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9月的389例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予精心细致的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例患者术后发生鼻出血,7例出现轻度术强粘连,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我院2006-01/2007-01行功能性鼻窦手术136例,术前、术后均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与康复措施,取得满意效果。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6例,女60例,年龄17~65岁,病程13~25个月。双侧病变99例,单侧37例,其中鼻窦炎54例,合并鼻息肉63例,霉菌病6例,单纯鼻窦囊肿13例。临床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或失嗅,流黏涕或头晕、头痛等。1.2护理1.2.1术前护理1.2.1.1心理护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一般病程较长,术前充分了解患者所担忧的问题,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简单的介绍内窥镜手术的优点、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手术效果及预后,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合理的期望值,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1.2.1.2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指导患者经口呼吸,以适应术后双侧鼻腔填塞的情况。遵医嘱备皮、剪鼻毛、清洁术区、指导饮食、术前用药及药敏试验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戒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口服地西泮。术前按医嘱给阿托品、鲁米那及立止血肌肉注射并把鼻窦CT片带入手术室。1.2.2术后护理1.2.2.1纱条填塞期护理(1)术腔纱条填塞时间一般为48h,由于纱...

  • 标签: 鼻窦/外科学 内窥镜检查 手术前护理 手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经治疗,其中5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行鼻窦清除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组织;26例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行鼻窦清创术,将受累的鼻窦黏膜及骨壁广泛切除,术后使用抗真菌药物巩固治疗。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78例病例均无复发。结论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手术视野清楚,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尿推广。

  • 标签: 真菌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功能性手术与轮廓化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难治性鼻窦炎患者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实施功能性手术,观察组实施轮廓化手术,各35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鼻窦CT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提示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较之功能性手术,轮廓化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效果显著。

  • 标签: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轮廓化鼻内镜手术 难治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选择采用功能性手术和轮廓化手术在对于难治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于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调查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本研究选择难治性鼻窦炎患者共11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55例。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选择采用轮廓化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功能性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方案对于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难治性鼻窦炎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功能性手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轮廓化手术,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和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轮廓化鼻内镜手术 难治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通过功能性手术( FESS)与轮廓化手术( RSS)进行治疗,将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 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4例。研究组患者通过 RSS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 FESS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 VAS 评分、 Lund-Kennedy 评分、鼻窦 CT Lund-Mackay 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VAS评分、 Lund-Kennedy评分、鼻窦 CT Lund-Mackay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通过 RSS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加优良,各症状均能得到缓解,值得在临床中得到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难治性鼻窦炎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轮廓化鼻内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资料病例1男性,65岁。因右侧鼻腔流臭脓涕8个月,门诊以"右全组鼻窦炎"收入院。2年前因鼻咽癌(T3N1M0)行60Co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剂量为70Gy。CT扫描显示:右侧鼻腔、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图1)。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右侧全组鼻窦炎,拟行手术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脑脊液鼻漏 全组鼻窦炎 上颌窦内侧壁 放射治疗 筛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行经手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观察组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经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手术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鼻-鼻窦炎 经鼻内镜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取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共56例,均施行手术,但分别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患者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和常规组相比,综合组总有效率较高、生活质量评分较佳,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的施行,既可增强患者手术效果,还可增强机体生存质量,可推广。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真菌性鼻-鼻窦炎 总有效率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焦虑评分均短(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4.0%)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鼻内镜技术 真菌性鼻-鼻窦炎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中施以全面、系统护理的体会及效果。方法 选自2010年4月-2011年8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53例患者,围手术期时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从术前、术后、出院指导、院后随访等不同环节进行护理研究。结果 53例患者中,51例治愈,2例好转,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病例。围术期系统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 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护理,对患者病情恢复、降低手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尽早康复都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85例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予精心治疗、细心护理,做好健康宣教。结果仅2例患者出现轻度术后粘连,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手术病人于术前、术中、术后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到内窥镜手术患者中,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获得舒适,是一种有效的现代护理方法。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舒适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中运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期间为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3),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应用手术室配合护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和半年治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6.67%)和治愈率(58.33%),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较,手术手术室配合护理效果更加理想,能减少患者复发几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海绵窦区结构复杂,诸多神经及重要血管穿行其中,累及此处的肿瘤治疗方式包括硬膜入路、硬膜外入路和入路。本综述围绕入路,就海绵窦区肿瘤的种类、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等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功能性手术(FESS)、手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本组采用经治疗鼻息肉、鼻窦炎100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经手术治疗是较好的方法,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直视并彻底清除隐藏的病变。同时尽可能不破坏鼻腔及鼻窦的正常解剖结构,最限度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有利于鼻腔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鼻内镜 手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是否采取围术期护理,将11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查(Lund-Kennedy)评分,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63%、护理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65.38%、护理满意度为69.23%,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可协同提高鼻手术患者的疗效,对于浞进手术顺利开展、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围术期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鼻窦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手术患者,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8)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48)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较比二组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参照组的25.00%,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鼻窦手术的围术期,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同时也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 标签: 鼻内镜鼻窦手术 围术期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0例鼻腔疾病患者使用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81例治愈,9例好转,治愈率90%。结论加强对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能够提高治愈率,使手术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 标签: 鼻内镜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手术要求术中麻醉平稳,出血少,术后病人苏醒迅速,安全平稳,常规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清醒延迟,意识恢复不完善,增加了呼吸道阻塞,出血,误吸的可能,并且延长了术后恢复时间,降低了手术台的周转率,术研究有杉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与常规异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吸入全麻对照,比较是否存在优越性。资料和方法:择期行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异氟醚组(Ⅰ组),各20列,两组均以芬太尼,咪唑安定,阿曲库铵,异丙本分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均吸入氧化晋亚氮-氧气(氧化亚氨浓度为65%,气体流量为2.5L/min)维持,R组以瑞芬太尼0.1-0.3μg/kg/min静脉磁入,异氟醚组以异氟醚.5%-3.5%吸入维持。于两组入室(T0),气管插管后5′(T1),术前填充鼻腔付肾纱条时(T2),填后5′(T3),手术开始5′(T4),30′(T5),停药时(T6),拔管时(T2),拔管后5′(T8)记录SBP,DBP,HR,手术结束后记录术中出血情况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清醒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计算单位时间异氟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及费用。结果:瑞芬太尼组术毕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1),瑞芬太尼组清醒程度明显优地异氟醚组(P<0.01);瑞芬太尼组单位时间麻醉药费用低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手术时,瑞芬太尼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和异氟醚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比较,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瑞芬太尼可使病人苏醒更快且安静平顺,清醒完全,性价比良好,提高了术后病人恢复的安全性和手术台的周转率。

  • 标签: 瑞芬太尼 鼻内镜手术 氧化亚氮 吸入麻醉 异氟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