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自上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以蓬勃之姿伸展到海外,创造出迥异于本土文学的"离散文学"文学景观,在海外引起巨大反响,而这与移居海外的新移民作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的离散文学,是指改革开放以后,成千上万从中国大陆赴海外定居的华文作家所撰写的文学作品。这股新移民文学的浪潮,是由漂流的生活积累和热爱母语的游子之情交织而成的新一代华语文学。作为离开故土远赴他乡的移民,身上负载着母国文化,却置身在异国文化的氛

  • 标签: 中的离散 文学中的 离散移植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一批批东北沦陷区作家或自主或被动地出走,形成离散作家群。作家流离的原因多种多样,逃离法西斯文化统治、反抗殖民是绝大多数人的诉求。同时代满系①作家用文艺作品形象记录了宛如生离死别的作家的流离的情形。

  • 标签: 东北沦陷区 青年作家 离散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文艺作品
  • 简介:中国当代诗人自上世纪80年代始,有些因政治原因或自主移民而离开中国,在境外开启另一片书写的天地,他们向内关注自我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向外延伸至诗学建构及国家叙事的课题,丰富了汉语诗学的内涵。本文围绕北岛离境之后的诗歌创作,探讨他的诗歌如何跳脱语言的缠绕而能定位自身,以追求语言的极致为切入点,透析其在境外的诗歌返乡与超越的过程。

  • 标签: 北岛 离散 语言 存在
  • 简介:20世纪末迅猛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深刻影响并改写了世界华文文学的版图,欧华文学同时在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源性推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亦有其自为的表现,在根本上改变了欧华文学给人以"零散化"的印象,更在深层次上反映出作家群体主体精神结构的"在地"风貌、叙事行为的多世代融合、离散叙事书写"传统"的突破与聚合,呈现出特有的"欧洲风"。

  • 标签: 欧华文学 全球化时代 离散 聚合
  • 简介:华人离散译者在跨文化体验中遭遇的多重文化冲突,导致其身份的定位模糊和认同困难,他们从事的文化译介活动必然引发其多重身份相互博弈,而这种身份博弈和协商将对其文化译介思想及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这种身份博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全球化语境下,华人离散译者的身份协商对其理智的文化协调依然至关重要。离散译者群体具备突破固化本土思维模式的跨文化协调能力,在文化自觉、受众意识、译介渠道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应在“文化走出去”大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身份博弈 文化协调 离散译者 文化译介
  • 简介:新移民文学研究为什么一定要沿用后殖民批评的术语,能否探讨新的路径,本文对流散这一概念提出质疑并进行探讨:认为用“移居”取代“离散”更为科学、准确,符合学界研究新移民文学的现状与实际。论文从三方面进行论述:一、离散概念的含混与倾向;二、全球化时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三、真切认知新移民作家的现实与发展。结论:移居与离散的内涵不一样。移居内涵更加多元、丰富而具有宽泛的包容性,最重要的是它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它去掉了“被”的元素,如被排斥、被疏离、甚至被流亡等,洗去了被歧视的意味及后殖民色彩的印记。

  • 标签: 全球化语境 离散 家园写作 当代思考
  • 简介:美国华人作家严歌苓在小说《扶桑》中对女主人公扶桑在创伤性环境中的未创伤化描写以及英译本对扶桑形象的改写操控展示了美国离散族裔后记忆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小说的叙述者对扶桑故事的跨代接受和小说在西方的跨国接受揭示了美国华人移民所经历的从反华骚乱、排华法案等事件创伤到当前通过社会机构和话语霸权延续强化的种族主义与性别歧视的隐性创伤的转变,以及多元文化主义和跨国主义时代背景下的复杂矛盾张力和接受的政治。

  • 标签: 严歌苓 《扶桑》 创伤 后记忆 离散族裔
  • 简介:在马华文坛中崛起的林幸谦,属年青一代的“六字辈”。尽管他在蕉风椰雨中降生,后远离温暖而让人眷恋的热带雨林来到宝岛读硕士学位,再到浮华香江搞取博士桂冠,但他并不是中国的台港作家,而是马华作家一说确切一点,是漂泊世界的华文作家。

  • 标签: 华文作家 林幸谦 创作 心境 族群 离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东南亚华人华侨与闽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家多数来自闽南地区,深受闽南文化的重要影响。一方面,他们常常用闽南文化视角观照异域生活,在其文学创作中透露出鲜明的闽南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远离故国家园的离散心境又促使他们通过文学向同胞和亲人传递自己的心声和诉求,表现出对以闽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故土文化的不懈追寻与执著坚守。

  • 标签: 东南亚华文文学 闽南文化 离散心境 文化诉求 归属感
  • 简介:当代著名菲裔美国作家兼诗人卡洛斯·布洛桑的成名代表作《美国在心中》甫一出版便引起美国文坛和学界的热切关注。这部半自传式的菲裔移民作家的在美经历书写,同时也奠定了布洛桑在菲裔美国作家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本文试图以英国诺贝尔获奖作家奈保尔的短篇小说《众生之一》作对比,试论布洛桑在《美国在心中》中所描绘勾勒的美国梦的虚幻性,以及世界性普世价值在一个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WASP)中对少数族裔的潜移默化影响和其实质性的文化霸权主义。卡洛斯的理想美国社会内化了白人主流意识,同时又带有明显的性别政治色彩,此点可从书中主人公对待来自不同族裔女性的态度上显现。文章指出布洛桑的这种同化性的“美国梦”不能作为完美的应对策略来解决诸如《众生之一》里的小人物主人公桑托什关于移民的困惑,并解释其在美遭遇的诸般失败。因而卡洛斯·布洛桑在其代表作中所表现的不过是一种世界性想象,作者通过文学性想象所勾勒出来的世界主义社会正是菲裔在美实际经历的反照,揭示了菲裔等少数族裔在美的苦难遭遇和生命体验,同时也饱含了卡洛斯对少数族裔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份期许和希冀。

  • 标签: 卡洛斯·布洛桑 《美国在心中》 《众生之一》 离散文学 世界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