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我院采用脑电地形(BEAM)检查的脑肿瘤与同步检查的脑电图(EEG)和脑CT、磁共振(MRI)或手术证实的26例的比较分析,表明BEAM在脑肿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本组资料表明,常规EEG异常者16例(61.5%),而BEAM22例异常(84.6%)。EEG定位符合者7例(26.9%),不符合10例(38.5%),BEAM19例符合(73.1%),3例基本符合(11.5%),4例不符合。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对于脑浅表部位的肿瘤,BEAM诊断阳性率和定位价值明显高于EEG。本组三种不同类型的脑肿瘤,BEAM上表现各不相同。因此,BEAM对脑肿瘤的定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地形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脑血管病患者。将脑电地形与同步脑电图、CT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在脑血管病诊断中,BEAM阳性率(75%)高于同步EEG阳性率(51.7%),尤其TIA患者,发作过后EEG无阳性,而BEAM多数有异常改变;在脑血管病诊断中,BEAM阳性率略低于CT扫描阳性率,尤其脑出血早期,CT在所有病例均为阳性表现,明显高于BEAM阳性诊断率。TIA患者CT扫描均为阴性,BEAM多数为阳性。结论脑电地形弥补了CT扫描单纯反应形态改变而无功能改变的不足,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血管疾病 CT脑电图
  • 简介:它主要包括十四项系列参数:1、资料分析期间的棘波检测;2、真时检测前——棘波卡片组;3、真时检测后——棘波卡片组;4、检测时间窗;5、每一回放棘波后的沉默时间;6、棘波记录彩色步骤;7、抗干扰异敏度;8、棘波检测灵敏度;9、肌电消除灵敏度;1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棘波 卡片组 检测灵敏度 资料分析 系列参数
  • 简介:患者男性,62岁,因“偏头痛”发作,一次服用卡马西平6片,颅痛定3片,5小时后再次重复服用1次。几分钟后出现嗜睡,意识丧失。神经系统检查:神志尚清,视力检测减退,视野正常,上眼睑下垂,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无眼震,双侧瞳孔正大等圆,鼻

  • 标签: 卡马西平中毒 脑电地形图 频带 功率值 BEAM 视力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脑地形特点及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收治资料齐全以儿童为主的53例病毒性脑炎进行BEAM首次描记及追踪观察。结果:53例中轻度异常17例(32%)中度异常24例(45%),重度异常12例(23%)。发病3~5天内阳性率57%,6~8天阳性率88%。BEAM首次描记时间在一周后阳性率及异常程度最高。结论:病毒性脑炎BEAM改变总体表现以广泛不规则高功率0频带为主,混有部分高功率6及杂乱波为主。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我们于1990~1992年将脑电地形应用于儿科临床,并对其实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本组102例,其年龄为新生儿期~14岁。疾病包括:癫痫27例,血管性头痛15例,病毒性脑炎1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4例,精神发育迟缓9例,脑外伤后遗症4例,脑发育不全6例,其他13例。对上述疾病的脑电地形表现作了分析,并对其中67例同时作脑CT,37例同时作脑电图者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从而提出脑电地形可客观地反映,直观地显示患者各种病变脑电活动变化,其不仅可提示病变的性质而且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因此在儿科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儿科
  • 简介: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三维脑电地形检查,异常率为80.9%,局灶性功率增高为68.62%,其中异常率最高为局灶性较低(92.3%)和全身强直阵挛较低(86.62%)。局灶性发作者83.33%表现为局灶性功率增高。颞叶癫痫加蝶骨电极后能清楚显示颞区高功率灶,有助于诊断。CT异常者三维脑电地形均有异常,且69.23%局灶功率增高区域与CT灶基本相符合,说明三维脑电地形有助于癫痫的定位诊断。

  • 标签: 三维脑电地形图 局灶性发作 全身强直 癫痫 蝶骨电极 异常率
  • 简介:在执行斑属性编辑之前,执行[其它/拓扑错误检查/线拓扑错误检查]功能,装入线文件AA.wl文件对该数据进行编辑

  • 标签: 利用进行 图斑面积 地形图图斑
  • 简介:1.在P100波峰处可显示双侧枕部出现对称性正相电位升高;2.空间电位分布特点:内枕区向前电位下降,极性由正相转为负相,由中线向外侧电位下降;3.在极少数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形成的枕区正相高电位改变,可以前移至Pz(顶区),而在枕区的正相高电位改变消失。

