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镇痛仪在超声龈上洁治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超声龈上洁治术的患者86例,每例患者的牙列以中线为界按随机原则一侧使用电子镇痛仪.另一侧不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记录两侧VAS值并评价镇痛效果。进一步分析不同牙周状况,是否第一次接受洁治治疗以及慢性牙周炎组中不同年龄段的镇痛效果。结果电子镇痛仪总有效率75.58%.86例联通与未连通镇痛仪侧VAS值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牙周状况.是否第一次接收洁治治疗以及慢性牙周炎组中不同年龄段的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龈上洁治术中应用电子镇痛仪能有效解除术中的酸软或疼痛,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镇痛 疗效 超声龈上洁治术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手术进路一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mandibularlingualreleasingapproach)治疗口腔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2月之间接受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方式治疗的口腔癌病例20例。采用病历对照方法,随机选取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和分期相当的20例下唇或下颌骨切开进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20例,原发灶部位分别为:口底(8例)、舌活动部(6例)、舌根(2例)以及其他部位(4例)。临床I期2例、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8例。随访1~40个月,中位随访期15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研究组和对照组的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2%和64.9%(P=0.79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3%和50.0%(P=0.672)。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40%和30%(P=0.501)。结论:初步结果显示,与传统下唇裂开或下颌骨切开进路比较,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方式治疗口腔癌,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既克服了口腔进路受限制以及切除不彻底的弊病,又避免了下唇裂开进路在面部遗留瘢痕的弊端。手术后患者外观改变不明显,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口腔肿瘤 手术进路 下颌骨舌侧松解
  • 简介: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修复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至12月来自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老年无牙颌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0.2岁,共植入微型种植体38颗。所有病例于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义齿清洁性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38颗微型种植体中有2颗种植体脱落,其余36颗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分别与种植体负重之前相比,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VAS评分经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均有差异(P〈0.01),义齿清洁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在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磁性附着体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在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正颌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U组(乌拉地尔复合异丙酚组20例)和P组(异丙酚组20例)。麻醉诱导,2组都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8mg/kg行麻醉诱导插管。2组均由2%七氟烷和异丙酚维持麻醉。U组在异丙酚的基础上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P组仅用异丙酚行控制性降压。2组都以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mmHg为目标。记录2组在诱导前后及降压前后各个时间段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MAP的值,并进行比较,同时根据Fromme术野评分表评定手术视野质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2组MAP都低于术前(P〈0.01)。U组在5、10、20min的MAP显著低于P组(P〈0.01)。U组的术野评分也优于P组(P〈0.01)。但两组心率都有增高,差异不显著(P〉0.01)。结论:乌拉地尔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起效迅速,可使术野质量更加清晰。

  • 标签: 乌拉地尔 控制性降压 正颌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后2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先天缺失、畸形小牙、后天牙体缺损及其它原因所至牙间隙患者31例用145个瓷贴面进行前牙间隙修复,贴面粘结后2周及6、12、24个月复查.结果:139个贴面完整存在,5个贴面切端有小缺损,1个贴面折断,但未完全脱落;3颗牙在复查时有明显牙龈炎症;1颗牙发生牙髓炎;2个贴面粘结后表面颜色与邻牙不协调;未发现继发龋及不满意的边缘适合度记录.结论:在2年研究期间,用瓷贴面修复前牙间隙具有较完美的临床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瓷贴面 前牙间隙 修复 临床评价 临床效果 患者
  • 简介:目的:评价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残髓炎患者78例(共78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单纯的ProTaper锉进行根管预备。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完成后均用氢氧化钙封药1周,然后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后24h、根管充填1周后的术后反应及1年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根管预备后24h、根管充填1周后的疼痛反应均较对照组轻;试验组1年后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可减少预备后的疼痛反应,同时提高根管充填的质量,保证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声波根管器械 ProTaper锉 残髓炎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来评价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SARME)术后的各种变化.如骨块位置变化、切开骨缝处新骨沉积、骨密度方面的区别。材料和方法:研究包括29位患者(18位男性,11位女性).平均年龄29岁(16~44岁).每位患者都施行包含LeFortⅠ型截骨的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在术前和术后6~8周都拍摄高分辨率CT。在术前术后CT数据配准后.我们构建了三维模型并进行重合。切开骨缝中的新骨沉积能通过专为该研究设计的可视化程序观察。骨密度的分析则是先将模型分为不同的勰剖区域,定性比较是通过一种特殊转换功能——直接体绘制程序完成.定量比较是通过各区域术前术后绘制的条形图完成。结果: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证实.所有患者都实现了上颌骨的扩宽。4位患者显示术后发生了明显的上颌不对称。在切开骨缝中新骨沿着骨缝不规则沉积.但通常左右是对称的。切开的骨缝越对称.新骨生成也越对称。除2个病例外,其余病例的术后定性定量分析均显示Hounsfield值明显下降.前庭骨尤甚。结论:切开骨缝中新骨生成上的区别表明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和扩弓器的种类对结果有影响。我们的结果显示SARME会导致骨密度下降.以前庭骨尤甚。计算机辅助分析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

