措施,强化对金融创新风险的防控,依法防控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深入。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应进一步提升我国法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能力,坚持采取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的措施解决纠纷,加强对金融债权安全的保护,完善法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职能,重视规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规范财富增加与社会分配的公正公平,法律监管机制要力求防范金融风险的全覆盖,坚持提高金融、经济立法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坚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立改废"的长效与创新机制。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法律规范不力 依法防控
  • 简介:摘要由美国次贷"飓风"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主要经济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国经济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的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影响,提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的建议。

  • 标签: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 简介:综观近半个多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融理论、思潮和政策主张为一体的新自由主义,其兴与衰均与危机密切相关。因此,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分析和说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滞胀”危机和2007年爆发、2008年形成的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衰关系.也就历史地分析和说明了当前这场危机的理论根源及其深层原因和发生机理。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历史与逻辑 世界经济发展 政策主张 “滞胀”
  • 简介: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了应对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增长快速下滑的趋势,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 标签: 金融危机 银行业 机遇 挑战
  • 简介: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作为我国、我省经济发展新生力量的民营经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中,毫无疑问也经受着极其严峻的考验。本文结合山东实际分析了我省民营企业在这场危机中所受到的挑战以及面临的机遇,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应对之策。

  • 标签: 金融危机 民营企业 挑战与对策
  • 简介:如果不深刻反思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就无法真正走出这场迄今仍在持续演进的危机,更无法有效防止未来发生类似的危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导是美国“次贷”危机,房地产泡沫则是危机积聚、形成和触发的关键。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房地产泡沫 触发 美国 次贷
  • 简介:本文阐述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表现,分析了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即收入水平低和收入结构失衡,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需要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状况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 标签: 金融危机 消费需求 收入
  • 简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中央政府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但完全靠中央政府财政投资难度很大。再加上各地纷纷宣布的投资计划已达到十几万亿元甚至更多,因此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势在必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中央代发了2000亿元的地方债。从规模上看,2000亿元并不多,仅是一个试探性的额度。但重要的是。它迈出了公债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情况下,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由于地方政府的身份特殊.而债券又涉及政府与老百姓的利益关系.对于地方政府发债,许多人也有担心。如何积极认识地方发债的功能,稳妥地进行操作,的确需要及时总结和深化研究。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地方政府 政府财政投资 扩大内需 政府投资 投资计划
  • 简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以“1+5”战术为抓手,化“危”为“机”,实现逆势发展:2008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6%,综合经济指标在全国中速大功率柴油机行业中名列前茅,今年一季度同比继续略有增长。近日,前来考察的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总结推广中策公司应对危机的“1+5”做法。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战术 集团 抵御 综合经济指标 中策公司
  • 作者: 周民良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第1期
  • 机构:在全球因严重的金融危机出现大幅度非理性调整时,经济运行规律会出现异常变化,市场信号引导作用部分失灵。在这种短期失衡的市场下,完全迷信于市场机制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自动调节取得最优资源配置的设想是盲目的和不现实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投资动力亟待实现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转换。但是,我国民间投资存在所有制歧视、产权关系不明晰、行政违法审查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缺乏等法制环境障碍,这迫切要求加速法制环境建设步伐,营造公正、公平的社会法制环境。

  • 标签: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 国际金融危机 民间投资 法制环境
  • 简介:去年,在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面临极大挑战。今年,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均进入减速通道,我国就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形势更加严峻。为此,除继续鼓励扶持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之外,还必须注意纠正地方保护就业的倾向,注意长期就业政策和短期就业政策的运用结合,密切关注严峻就业形势导致社会动荡因素增加的风险,化解矛盾,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带来的挑战。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就业形势 第三产业发展 世界经济 就业政策 小企业发展
  • 简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国际范围内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再思考,也引起了国际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马克思主义必须积极回应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深入剖析金融危机的根源,对此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马克思主义者还必须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良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把握其本质;必须深入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解答时代变迁对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课题。中国学者必须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通过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 标签: 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 简介: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原本就存在的突出性就业问题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失衡。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问题。一是认真落实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二是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四是解决好城镇低学历青年的就业问题。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 农民工就业 城镇青年就业
  • 简介:2008年以来,新疆对外贸易承接上年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22.2亿美元,增长62%。与此同时,新疆周边主要国家实体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开始有所表现,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建筑、投资市场不振,银行流动性不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新疆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低,因此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新疆的影响要小得多。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新疆 外经贸 沿海发达地区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值
  • 简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初见端倪.已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收缩迹象明显,作为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业也不可避免地收到了冲击,2008年10月以来中国外贸物流业务量下滑达30%以上。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探底,其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逐步加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标签: 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 物流业 国际 实体经济 金融领域
  • 简介:国际金融危机恶化他国的就业形势,但其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农民技能较低且主要就业于非正规部门,其就业机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强烈。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延缓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等途径而给农民就业带来负面冲击。本文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总就业人口中,农民从业人员平均增长率为-0.06%,而同期城镇就业增长率为3.67%;具体就行业来说,建筑业、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农民就业机会受到的不利影响更大;危机对农民就业的影响存在2~3年的时滞效应。总体上,2007年夏季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就业的非对称性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在外向型、内需带动型和内陆省份等不同地区,这种非对称性效应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损失承担非对称性 农民 就业机会
  • 简介: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三大失衡: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二是消费与储蓄的失衡;三是市场创新与政府监管的失衡.其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是最基本的原因,影响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失衡.如果在科技发展方面达到某种平衡,世界经济的失衡就会大大下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

  • 标签: 发展失衡 虚拟经济 美元地位
  • 简介:福州经济外向度较高,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下降,出口压力增加,企业亏损加重,外来投资减少等。同时,这次金融危机也蕴藏着机遇。必须把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把危机当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契机,推动福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标签: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福州
  • 简介: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008年美国经济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出现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人民币汇率受到了影响。本文将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三个方面做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人民币汇率 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