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只死亡的最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诊断该病的方法主要是胶体金快速检测试板法,虽然检测方法较简便快速,但其敏感性较差。通过对NCBI网站GenBank发表的CPV-2基因组序列的分析,选择该病毒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对阳性病料扩增及扩增产物测序,与NCBI发表的相关基因对比,同源在99.8%-100%,成功建立了特异性、灵敏度高的PCR方法,最低只需2.5PgDNA模板。在对28例可疑CPV病例检测中,本方法检出25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率为89.28%;胶体金检测板检测出20例阳性、8例阴性,阳性率为71.42%,证实PCR方法比胶体金检测更敏感。

  • 标签: 犬细小病毒 PCR 检测方法
  • 简介:从土壤中筛选的经抑菌实验证明对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nelumbicola)有拮抗作用的细菌3-b,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和pH条件得到发酵液对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32℃pH7的条件下用PDB培养液培养得到的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为18mm。该培养条件的获得为进一步开发防治白莲腐败的生防菌剂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镰刀菌 生防菌 培养条件 筛选
  • 简介:芝麻茎点枯是芝麻主要病害。为探讨该病的田间抽样方法,提高调查病株率的准确,笔者于1990年进行了该病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一、研究方法1.在芝麻成熟期,该病病情稳定,选择不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类型田7块,每块田调查250~310个样点,每个样点为10株,记载各样点病株数,绘出田间分布实况图。

  • 标签: 芝麻茎点枯病 抽样技术 分布型 发病程度 聚集分布 抽样方法
  • 简介:烟草野火是赣州烟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防治该病的轮换药剂,进行了20%噻菌铜SC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野火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SC450倍液喷雾防治,每7d1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第1次用药后7d,20%噻菌铜SC450倍液处理的防效为67.81%;第2次用药后7d、14d分别为68.98%、73.70%。同时在试验过程中,20%噻菌铜SC450倍液处理,对烟株生长无不良影响。20%噻菌铜SC对烟草野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赣州烟区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烟草野火病 噻菌铜 田间药效
  • 简介:达尔文提出建立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主题之上的自然选择理论之后,又提出了物种进化的第二种选择——选择:雄性为获得交配权而互相竞争,竞争结果是失败者并不像自然选择中的那样是死亡,而是失败者因没有获得交配而不能产生后代。如今,选择理论已历时150年,随着无数科学家的努力及大量研究的开展,选择理论已经得到了巨大地拓展和丰富,成为进化生物学领域里最活跃的研究主题。由于昆虫的生物多样,选择研究在昆虫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达尔文的选择学说和物种进化理论。以昆虫特有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等性状的选择为基础,以分析昆虫选择的模式和机制为目标,从不同时期选择的表现形式、不同影响因素造成的选择等,对昆虫选择加以综合阐述。

  • 标签: 昆虫 性选择 择偶 精子竞争 交配后选择
  • 简介:在昆虫世界中,由于长期的相互竞争和淘汰,现存种类逐渐形成了可以抵御不良环境,使自身能更好地生长和生存下去的生物学特性,群集就是其中的一环。为了对群集性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笔者等陆续收集了这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对部分种类的群集表现形式,作了观察和调查,现将其扼要地归纳如下。一、群集类型的划分群集似可分为昆虫活动期的群体和静止期的群集二大类型.(一)活动期的群集昆虫在活动季节可按虫态的不同而划分为幼虫期(含若虫)群

  • 标签: 群集性 幼虫期 静止期 成虫期 生物学特性 虫态
  • 简介:本文从传毒蚜虫、气象因素、油菜品种抗性和防治水平等方面探讨了赣抚平原油菜病毒发生轻重原因,并提出预防苗期发病的防治策略。