  • 标签: 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 上颌 扩弓器 骨密度 新骨生成 医学可视
  • 简介:目的:评价四种根管封闭剂用于根管充填后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54颗单根管离体牙,采用冠向下技术根管预备后分为A、B、C、D四组(每组12颗牙齿)和E、F两个对照组(每组3颗牙齿),A组,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B组,AH-Plus根管封闭剂;C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根管封闭剂;D组,Roekoseal根管封闭剂;E组为阳性对照组;F组为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根管封闭剂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将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10颗)及对照组牙齿(每组各取3颗),根尖1/3浸入印度墨汁,脱矿使牙齿透明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透明牙根尖染料渗入的长度。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2颗),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根充材料与根管壁之间的密合情况。结果:A、B、C、D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1.18±0.40)mm、(0.89±0.33)mm、(0.97±0.36)mm、(0.43±0.22)mm,阳性对照组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D组与A、B及C组的染料渗入长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显示,D组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的结合最为紧密。结论:Roekoseal根管封闭剂与牙胶尖根管充填后能够有效减少根尖微渗漏,其根尖封闭性能优于Cortisomol、AH—plus以及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三种根管封闭剂。

  • 标签: 根管封闭剂 根尖封闭性 微渗漏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按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后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损毁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156例患者在CT引导下均可成功精确穿刺卵圆孔,结合电生理定位可精确做到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损毁.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P<0.05).随访12个月有效率高达94.9%.6个月时复发5例,12个月时复发8例.结论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试验能够精确定位卵圆孔及神经分支,射频热凝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标签: 神经电生理测试 卵圆孔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简介:目的:检测碳量子点对神经细胞的生物成像效果,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估。方法:使用动态光散射法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碳量子点进行表征,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碳量子点的生物成像效果,用MTT法检测碳量子点对细胞的毒性效应。结果:碳量子点光学效应好,激发光为375nm时,碳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强,而且碳量子点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正相关。碳量子点可被PC12细胞摄取并发出明亮的荧光,显示出良好的荧光成像效应。同时发现,碳量子点对PC12细胞毒性低,500μg/mL碳量子点孵育48h后,细胞活力仍保持在70%以上。结论:碳量子点荧光成像特性优异,生物安全性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时不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 标签: 碳量子点 细胞毒性 荧光成像 生物安全性
  • 简介:目的由于氢氧化钙的高碱性与其生物学活性相关,不同氢氧化钙类盖髓剂可能的pH变化成为主要的关注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5种不同的氢氧化钙类盖髓剂在不同时段的pH水平。材料和方法被测试的材料分别是Dycal、Life、Calic、DycalVLC和Calcident450。样品按照厂家说明在塑料模型中调和;每种材料5个标准样本。将这些样本分别放人装有10ml去离子水(pH7.0)的独立小瓶中,并置于20°室温中。混合后1小时、24小时、3天、7天分别测定样本的pH值。记录每种样本在不同时间段的pH值变化,并计算其均值。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每个材料在不同时间段的pH均值都有显著差异。DycalVLC在第一小时内的测量值最高,Calcident450在其他时间段内测量值最高。材料的pH值在各个时段内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所有材料均使去离子水pH值升高。

