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非高危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近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并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所有非高危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近期死亡的相关因素;以CCI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探讨其对上述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选入195例非高危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住院死亡率为16.4%(32/1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44)、年龄≥65岁(P=0.008)、卧床制动(P=0.001)、慢性肺部疾病(P=0.030)、中心静脉置管(P=0.015)、1个月内脑卒中(P=0.015)、肺炎(P=0.017)、呼吸衰竭(P=0.017)、糖尿病(P=0.005)和贫血(P=0.035)与患者近期死亡相关。在实验室检查指标中,死亡组的血红蛋白、血钠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3.01,95%CI:1.05~8.68,P=0.041)、卧床制动(OR=4.15,95%CI:1.37~12.54,P=0.012)、中心静脉置管(OR=16.10,95%CI:2.09~124.08,P=0.008)、1个月内脑卒中(OR=6.56,95%CI:1.05~40.95,P=0.044)和低钠血症(OR=2.75,95%CI:1.06~7.15,P=0.038)是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死亡组的CCI评分高于存活组[(5.66±2.96)分比(4.13±2.74)分,P=0.005],CCI≥4分的患者死亡风险是其他患者(CCI<4分)的4.25倍(OR=4.25,95%CI:1.83~9.89,P=0.001),且随后CCI评分每增加1分,死亡风险增加4.89倍(OR=4.89,95%CI:2.07~11.55,P<0.001)。生存分析也表明,CCI≥4分的患者存活率低于CCI评分<4分者(P<0.001)。结论年龄≥65岁、卧床制动、中心静脉置管、1月内脑卒中史、低钠血症是非高危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CCI评分在预测这类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中有一定价值,患者存在伴随疾病越多,死亡风险越高。

  • 标签: 肺栓塞 相关因素 预后 Charlson合并症指数
  • 简介:摘要类器官(organoid)、类组装体(assembloids)作为具有三维结构的微器官,可高度模拟来源组织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培养出有稳定表型的组织结构,是用于临床疾病研究的良好模型。类器官、类组装体相关研究进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在生理学、器官移植、生物信号传导、药物研发、高通量筛选及肿瘤个体化治疗等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类器官、类组装体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探讨了类器官、类组装体模型的产生、发展进程,概括了现有的类器官、类组装体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场景,特别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研究和药物筛选等方面的进展。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类器官、类组装体作为结直肠恶性肿瘤研究中一种新颖可靠的临床模型,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优点突出,可结合联合液体活检、基因编辑、肿瘤免疫治疗等技术在多个研究领域发挥效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类器官 类组装体 药物筛选
  • 简介:[目的]探讨梅州市人民医院15年来客家人群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情况,为预测梅州市客家人群肝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99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于梅州市人民医院因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第一次住院,籍贯为梅州市、民族为汉族的客家人患者,按照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统计分析其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变化.[结果]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三个时间段50岁以上肝恶性肿瘤患者增多(P〈0.05),2007~2011年男性患者较2002~2006年减少(P〈0.05).[结论]应针对该地区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的变化,加强早期筛查、病因研究和健康教育.

  • 标签: 客家人群 年龄 性别 肝恶性肿瘤
  • 简介:新闻一旦离开了真实性,那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新闻必须真实.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样,实属常识,属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规定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标签: 虚假新闻 报纸 新闻采编人员 新闻报道 新闻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伴发第二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伴发MM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转归。方法纳入2002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诊治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MM伴发第二肿瘤组以及恶性肿瘤伴发MM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初诊年龄、分型、分期、合并恶性肿瘤类型以及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差异。结果MM伴发第二肿瘤组患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M(Q1,Q3)]61.5(56.8,68.0)岁,总生存期49.5(32,58)个月,自伴发第二肿瘤至死亡的时间12(4,21)个月。恶性肿瘤伴发MM组患者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64.0(57.0,71.0)岁,总生存期97(61,171)个月,伴发MM后至死亡的时间32(18,47)个月。诊断MM至发生第二肿瘤时间为37(18,50)个月,早于其他恶性肿瘤伴发MM时间[53(31,117)个月](P=0.016)。两组发生的其他恶性肿瘤类型不同,MM伴发第二肿瘤组中第二肿瘤占比高的是血液系统肿瘤(12/20,60.0%),而恶性肿瘤伴发MM组中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占比较高(13/29,44.8%)(P<0.001)。结论MM伴发第二肿瘤恶性肿瘤伴发MM均可能对患者的生存期造成负面影响;MM患者出现的第二肿瘤中血液系统肿瘤占比较高,而在伴发MM的恶性肿瘤中以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占比较高。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第二肿瘤 恶性肿瘤 总生存期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怀疑恶性的良性结节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降低临床良性结节切除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因肺部病变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且术前不能排除恶性、病理回报为良性病变的28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51例,女130例,年龄18~80(53.8±11.4)岁。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等信息。结果共纳入281例患者,占同期肺部手术总量的4.8%(281/5 868),其中74.7%(210/281)因体检CT检查发现肺部病灶。患者主病灶长径4.3~99.3(20.7±15.9)mm,87.2%(245/281)病灶直径>8 mm。共切除314个病变,其中实性最多见,占67.2%(211/314),常见的特殊征象为毛刺(189/314)、分叶(122/314)、胸膜凹陷(106/314)。入组患者中,有79.7%(224/281)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手术情况,有59.1%(166/281)患者接受楔形切除,5.3%(15/281)例接受段切除,35.6%(100/281)接受肺叶切除。病理主要为炎性病变52.2%(164/281)、结核22.0%(69/281)和错构瘤14.6%(46/281)。结论怀疑恶性而切除的良性结节,影像学以实性病变为主,但多具有1个或多个恶性影像特征。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的病变,手术活检可作为一类备选的临床策略,但需尽量选择VATS手术和最小的切除范围。

