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闽侯县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山地开发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加强部门协作,加快“青山挂白”治理进度和荒山造林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从1995年和2000年土壤侵蚀遥感数据对比看,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55.9%提高到2007年的57.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67万hm^2。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措施与成效 闽侯县
  • 简介:选取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作为塔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表征,分析不同干旱年份,塔河干流来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响应,并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河岸生态系统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流域干旱程度直接影响其地表生态特征,干旱程度的加剧,导致径流量的减少,从而引发河岸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进而引起流域植被生态特征的变化。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均出现水分胁迫的状况,地下水埋深3.5m为草甸植被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埋深5m为柽柳生长的胁迫深度,地下水位埋深4.5m为胡杨生长的胁迫深度。通过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生态情景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分别为75%,90%和95%的干旱年,距离河道100m处,地下水埋深在4~4.28m范围内,盐化草甸植被开始受影响,柽柳和胡杨长势良好,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28m,草甸植被受影响较大;距离河道300~1000m的距离,地下水位埋深在4.19~5.71m的范围内,草甸植被消失,柽柳、胡杨生长开始受到影响;距离河道1500m处,地下水埋深在5.71~5.98m的范围内,柽柳、胡杨生长停滞,濒临死亡,当地下水埋深达到6.06m,柽柳和胡杨出现枯死的现象。

  • 标签: 干旱 地下水 径流 生态响应
  • 简介:为定量研究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土流失状况,构建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江西省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1996到2000年,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好转,但全省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只有Ⅱ级,生态安全压力仍然很大;2)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空间分布格局和绝对数值差异上;3)江西省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关系密切,随着整体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对生态安全影响越来越大。

  • 标签: 水土流失 生态安全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江西省
  • 简介:土地整理是对田、水、路、林、村、景进行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但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本文主要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探讨土地平整环节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案.

  • 标签: 土地整理 生态环境 保护
  • 简介: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产品提供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系统功能。小流域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功能包括提供农业产品(包括种植业产品、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提供原材料和提供淡水资源;小流域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包括涵养水源、固定CO2、释放O2、净化环境、净化水源和洪水控制;小流域生态系统文化功能包括旅游价值、文化和科研价值;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支持功能包括土壤保持、营养物质循环和提供生物环境价值。该文系统阐述上述小流域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与价值的估算方法,对于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小流域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 简介:闽西红壤侵蚀区是我国丘陵红壤地带典型的强度土壤侵蚀区,几十年来在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已成为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本文就闽西红壤侵蚀区的生态退化特征和机制,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措施及评价、生态恢复的过程及机理进行综述,探讨了闽西红壤区生态恢复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红壤 土壤侵蚀 生态退化 生态恢复
  • 简介:以辽河实际水文资料为基础,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综合试验场内,模拟不同流速水流冲击作用下沉坠式生态浮岛固定方式的稳定特征。结果表明:制作合理的浮岛模型,要始终保持浮岛在水面漂浮,同时减低浮岛在水中的重心;根据不同水流情况,应适当调整浮岛之间的距离,以免发生浮岛相互碰撞,水流速度越大,浮岛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研究结果对辽河生态浮岛的布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生态浮岛 固定方式 沉坠式 辽河
  • 简介:在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基础上,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举多得、费省效宏的好措施。本文对寿宁县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剖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初探 寿宁县
  • 简介:在引入“社会责任”的绿色营销的基础上,通过对牛姆林旅游资源地实地调查、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牛姆林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牛姆林的客源市场特征并结合其旅游产品特点,并提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 标签: 旅游市场 生态旅游 游客调查 牛姆林
  • 简介:7月28日,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八闽快讯》专报"长汀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上作出批示,对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提出新要求。省委书记孙春兰指示:"我省已有这么好的经验,在当前就是要继续弘扬坚持"。分管副省长倪岳峰要求:"水利厅要认真落实孙书记重要指示,推广长汀经验"。福建省水利厅迅速做出部署,刘道崎厅长要求:"及时宣传长汀经验;认真学习借鉴长汀经验;研究具体贯彻意见,有序有效推动,把省领导重要批示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在本期全文刊登"长汀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学习和借鉴长汀经验。

