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刚刚开过的讨论会,主题是“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报刊的发达,是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近代新闻史的重要内容。通过新闻史的角度,理解近代报刊和近代社会的变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口。新闻史、报刊史、出版史,具有很大的相近性。就中国大陆地区的情况来说,报刊是晚清和北洋时代出现的事物,

  • 标签: 新闻史研究 中国报刊 近代社会 中国大陆地区 近代新闻史 历史研究
  • 简介:2016年1月30日,我的导师、原《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林钢先生永远放下了手中的笔,无需再为新闻而奔走了。天地之间,除父母家人,老师是天下学子心目中尤为亲近、尊敬的人。师生之间没有血缘,师者以道相传,尽心授业,点燃薪火,照亮后来者的前程。我在新闻道路上的领路人林钢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导师。他将我领入新闻之路,送进记者队伍,又看着我在这条道路上跋涉30年,时常为我指点迷津。不仅如此,他身为典范,离休之后将'官帽'一抛,执记者之笔,热诚而坚韧地当了一回专业'汽车记者',而且当出了名堂,佳作迭出,遂有综合性

  • 标签: 导师林钢 新闻学导师
  • 简介:1927年6月,发生了四川军阀屠杀学生的“三·三一”大惨案,当时范希天还是一个17岁的中学生,他只身流亡到武汉,参加了第二十军的学兵营,当了一名小兵。后来他随营开拔到南昌,并正式进入以贺龙为军长的第二十军,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跟着撤退的部队,辗转到过潮汕、广州、福建、江西,后来到了南京。

  • 标签: 新闻社 范长江 国际 南昌起义 中学生
  • 简介:列宁的“学生”斯大林在导师逝世后,继续执行无产阶级的文艺政策。拥护布尔什维克政策以维护党的领导,成了无产阶级新文艺的天职。尽管俄共党内对国内外政策的分歧由来已久,党的高层出现了托洛茨基反对派,列宁逝世前后权力斗争开始越来越激烈,但是在文艺政策上他们并没有分歧。

  • 标签: 新闻审查 诗人 沉浮 文艺政策 无产阶级 布尔什维克
  • 简介:1946年12月24日,寒风凛冽的圣诞前夜,古城北平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暴行,驻华美军海军陆战队长皮尔逊在位于东单的练兵场小树林中,强奸了北京大学先修班的18岁女生沈崇。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沈崇事件”。次日,私营通讯社亚光社率先作了报道。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下令严禁各报刊登事件经过。但仍有《新民报》、《北平日报》、《世界日报》等多家报纸突破当局的威胁和严密封锁,相继报道此消息,揭露事件真相,抗议美军暴行。而且《新民报》在发表消息时,还将中央社要各报不准刊登的通知也作为新闻予以公布,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公愤。新闻界的介人,使事件本身再也无法掩饰。一场由“沈崇事件”引发的爱国斗争迅速在北平掀起并延及全

  • 标签: 沈崇事件 追踪报道 新闻价值 燕京 国民政府 国民党
  • 简介:二战期间,《大公报》社记者吕德润曾从缅北战场发出一篇篇文辞优美的战地通讯,表现中美两国军队并肩作战的实况,在大后方拥有许多读者。时过境迁,这些战地通讯的史料价值和广泛影响还往往被人们提起。吕先生有感于此,联想起一些当时不能说,也不宜说的“内幕新闻”,作为原战地通讯的补充,也有发表的必要,相信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当年发表的《中美训练军区巡礼》及由此引起的回忆便是其中之一。

  • 标签: 战地新闻 新闻后事
  • 简介:<正>上海在民国时期集中了大量的中外报刊、广播电台与通讯社,在国内外都有重要的影响。日军占领上海后,非常注意控制报刊舆论。当时上海的许多新闻机构都设在英、法租界,日军一时不能进入这里,就胁迫英、法租界当局取缔抗日言论与宣传。1937年11月13日,淞沪抗战刚刚结束,租界当局就发表谈话,警告凡在租界的华文报纸立论要更加慎重,不准有“日寇、汉奸”等字样在报上出现,也不准报纸报道抗战与惩处汉奸的消息。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的当天,租界当局便同意日方在南京路的哈同

  • 标签: 《文汇报》 汪精卫 新闻界 法租界 《新闻报》 汉奸
  • 简介:1956年,北京的金秋时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出版专业开课了。出版专业诞生在“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中。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毛主席在会上提出中国应该有大批知识分子,全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迅速赶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会议发出...

