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徐志摩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诗作连同他的爱情婚姻故事至今在国内广为流传。鲁迅和徐志摩这样两位同时代的著名人物,生前却两不相能,互无交往。鲁迅甚至与徐志摩所属的新月派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其起因何在呢?

  • 标签: 鲁迅 徐志摩 文学家 新月派 《“音乐”?》
  • 简介:是他!正是他——《一面》中的鲁迅先生,依然是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雨长的头发,穿着牙黄羽纱长衫,手里还捏着一枝黄色的烟嘴……在《一面》中读到的鲁迅先生,竟会在这前往上海的列车上相见!

  • 标签: 鲁迅 穿着 黄色
  • 简介:<正>内山嘉吉、奈良和夫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共同撰写的《鲁迅与木刻》一书,已于一九八一年六月,由研文出版社(山本书店出版部)出版。全部的装帧由内山嘉吉亲自设计。这是日本研究鲁迅与美术木刻方面不多见的新书。内山嘉吉自三十年代初期与鲁迅即有了亲身交往,他是内山完造的弟弟,当时任东京成城学园美术教师,由于来

  • 标签: 木刻 鲁迅 内山完造 美术教师 出版社 日本研究
  • 简介:1987年5月,我被告知要陪同著名作家欧阳山去北京开会。会议期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瞻仰鲁迅故居。

  • 标签: 鲁迅 欧阳山 作家 故居 心情 胡同
  • 简介:鲁迅的担心当郭沫若正陆续发表金石文研究的时候,鲁迅引用了一句古谚说道:“拿木乃伊的,变木乃伊。他也要担心呀。”郭沫若并没有被木乃伊所化,客观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不过鲁迅先生的这样坦白,诚恳的态度是令人感佩的。(郑伯奇《最后的会面》)鲁迅的担心...

  • 标签: 鲁迅 郭沫若 木乃伊 鲁迅先生 并没有 古谚
  • 简介:一、鲁迅的文人观:“国师情结”与“师爷风骨”初读鲁迅,得到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颇好“笔战”的文人。的确,作为一个个体,他不得不在生活中与社会与他人发生交流和碰撞;转化为理论,便形成了他典型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自古以来,文学与政治便纠结在一起。知识阶层似乎更是天然地与政治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的许

  • 标签: 鲁迅 知识分子 知识阶层 文学与政治 竹内好 精神自由
  • 简介:近年来,“萧红与鲁迅”变成了一个暧昧而意味深长的话题.在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前后谈论了一阵;眼下,萧红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这一话题又热闹起来.无论纸媒还是网络,不断有人撰文轻佻追问“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见叶细细:《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中外文摘》2010年第5期).

  • 标签: 萧红 鲁迅先生 关系 文摘 网络 逝世
  • 简介:鲁迅的新学王得后1人到中年,鲁迅的怀抱与少年时期不尽相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甚至截然相反,这固然有阅历增多,世故加深,情随事迁的因素,但更根本的,是获得了新学──西学中崭新的现代化的学识,恰如他在《野草·风筝》中所作的说明与反省:“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

  • 标签: 鲁迅思想 马克思主义 现代生命科学 进化论 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研究
  • 简介:我在北京参加过鲁迅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的纪念活动,亲聆过胡耀邦、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报告,记忆犹新。现在.鲁迅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又到了,但愿中央领导再作关于学习鲁迅、研究鲁迅、宣传鲁迅的指示,号召全国人民用实际行动来缅怀鲁迅,发扬鲁迅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 标签: 诞辰100周年 纪念活动 鲁迅精神 先进文化 文化事业
  • 简介:<正>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部设计制作的《鲁迅生平展览》,于八月十六日开幕。这是自1986年底陈列厅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后,重新设计陈列的一个小型的鲁迅生平展览。在新陈列厅未建成之前,利用馆内原有的近200平方米的报告厅,举办该展览,解决了

  • 标签: 鲁迅博物馆 扩建工程 设计制作 展品 绍兴 文学家
  • 简介:如果把鲁迅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选取的“位置”和抱持的“态度”称作鲁迅的“立场”,而把鲁迅对各种问题和事物所发表的意见和看法称作鲁迅的“声音”,我们将会发现:无论是对于中国的过去,还是对于中国的现实,乃至于对于中国的将来,鲁迅之所以大都发岀了唯他所独有的独异的“声音”,关键就在于在几乎所有的问题上面,鲁迅始终都秉持着一种独特的“立场”,一种既与统治者及其“帮忙”与“帮闲”们迥然有别,也与广大的被统治者以及“智识阶级”中的大多数人明显有异的“立场”。

  • 标签: 鲁迅 中国 意义 “位置” 统治者 帮闲
  • 简介:文艺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但它有自己的特点——艺术美。它一方面反映现实生活,另方面作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文艺有社会性,有宣传性。文艺创作是精神生产,创作的目的是要影响人的精神风貌。有益的创作总要有助于改造人、塑造人,提高人的文化水平和

  • 标签: 创作动机 现实生活 宣传性 文化水平 山水诗 北平笺谱
  • 简介:鲁迅同顾随是两代人,给人的印象治学的道路似乎也不同。我们纪念顾随的文章多是从他讲解古典诗词的生动和深刻来谈论,这里我想说说新文学同顾先生的联系。那就从鲁迅说起。因为顾随先生较早地接近鲁迅,而且一生都在传播鲁迅精神,这方面的材料很多。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牵强的应酬。

  • 标签: 鲁迅精神 顾随 古典诗词 新文学 文章
  • 简介:2000年岁初,由《收获》杂志为始作俑者,掀起一场“鲁迅风波”。世纪末的这一场闹剧,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不祥之兆,它表征着90年代的鲁迅研究(接受)相对于80年代的热潮,冷了,淡了,浅了,“油滑”了——事物的发展总有其高潮和低潮,本属正常现象,但是眼见得鲁迅在某些人那里正在成为一碟可以任意调侃的小菜,却是不能容忍的。

  • 标签: 鲁迅研究 当代 《收获》 调侃 风波 热潮
  • 简介:三十多年前,我在乡下当知青,一次,到省城去探望从“五七干校”回来过年的叔父,这位在市某文化馆当小官多年的读书人,私忖“文化”这一碗饭轮不到自己吃了,便把大部分藏书送了给我。其中,大多是禁书,叔父怕革命分子再加一个“放毒”的罪名,便以红水笔在书的封面一一写上“毒草,供批判”字样。唯独一套精装的《鲁迅全集》,不在此列。从此,在精神与物质极度贫困的乡间,

  • 标签: 五七干校 重读 《鲁迅全集》 知青 读书人 禁书
  • 简介:中国鲁迅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风风雨雨,冷冷热热,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可谓历尽沧桑,弄得国内外关注鲁迅的人士对鲁迅的原貌反而看不清了,对鲁迅研究也越感困惑。于是乎,从质疑到责难,从反省到逃避,从背叛到攻击,各类角色都粉墨登场。一场场论争,包括“重写文学史”,为中国现代文学写“悼词”,等等。

  • 标签: “重写文学史” 变奏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研究 国内外 原貌
  • 简介:<正>屈原是我国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中外古今的骚人墨客对他及其作品作过探讨与评说,在这众多的评论家中,鲁迅是现代评“騷”史上较有影响的一位。早在一九二六年,鲁迅写有《汉文学史纲要》,书中对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作过精辟的论述。首先,他指出《楚辞》是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来揭示现实

  • 标签: 鲁迅 屈原 文学史 现实主义 《诗经》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