  • 标签: 油菜 病毒病 发生轻重原因 防治策略
  • 简介:稻曲是修水县中稻穗期主要病害。通过选用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等药剂开展稻曲药剂防治技术研究,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减少病害损失,实现水稻低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稻曲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对稻曲的防效分别为63.60%、52.66%、60.52%、43.46%;增产幅度分别为13.99%、10.62%、12.38%、4.99%;增收幅度分别为8.45%、5.95%、8.44%和2.90%;增产收益分别为121.9元、82.8元、117.5元和40.4元。通过试验得出:药剂防效与增产量、增收效益呈正相关,防效越好,增产幅度和增收幅度越大。采用以上药剂适时防治稻曲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标签: 稻曲病 药剂防治 效益评估
  • 简介:松材线虫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一种引起松属树木毁灭死亡的森林病害,寄主植物分布广,传播迅速,对松林引发巨大的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许多国家防治的首要对象,然而该病害在防控研究方面进展较为缓慢。综述了注干施药技术特点、防治松材线虫的注干药剂筛选及注干施药技术在林间对松材线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松材线虫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作用。

  • 标签: 松材线虫病 注干施药 防控
  • 简介:撑绿竹是赤水市重点栽培竹种之一,近年来,撑绿竹茎腐病成为危害撑绿竹最严重的病害。为了明确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的风险等级,调查了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的发生情况,并根据风险评估方法对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的风险等级值R=1.71,属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调查结果为赤水市撑绿竹茎腐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撑绿竹 茎腐病 风险评估
  • 简介:本试验研究红壤旱地不同棉田种植模式对病虫草害的影响,为选择合理棉田种植模式,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间套作种植模式相对单作能有效地减缓棉花枯萎和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减轻苗蚜和小地老虎的为害,但是会加重伏蚜、棉叶螨和棉盲蝽的发生,而对四代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的影响不大,能减少杂草发生的种类、杂草的盖度和杂草发生的优势种类。其中棉花间作豇豆较优于其他种植模式,适于红壤旱地推广应用。

  • 标签: 红壤旱地 棉田间套作 种植模式 病虫草害
  • 简介:根据全省松材线虫发生危害现状、传播规律和枯死松树分布等,按照合理区划、分类施策的原则,将全省松材线虫防控区域划分为发生除治区、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预防区,并针对各防控类型区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与措施。

  • 标签: 松材线虫病 类型区划 对策措施
  • 简介:通过对怀集县柑橘溃疡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和空间分布调查,分析柑橘溃疡对怀集县柑橘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就柑橘溃疡发生原因,提出相应地防控措施。

  • 标签: 柑橘 溃疡病 柑橘产业
  • 简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稻瘟病都有一定防效。其中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5.74%、85.19%;43%戊唑醇悬浮剂225mL/hm2对稻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8.25%。综合防治效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225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稻瘟病的防效最好,43%戊唑醇悬浮剂225mL/hm2对稻曲和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在实际生产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药剂 水稻 病害 药效
  • 简介: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mer& Bulzrer)Nickel引起松树枯死是松林中毁灭性病害之一,目前我省尚未发现。笔者根据我省具体情况,分析了该病在我省发病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防止该病传入我省的对策。

  • 标签: 松材线虫病 潜在威胁 对策
  • 简介: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江西马尾松、湿地松等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区域生态地位重要。为更好地保护该区域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当前吉安市松材线虫传播风险,松材线虫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吉安市松材线虫防控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吉安市 松材线虫病 松褐天牛 传播风险 防控对策
  • 简介:双拥公园内栽培的园林植物种类较多,其环境中昆虫的种类也很丰富,通过对双拥公园不同生境中蝶类进行采样调查,共收集到蝶类6科37属44种共1062只。通过调查基本掌握双拥公园中蝶类的多样与相似度情况,并分析了公园不同生境中蝶类的分布规律,为本公园保护与利用蝶类资源提供技术帮助。

  • 标签: 蝶类多样性 不同生境 相似性 双拥公园
  • 简介:为明确40%氟醚·己唑醇SC对水稻纹枯病及稻曲的防治效果,采用叶面喷雾法进行大田试验并观察药剂对水稻的安全。试验结果表明:40%氟醚·己唑醇SC对水稻纹枯病、稻曲均有较好防治效果;推荐制剂用量为300-375mL/hm2,防效均在85%以上,且对作物安全。

  • 标签: 40%氟醚?己唑醇SC 水稻纹枯病 稻曲病 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