  • 标签: 盖髓剂 氢氧化钙 体外评价 不同时间 PH值变化 统计学分析
  • 简介:目的有限元方法被用于探索切牙瓷贴面的应力分布,分析当应用边端覆盖及存在牙体缺损时(冠折),切腭边缘线的设计。方法和材料观测用8种不同的瓷贴面设计对完整的或折断的切牙进行的修复,腭侧边缘设计为对接、延伸无角肩台等不同形式。复制一切牙颊舌向切片模型,并用2维有限元对其应力分布进行评价。在腭侧切嵴上加载一50N的水平力,以模拟最大功能负荷,并计算腭面正切应力。结果在切腭修复边缘区域可检测出明显的应力差异,具有少量切端覆盖的修复边缘(对接或小无角肩台)存在较低的拉应力或均匀的压应力。当修复体采用延伸无角肩台至腭凹部位时,遭受高拉应力。如牙齿有中度冠折(切1/3)或重度磨耗,应用对接边缘可限制瓷向腭侧的延伸,因而可减少修复体界面的应力量。如牙齿重度冠折(切2/3),无论采用对接或浅无角肩台,当其位于光滑凸起的舌隆突上时,修复边缘都只遭受低拉应力。结论由于矿化牙结构本身存在的几何外形及自然弹性模量,当对牙进行资贴面修复时于腭凹部易形成拉应力集中。长无角肩台延伸至腭凹部位是不适当的,因为相对薄层的瓷将位于最大的拉应力区。尤其在中度冠折和重度磨耗时浅无角肩台或对接边缘设计应被常规采用。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优化修复设计 前牙 烤瓷粘接 修复
  • 简介:一个初期的拉伸试验用于评价三种新型技术(包括金属铣削、软金属铣削和快速成型技术)(n=6)制备钴铬合金的机械性能.铸造方法制备出3种不同金属材料作为对照组。所有组别的极限强度均高于500MPa.延展率均高于2%。软金属铣削组的延展率最大.而快速成型组的极限强度最高。

  • 标签: 机械性能 钴铬合金 制备 快速成型技术 金属材料 极限强度
  • 简介: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桩的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的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MBRACECORE)粘结纤维桩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DCBond和DCCore)进行树脂粘接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的临床操作时间,并追踪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粘接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操作方法。

  • 标签: 纤维桩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 自粘接粘结系统
  • 简介:为加强对全国医院评审评价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逐步建立各级各类医院评价标准,健全我国医院评价体系,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委托中华口腔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进行口腔专科医院评价标准的起草工作。2010年6月8日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召开全国口腔专科医院评价标准首次专家讨论会,参会代表31人,

  • 标签: 口腔专科医院 专家讨论会 评价标准 中华口腔医学会 医疗服务监管 宏观管理
  • 简介:近年来,为减少正畸患者的射线暴露并出于对放射安全的考量,正畸医生已经逐渐运用颈椎骨代替手腕骨作为判断骨龄的参考依据。随着锥形束CT在口腔正畸学中的运用,利用锥形束CT检测颈椎骨龄逐步得到应用。本文就基于锥形束CT数据重建颈椎二维图像的矢状面与水平面断层图像分析方法、基于锥形束CT数据重建颈椎三维图像的椎体体积与骨密度分析方法、基于颈椎的锥形束CT数据判断骨龄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标签: 颈椎 骨龄 锥形束CT
  • 简介:目的评价SmartClip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弓托槽对正畸疗程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过自锁托槽(SmartClip)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结束的女性患者各28名,均为恒牙早期(12-14岁)并拔除四颗双尖牙,比较两组疗程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AR分值差异无显著性。自锁托槽组疗程比传统直丝弓托槽组平均长1.75个月,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托槽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正畸疗程略有不同。

  • 标签: PAR指数 疗效 疗程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对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术中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术,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术,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术。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的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裂 鼻畸形 鼻畸形矫正 鼻牙槽塑形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纳米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后牙牙合面缺损24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7位患者(138颗患牙)分为两组,实验组用纳米树脂FiltekTMZ350XT充填患牙,对照组用复合树脂FiltekTMZ250充填患牙。在修复即刻、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根据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改良USPHS)标准,评价修复后的解剖形态、边缘密合度、边缘变色、颜色匹配程度、表面粗糙度、继发龋和术后敏感。用SPSS软件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对四个评估时间段(充填即刻,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比较,FiltekTMZ350XT和FiltekTMZ250的表面粗糙度差异和边缘密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树脂均未发生继发龋和术后敏感。结论:通过24个月的观察,显示出了纳米树脂比普通复合树脂的优越性。长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纳米树脂 复合树脂 粗糙度 边缘密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