  • 标签: 肺结节 肺部良性病变 筛查 手术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血管疾病不仅包括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血管病变,也包含肿瘤自身导致的血管损害,二者均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需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全面认识和重视。本文将主要针对肿瘤相关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肺血管疾病 肺动脉高压
  • 作者: 黄烨 李君辉 王欣 邹煜 黄文锋 刘铖 张红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42期
  • 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合肥 230032,北京生命组学研究所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疗中心口腔科,北京 100039,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宁 530007,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骨科,麻城 4383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蛋白(BET)家族编码基因胚系罕见变异与中国部分地区人群恶性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针对溴结构域蛋白2(BRD2)、BRD3、BRD4基因设计捕获探针,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以及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募集的1 673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 661例非肿瘤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进行靶向测序。根据基因组分析工具包(GATK)最佳实践指南进行变异检测分析,采用ANNOVAR、VEP软件进行注释,筛选BET家族中胚系罕见变异。为了确定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在ClinVar数据库中检索其致病性的临床和实验证据,并采用SIFT和PolyPhen-2软件预测变异的致病性。以Fisher′s 精确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变异率的差异,采用SKAT软件将性别、年龄作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 673例肿瘤患者中,男911例,女762例;年龄(57.9±11.7)岁;肺癌1 111例(66.4%),肠癌266例(15.9%),乳腺癌186例(11.1%),食管癌或胃癌110例(6.6%),同期招募非肿瘤对照1 661例,其中男821例,女840例;年龄(44.5±13.9)岁。BRD2基因中共有4个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且这4个变异仅存在于17例肿瘤患者中。从肿瘤患者和非肿瘤对照中共筛选出5个存在于BRD3基因上的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以及8个存在于BRD4基因上的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BRD2基因在肿瘤患者中的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率为1.02%(17/1 673),高于非肿瘤对照[0(0/1 661);OR=+∞,95%CI:4.81~+∞,P<0.001]。BRD3基因在肿瘤患者中的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率为0.24%(4/1 673),与非肿瘤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2/1 661);OR=1.99,95%CI:0.46~10.47,P=0.690]。BRD4基因在肿瘤患者中的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率为0.18%(3/1 673),与非肿瘤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6%(6/1 661);OR=0.50,95%CI:0.14~2.08,P=0.340]。进一步将“华表计划”中国人群全外显子测序数据集用作对照,BRD2基因在肿瘤患者中的变异率为17/3 346(0.51%),明显高于对照[0.07%(3/4 154);OR=7.07,95%CI:2.32~22.83,P<0.001]。17例携带BRD2基因4个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患者中,肺癌9例,肠癌6例,乳腺癌1例,食管癌或胃癌1例。BRD2基因在肺癌患者中的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率为0.81(9/1 111),高于非肿瘤对照[0(0/1 661);OR=+∞,95%CI:3.95~+∞,P<0.001];BRD2基因在肠癌患者中的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率为2.26%(6/266),明显高于非肿瘤对照[0(0/1 661);OR=+∞,95%CI:9.03~+∞,P<0.001]。携带BRD2基因罕见变异的患者具有更早的肠癌发病年龄[(47.0±7.4)比(57.2±12.1)岁,P=0.017]。结论BRD2基因可能是肺癌、肠癌的候选遗传易感基因,携带BRD2基因潜在致病性胚系罕见变异具有更高的肺癌、肠癌发病风险以及更早的肠癌发病年龄。