  • 标签: 出版专业 大新闻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辑工作 教学计划
  • 简介: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在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侵略、武装侵略扣经济渗透的同时,也通过在东北不断创设新闻机构而有条不紊地实施着新闻侵略。东北新闻界的广大爱国人士敏感地意识到日本种种新闻侵略的动机,并给予严厉抨击与揭露,呼吁国人团结一致,共御外侮。尽管在日本强大势力的影响下,东北新闻界的抵制最终失败,但却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光辉的印记。

  • 标签: 日本 新闻侵略 东北新闻界 抵制命运
  • 简介:文化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士赵西□舒晨赵西1939年于兰州(赵远帆提供)文化、新闻战线上的老战士赵西同志去世后,一些同志非常悲恸、深切怀念。1969年冬,林彪发布“一号命令”后,老赵只好拖着被迫害的病躯,在光明日报社办了退休手续,从北京迁回故乡山西阳泉,辗...

  • 标签: 新闻战线 国民党 话剧艺术 艺术院校 集中营 新世纪
  • 简介:新闻报道可以作为撰写年鉴条目的一种材料,但不能直接用作年鉴条目。要想使其成为年鉴条目,还需撰稿人分析辨别,并按年鉴条目写作要求,在选材时限、写作手法、标题表述、结构要素上作一些处理。

  • 标签: 年鉴 条目 新闻 材料
  • 简介: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全面准确理解新闻党性原则,牢牢把握和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时代要求,科学处理新闻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党性原则与尊重规律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只有把握新闻党性原则的时代特色,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新局面。

  • 标签: 新闻舆论 党性原则 时代特色 新闻规律
  • 简介:1948年4月27日,上海《申报》刊发过一则特大新闻,搅得整个上海滩沸沸扬扬。读者读得云里雾里,不辨真伪。《申报》这则新闻的标题十分醒目:《少女杨妹九年不食》。一个人可以连续9年不吃饭而照样活得很好,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居然在《申报》上落字有据且言辞凿凿。被猎奇心理驱动的市民自然无法抗拒这种“新闻”的诱引,纷纷掷币买份《申报》一读。在报贩“特大新闻,一个人不吃饭可活九年”的吆喝声中,《申报》销量大增。更有《申报》馆阅报栏前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人们读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报道:该报驻重庆记者日前发现一则奇闻,一个叫杨妹的少女,九年前因饥饿难忍,在山上挖吃了一个野果,野果呈不规则圆形

  • 标签: 《申报》 大新闻 国民党 重庆市 重大课题 土地革命
  • 简介:广西新闻机构概况和各类报纸的特点张鸿慰(一)报社早期编辑、印刷、发行报纸的机构是报馆,其后称报社。广西近代第一家报馆是康有为及其门生于1978年(清光绪二十三年)4月8日在广西官绅的支持和资助下在桂林依仁坊彭公祠成立的圣学会,这个维新变法组织编辑出版...

  • 标签: 新闻机构 《广西日报》 维新变法 新闻记者公会 宣传报道 党委机关报
  • 简介:1948年8月,随着晋察冀、晋冀鲁豫两个边区的合并,原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原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也合并为华北大学。我们正在等待开学上课时,忽然传来一个消息:新华社准备办个新闻干部训练班,正来校招收学员。于是,我们文学系对新闻工作有兴趣者便报名参加了。这些同学中,有一少部分是原华北联大文学二班已经结业了,准备分配到《人民日报》稍加培训即分配工作的,大家便一道于9月3日离开正定,来到平山县《人民日报》驻地的东焦村,由报社的游柳塘同志带领我们进行时事政治学习。约半个月,传来上边指示说,《人民日报》不要办培训班了,将由中宣部委托新华社办,人员都集中到总社去。这样,我们便由《人民日报》驻地来到

  • 标签: 干部训练 新华社 中国新闻史 《人民日报》 干训班 新闻写作
  • 简介:那年,报坛名宿张友鸾去世,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参加向遗体告别仪式,我站在画家刘元身旁,在摇晃的哀乐声中,刘元的悲伤似乎也在摇晃……

  • 标签: 画家 新闻界 遗体告别仪式 张友鸾 殡仪馆
  • 简介:领导人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军报姓党。贯彻这一重要指示,就必须采取有效办法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军事新闻的新挑战。军事新闻在制作、宣传和报道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经过多重严格审查,确定最终稿后再予播放和宣传。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递需要更快、更准、更有效,这给传统的军事新闻制作和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既保证军事新闻的快速、准确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效保护我国军事秘密,提高军事新闻质量,增强军事新闻吸引力,是新媒体时代下军事新闻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军事新闻再次发展和前进的有利契机,值得思考和探索。

  • 标签: 新媒体时代 军事新闻 新挑战 发展契机
  • 简介:<正>1945年8月中旬抗战胜利复员时,国民党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接下了《新湖北日报》的部分印刷设备,筹办了《新湖北日报·鄂西版》,这便是恩施在解放前夕的唯一官方报纸。1948年,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原拟主办《国民日报》,省党部宣传组长张铸九(家鼎)把我和帅克忠、雷振等找去作编辑,后因战局不利,暂时以《人言月刊》的面目出现,《国民日报》遂成泡影。

  • 标签: 新湖北日报 解放前夕 新闻机构 国民日报 武汉解放 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