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以费孝通先生"全球社会"理念为基点,立足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传统与当下,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心是"丝绸",是物,是经济,但整体上看,尤其是站在历史的维度上来看,核心是文化的交流、互通与理解。这就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的"天下大同"的理念推向东南亚社会甚至全球,共同创造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全球社会 费孝通 环南中国海
  • 简介:东方宗教文化,东方宗教文化与21世纪人类文明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尽管以西方文明替代东方文明并未能实现

  • 标签: 东方宗教 宗教文化 文化人类文明
  • 简介:从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角度就机遇与挑战、管理特点、教育观念、教师队伍、校长素质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民办中小学教育 健康 发展
  • 简介: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我国统计教育文/南京经济学院陶用之再过五年,人类就要进入21世纪。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建立面向未来的统计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高等教育,45年(1949-1994)中取得了很大发展,1953...

  • 标签: 统计高等教育 统计专业 统计教育 面向21世纪 统计人才 毕业生
  • 简介:统计最初产生于对国家,特别是对经济及人口的描述。在其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伴随国家政治经济的变更,统计也经历了数次深刻的变革。在新世纪来临的今天,统计再一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机遇。本文仅从统计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统计 变革 经济 发展趋势 机遇 国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膨胀,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不断增高,身为一名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

  • 标签: 政治 素质 思维
  • 简介: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已眺然可望。广大的中国妇女如何抓住机遇,成功地迎接挑战,在新世纪中求得更大的发展,笔者认为,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适应需求,提高素质。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中实现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妇女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

  • 标签: 21世纪 妇女素质 中国 “科教兴国”战略 文化程度 国民素质
  • 简介:人类学最大特点就是如何用分群的方法、分类的角度,而不是个体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整个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调查研究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既要注重质的研究,也要擅长使用量的研究方法。但是最为重要的,人类学研究还应该加强概念提炼。以往的人类学研究都是描述太多,而提炼太少。中国的人类学研究需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 标签: 人类学 概念提炼 调查研究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上海”题材成为电影界的热点,“上海”影像云集,以“怀旧”的名义去征询旧上海,对“老上海”的怀旧导致电影创作热潮。但是,隐藏于这种表现背后的观察视角,即文本叙述城市的电影语言方式却是异彩纷呈的。关于老上海的怀旧热潮是90年代集体记忆的一种反映,历史在这里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与现实具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 标签: 老上海怀旧电影
  • 简介:中国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从中国学者进入人类学领域的经历,中国学者对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中国学者对人类学理论的探索,中国学者对人类学本土化或中国化所作的努力,中国人类学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态势,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的交流,中国学者对人类未来的关怀等方面,对中国人类学近20年的发展作了比较忠实、全面的记录,这对中国人类学史史料的积累是极具学术价值的一件大事.我们从坦率诚恳,如实说出的关于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种种情况、意见、观点、看法和评论中,既看到了人类学在中国百年发展的成果,又窥见了新世纪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

  • 标签: 中国 人类学 学科建设 本土化 人文关怀
  • 简介:把提高质量作为职成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必须以品牌和特色夯实提高质量之基,以重点专业建设作为的着力点,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点,以提高技能训练质量为切入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标签: 职成教育 质量
  • 简介: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本文根据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进行实地调研和掌握相关的资料,分析了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找出实效性不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不断开创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 标签: 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