  • 标签: 肿瘤 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 肿瘤易感性 胚系罕见变异 肺癌 肠癌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在原发性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行胸部X片或者CT检查有原发性肿瘤的的患者200例,其中有120例的患者进一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同时取活检,另外80例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胸部X片或者CT检查以及纤支镜下占位的形态及大小;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检查对肿瘤确诊的情况。结果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清晰直观地对肺部占位进行大体形态学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两种检查方法对肺部肿瘤的确诊阳性率分别是83.46%和87.50%,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1.67%和10.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两种检查方法对肺部肿瘤确诊均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安全性上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要优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检查。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原发性肺肿瘤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8例女性患者的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图像序列,年龄21~79(45.5±13.7)岁。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CBAM-ResNet自动分类模型,统计图像级别的分类结果,同时结合集成学习思想得到患者个体的分类结果。基于残差网络的CBAM-ResNet分类模型在单张图像层面对乳腺肿瘤的分类准确率达到82.69%,灵敏度为85.67%。采用投票机制后,在患者层面的分类准确率为88.24%,灵敏度为87.50%。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类算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DCE-MRI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集成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运用意义,从而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有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入的6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不同治疗时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患者心理护理后希望水平得分为39.44±4.23,社会支持得分为38.79±6.14,积极应对得分为29.65±7.17,明显高于干预前,消极应对得分为21.59±6.21低于干预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干预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患者的总健康状况、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和情绪功能等领域得分增高较明显;患者的恶心与呕吐、疼痛、失眠、食欲下降等几个症状领域的改善较明显。对比不同治疗时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水平和社会支持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得分变化均不明显;不同治疗时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希望水平、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随着治疗的持续发展,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从呈正相关变化为呈不相关。结论采用针对改善患者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不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注意将社会支持从情感支持调整为实质性支持。

  • 标签: 恶性骨肿瘤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目前应用化疗及免疫治疗方法对MPM的疗效欠佳,探寻能够有效且准确地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的免疫标志物,挖掘潜在免疫治疗新靶点已成为MPM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研究发现,MPM具有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重要组分,也参与了机体免疫调控。但目前关于TIL对MPM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为此,本文就TIL对MPM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TIL对MPM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间皮瘤 胸膜 组织细胞病,恶性 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综述文献(主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相关性分子靶标检测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4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方法对相关的肿瘤药物分子靶标的表达量及突变进行测定,比较不同靶标所对应的抗肿瘤药物对实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40份肿瘤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出4个肿瘤药物相关靶点,分别为DNA拓扑异构酶-ⅡA(TOPOⅡA)、β3-微管蛋白(Tubulinβ3)、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位点多态性[DHFR (C829T)]。铂类、甲氨喋呤、伊立替康、长春碱类和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90.0% (36/40)、85.0% (34/40)、70.0% (28/40)、67.5% (27/40)、62.5% (25/40)。伊立替康、甲氨蝶呤、长春碱类对间叶源性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68.9%(20/29)、62.1%(18/29)、68.9%(20/29),显著高于非间叶源性肿瘤的18.2%(2/11)、36.4%(4/11)、36.4%(4/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7、15.345、17.278,均P<0.05),铂类药物对非间叶源性肿瘤的化疗有效率为72.3%(8/11),显著高于间叶源性肿瘤的58.6%(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1,P<0.05)。毒副反应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蒽环类>铂类>甲氨喋呤>长春碱>伊立替康。结论对不同肿瘤药物相关分子靶标、不同源性肿瘤对同一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及毒副反应进行了预测,为个体化治疗儿童恶性肿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依据。

  • 标签: 儿童 肿瘤 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个体化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月8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原青少年研究室主任谢昌逵在媒体上揭露,一个“中国第一月嫂”的媒体炒作,是个恶性骗局。2002年8月28日,他从北京一家报纸上看到整版文章《月嫂刘洁》。此文说,刘洁从事早期教育卓有成效,20年来经她指导的孩子有2000多名,个个都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谢昌逵还买了新华社介绍刘洁育婴理论与实践的专著《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早教案例分析报告》。此书说,刘洁是中国民间早期教育的创始人、

  • 标签: 新闻媒体 新闻报道 新闻炒作 新闻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