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由于空心玻璃微球(HGM)具有呈完全球形的空心体、密度小、热导率小以及极好的流动性等特点,从而使得以空心玻璃微球为核心的一系列新型材料得到广泛运用。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了液滴法、干凝胶法、降解芯轴技术和喷雾干燥法等HGM的制备方法以及HGM粒度、壁厚、耐压强度等的测试方法。

  • 标签: 空心玻璃微球液滴法 干凝胶法 降解芯轴技术 喷雾干燥法
  • 简介:通过选用含有乙烯基的有机硅烷偶联剂对自制的纳米Fe3O4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并重点研究了分散剂浓度、搅拌速度、磁含量等因素对制备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分散剂浓度和搅拌速度可以获得球径分布良好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微球的磁感应强度可以通过改变Fe3O4磁性粒子的含量进行调节。

  • 标签: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 硅烷偶联剂 悬浮聚合 粒径分布
  • 简介:采用新颖的碳热还原和氮化前驱体法制备Ti(C,N)晶须,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1250℃条件下,产物主要相成分是Ti(C,N)晶须,含有少量的Ni和TiN成分,晶须直径为100~200nm,反应温度低于1250℃时,钛的氧化物还原不充分,而过高的温度也不能促进Ti(C,N)纳米晶须的形成。

  • 标签: Ti(C N)晶须 碳热还原 前驱体
  • 简介:在低温下制备了粒径小于10nm的ZnO纳米晶,用旋涂法制备ZnO纳米晶薄膜,XRD分析ZnO晶相是纤锌矿结构;SEM与AFM表明,纳米晶薄膜在300%退火后薄膜的厚度明显减小到130nm,表面粗糙度降低到3.27nm,粒径明显增大;紫外-可见吸收和透射比光谱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吸收边发生了红移,吸收肩更明显,薄膜具有高的透射率(75—85%);薄膜方阻随温度增加而增大,300℃以下退火方阻增加很小(小于8.5Ω/sq),400℃以上退火方阻大幅增加(大于21.1Ω/sq),因此,ZnO纳米晶薄膜最优退火温度点为300℃。

  • 标签: ZNO纳米晶 ZNO薄膜 水热法 旋涂法
  • 简介:为了研究醋酸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及截滤性能,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纺丝液质量分数分别为11%、13%和15%的纳米纤维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及相关分析软件分析了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纤维膜的直径分布及形态。在实验范围内,醋酸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200900nm,均匀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同时研究了纺丝液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纤维膜的吸水和滤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纤维膜具有优良的滤菌性能,且随着纺丝液质量分数的提高,吸水和滤菌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纳米纤维直径的变化是一致的。

  • 标签: 醋酸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 形貌分析 滤菌性能
  • 简介:利用水热法成功地实现了掺杂(Ag、Fe、Al、Ce、Ni、Pb)纳米氧化锌(ZnO)粉体的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掺杂元素种类、掺杂浓度对纳米ZnO的结构、形貌的影响,以及不同测试温度下各种相应纳米ZnO电阻率的变化,X射线衍射谱表明,掺Ag、Fe、Ce、Ni纳米ZnO的结晶度降低;掺Al和Pb纳米ZnO的结晶度变化不大.SEM形貌表征显示,未掺杂的纳米ZnO为片状;掺Ag、Al的纳米ZnO为颗粒状;掺Fe、Ni、Pb的纳米ZnO为六方短柱状.电阻率测试表明,相比未掺杂纳米ZnO,掺Ag、Ce的纳米ZnO电阻率增大,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掺Fe的纳米ZnO电阻率相对降低.掺杂浓度由1%增加到3%时,掺Ni的纳米ZnO电阻率增大;掺Fe、Al和Pb的纳米ZnO电阻率减小.