  • 标签: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长汀县 政府领导 福建省 水利厅 副省长
  • 简介:以华北土石山区51块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林标准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成分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标准地进行分类,通过构造综合评价指数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样本可分别被判定为Ⅰ级优质健康、Ⅱ级良好健康、Ⅲ级一般健康、Ⅳ级亚健康和Ⅴ级不健康5级,Ⅰ级优质健康的油松林标准地共有6块,其中5块为很少有人为干扰的天然林,1块为人工林,其他健康级别全部为人工油松林,依次为12块1、1块、18块和4块;评价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应所调查油松林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达到定量化评估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对该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油松林
  • 简介:为了解喀斯特地区景观变化过程及相应的生态效应,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黔中地区1995-2000年的景观格局与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以灌木林地、坡耕地、中覆盖度荒草地占据着景观中的优势地位。旱地、林地和荒草坡的转换关系复杂,退耕还林还草与毁林毁草开荒同时并存,植被恢复与退化并存,整体景观尚处于一种波动状态,区域土地利用生态价值并未有明显提高,而呈下降趋势。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是岩性、地貌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景观斑块的转化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影响,耕地的变化主要是被建设用地占用。在1995-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中,研究区的生态既有恢复,又存在继续恶化的趋势。

  • 标签: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中山丘原区 喀斯特地貌
  • 简介:森林是生态系统的载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粤西大面积的桉树林地的退化情况十分严重,对桉树林地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势在必行.通过生态修复的桉树林地下在向着良好和方向发展,生态修复是新世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一个重大战略调整.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桉树 退化土地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长汀县稀土废矿区恢复治理后植被生长情况、土壤养分、宽叶雀稗的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分析,说明乔灌草绿化模式对废矿区的植被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地表覆盖,促进植物多样性,且对土壤养分和宽叶雀稗的生物量和营养成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稀土废矿区 生态修复 土壤养分 宽叶雀稗
  • 简介:本文针对古田县果园的水土流失情况,提出生态景观休闲型果园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措施,旨在推进生态景观休闲型果园的水土保持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标签: 生态景观 果园建设 综合防治
  • 简介:针对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项目具有系统多样性、措施多样化、区域差异性及时效性强等显著特点,从监测原则、监测程序、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监测站点布设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生态修复监测体系。

  • 标签: 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区 监测 方法 体系
  • 简介:基于2000年底和2015年底,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监测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服务进行评估,量化并揭示长白山森工集团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天保工程实施后,天然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物质量增加量分别为涵养水源7.78亿t/a、保育土壤2255.32万t/a、固碳释氧量191.87万t/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6.35万t/a、释放负离子0.22伊1023个/a、吸收污染物量2879.16万kg/a、吸滞PM1(^、物质量122.43万kg/a、吸滞PM2.5总物质量18.38万kg/a;价值量增加381.75亿元/a,6项服务的价值量贡献顺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为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功能。天保工程实施后,保育土壤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增加量最大,占总增加量的27%,涵养水源次之,对该区天然林生态效益影响最大。该研究为天保工程的后续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 标签: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连清体系 生态效益
  • 简介:本文针对福建山区自然生态的特征,着重从水土保持、地表植被保护、少占土地等构成生态环境的要素,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存在影响自然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及对策,以供借鉴。

  • 标签: 山区公路建设 生态影响 对策
  • 简介:地处鲁南的枣庄市通过多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够规范、治理重点不明确、重建轻管等问题。从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快改革步伐、理顺管理关系、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监督执法、严格项目审批、突出开发治理重点,搞好规划设计,科学决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规范管理 规划设计 科学决策
  • 简介:对浙江省桐庐县生态公益林中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选取林冠截留率、枯落物层蓄积量、枯落物层最大持水率、土壤稳渗速率、土层厚度、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为评价指标,构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对研究区各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为青冈林〉杉木林〉毛竹林〉香樟林〉马尾松林〉板栗林;青冈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属较好等级,杉木林、毛竹林、香樟林为中等,马尾松林、板栗林较差。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水源涵养功能 森林类型 评价 桐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