  • 标签: 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 正常人 电位下降 高电位 空间电位 分布特点
  • 简介:本文分析了147例不同还原比粘度的老年患者脑电地形之间的关系。患者的BEAM阳性率,随血液还原比粘度升高,显示正相关相增高。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血液还原比粘度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脑电地形与电解质变化关系。方法:对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热性惊厥患儿(FC组)和50例发热无惊厥患儿(对照组)进行脑电地形检查及血清钠浓度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FC组脑电地形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血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FC组中复杂性热性惊厥与单纯性热性惊厥比较,脑电地形异常率及血钠浓度降低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低血钠与FC发作有密切关系,脑电地形与FC预后有关,通过观察两者变化,及时控制与阻止FC复发,减轻脑组织损害。

  • 标签: 小儿 热性惊厥 脑电地形图 血清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在TIA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例TIA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符合TIA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采用多普勒和脑电地形两种方法诊断,分析两种方法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结果13例患者中2例临床上表现为P,3例表现为S,8例表现为X。脑电地形中1例αPR,2例αPR,4例αPR,1例θPI,3θPI;多普勒表现中5例FV增快,6例FV减慢,9例CAS。结论TIA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脑电地形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必要时可以联合多普勒诊断,发挥不同方法诊断优势,达到优势互补。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TIA 诊断效果 诊断价值
  • 简介:为了探讨脑电地形在散发性脑炎诊断方面的价值,我们对本院自1992年来,临床上已确诊的散发性脑炎的住院及门诊病人进行了同步脑电图、彩色脑电地形检查,结果发现彩色脑电地形在诊断散发性脑炎上的确优于脑电图,现将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学 脑电图异常 额区 记录电极 轻度异常
  • 简介:在脑血管疾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病情轻,但患病人数多,又可反复发作,常为脑梗塞的前驱表现,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脑电图或脑电地形可协助诊断并可指导治疗。现就1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加以分析讨论。资料和方法13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男71例,女61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1岁,其中40~49岁33例,50~59岁59

  • 标签: 脑电地形图分析 脑电图机 脑梗 脑血管疾病 异常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检查
  • 简介:为了解脑外伤后病人精神心理和智力改变的客观依据,我们使用DantecConcertoTM仪,对24例闭合性轻度脑外伤患者和14例正常人P300分布地形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正常组P300高波幅区相对集中于Cz附近的椭园形区域内,而脑外伤组则从Cz向两侧颞后播散,潜伏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波幅反而较正常组高;重复试验时,正常组潜伏期略为缩短,波幅稍增高,分布更集中于Cz为中心的小范围内,而脑外伤组向整个后头部移动,潜伏期进一步延长,波幅普遍明显下降,唯有T3点反而奇异地升高38%。作者认为以上改变可能是参与P300发生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中的微细结构受损害而使其整合功能被削弱的结果。这一结果与认为P300发生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各结构的综合反应的观点是一致的。

  • 标签: 闭合性轻度脑外伤 事件相关电位地形图
  • 简介:摘要GIS技术是新兴的高新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当前的空间信息领域。数字化成技术也是目前常用的制图技术,对于地理信息处理均有很重要作用。本次就对数字地形转换和GIS建库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指导GIS技术的应用。

  • 标签: AutoCAD地形图 数字地形图转换 GIS建库
  • 简介:资料与方法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46例,符合Teasdale和Jennett提出的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GCS≤8分)。男33例,女13例;年龄5—80岁,平均38.89±20.61岁,随机分为两组。①HBO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5~80岁,平均39.8±21.04岁;GCS评分:3~5分17例,6~8分8例;颅内血肿12例,广泛脑挫裂伤8例,脑干损伤5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电地形图 高压氧治疗 广泛脑挫裂伤 GCS评分 诊断标准
  • 简介:目的:为探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CS)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地形(BEAM)检查中的各自特点.方法:使用16道地形仪,对39例正常老人和24例SCS患者的BEAM作了检测.结果:在头颅模式图中,SCS患者的BEAM趋向凹字形低密度带.在前颞区θ频域及枕区和中央区δ频域均右侧高于左侧(P<0.05).与正常老人相比,SCS患者δ与θ波功率在主要记录点均增高(P<0.05或P<0.01).α波功率在F3、F4、P3、P4以及Fp1、F7记录点下降(P<0.01或P<0.05).β波功率在主要记录点(Fp1、Fp2、T3、T4、T5、T6、O1、O2、F3、F4)上降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SCS患者BEAM-EEG比EEG提高阳性检出率12.5%.结论:SCS患者的BEAM-EEG具有不同于正常衰老的改变.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脑电地形图 老年人 SCS B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