  • 标签: 氧化锌 掺杂 水热法
  • 简介:利用化学浸渍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NiO/膨润土复合材料,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RD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O负载没有引起膨润土层状结构的明显变化,当负载量较低时,Ni^2+主要与膨润土中的活性基团结合,替换膨润土中的金属阳离子,没有出现NiO的特征结构;当负载量较高时,出现了NiO的特征结构,说明随负载量的增加,NiO在膨润土表面开始团聚形成微晶结构。

  • 标签: 纳米 NiO/膨润土 复合材料 XRD
  • 简介:据报道,近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张铁锐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的普适的水溶性纳米晶的制备方法,获得了尺寸可控、稳定的水溶性纳米晶。研究人员结合小分子和聚合物修饰的优点,设计利用具有多炔基端基的长链表面活性剂分子进行配体加成,进而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将表面的炔基进行原位交联,从而获得单分子聚合物层保护的水溶性纳米晶。

  • 标签: 制备方法 纳米晶 水溶性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长链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修饰
  • 简介:以CuS04·5H2O和次亚磷酸钠(NaH2PO2)为原料,采用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实现了均相体系内铜纳米粒子的还原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对产物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70℃下反应20min可以得到的产物为粒径分布在70-150nm的球形铜纳米粒子。

  • 标签: 均相还原 铜纳米粒子 反应温度
  • 简介:加州大学的科研团队将太阳能电池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巧妙的整合在一起,利用无尽的太阳能和废水中的有机养分生产清洁能源一氢气。如果这一成果应用于废水处理厂将使得生活废水处理过程大幅简化同时大量生产氢气。该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顶级期刊ACSNano上。

  • 标签: 太阳能装置 清洁能源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厂 产氢 净水
  • 简介:用滤质阴极真空电弧(FCVA)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W6M05Cr4V2)和不锈钢(0Cr18Ni9Ti)基体上沉积120~150nm非晶金刚石膜。用划痕法测定其结合力,平均临界载荷分别为19.15N(高速钢)和6.44N(不锈钢,CB工艺)。用栓盘摩擦试验测定镀膜的摩擦系数μ和耐磨寿命。摩擦系数μ为0.092~0.105,镀膜耐磨性比高速钢高106~319倍,比不锈钢高480~3600倍,而且镀膜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 标签: 非晶金刚石膜 膜/基结合力 摩擦系数 耐磨性
  • 简介:采用硬脂酸与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PMMA水解接枝处理等方法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考察改性纳米钙对PVC/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纳米碳酸钙 表面改性 分散性
  • 简介: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叶宁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的资助下,以同样是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的碳酸盐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确控制晶格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的相对大小,实现了CO,结构基团共面平行排列,获得了一系列非线性光学效应为3~4倍KDP的系列碳酸盐晶体

  • 标签: 碳酸盐 单晶生长 分解温度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非线性光学效应
  • 简介:随着高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温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高温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ZrB2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良好的阻燃性及高的耐腐蚀性等优点,因此应用前景广阔,逐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主要介绍了ZrB2粉体的制备技术,综述了ZrB2陶瓷的主要应用,详细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最后展望了ZrB2粉体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二硼化锆 性能 合成
  • 简介:以改性不饱和聚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UPM/PHBV)为基体,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了电纺原液浓度、有机盐的添加量、静电压、挤出速率、接收距离等参数对该共混体系纤维毡静电纺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定的静电成形条件可以调控得到不同直径和不同多分散程度的超细纤维。

  • 标签: 改性不饱和聚酯 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 静电纺成形
  • 简介: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锰离子掺杂量的硫化锌粉体转光剂,并利用SEM、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组分、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锰离子的掺入影响了硫化锌粉体的粒径,出现晶粒细化的现象。以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当锰的初始浓度不高于20%时,样品的发光峰通过高斯分峰可分为2个,分别位于465~475nm和570~585nm处;当锰的初始浓度高于20%时,硫化锌的发光峰消失,只出现锰的发光峰(580nm左右),即得到了预期的红色发光。

  • 标签: ZnS∶Mn 转光粉 荧光特性 掺杂量
  • 简介: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通过控制不同的阳极氧化电压及电解液,得到形貌不同的TiO2纳米管。最长的TiO2纳米管达60μm,长径比为600。采用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 标签: TIO2 纳米管 阳极氧化 阵列 制备
  • 简介:以正硅酸乙脂(TEOS)、硝酸铝(Al(N03)3·9HzO)和硝酸镁(Mg(N03)2·6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尿素为沉淀剂,硝酸为催化剂,制备了乳白色透明的堇青石凝胶,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粉体。采用XRD、SEM、IR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硝酸镁):m(硝酸铝):m(TEOS)=1:2.93:2.03、pH=2、热处理温度为1250℃时制备出盯堇青石粉体。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堇青石 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