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55岁。因反复排脓血便10年,腹部皮肤溃疡伴疼痛2月入院。临床检查:腹部皮肤见一约40cm×8cm的潜行性溃疡,溃疡基底呈红色,凹凸不平,上覆黄色脓分泌物,边界清楚,边缘为紫红色。溃疡处组织病理示:皮肤慢性化脓炎症,伴脓肿形成,局部表皮坏死脱落,符合坏疽脓皮病。肠镜提示溃疡结肠炎。根据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溃疡结肠炎并发坏疽脓皮病,给予甲泼尼松龙、美沙拉嗪等治疗,其皮肤损害和肠道症状有所缓解。

  • 标签: 坏疽性脓皮病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报告1例系统硬皮病重叠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女,19岁,面部、双手暗红斑、硬肿半个月,伴四肢关节痛。面部红斑日晒后加重。专科情况:面颊部、口鼻周围淡红斑,呈蝶形分布,伴硬肿,双手指肿胀,呈腊肠样改变,手背皮肤发紧、变硬,握拳受限;双足趾末端稍发绀,皮温略低;双侧手关节、膝关节轻度压痛。辅助检查:尿蛋向(+++),两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为595.0↑mg/24h、581.9↑mg/24h;免疫5项:C30.67↑g/L,c40.11↓g/L;自身免疫抗体:ANA定量l:3200阳性(核仁+粗颗粒),nRNP/Sm-免疫印迹法阳性↑,Sm阳性↑,ss-A强阳性,Ro-52强阳性,Ss-B阳性,Scl-70强阳性;组织病理: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真皮胶原增粗,肿胀,胶原间少许粘蛋白沉积,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组织细胞、个别嗜中性白细胞,脂肪小叶间隔增宽,胶原硬化。诊断为:系统硬皮病重叠系统红斑狼疮。

  • 标签: 重叠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皮病
  • 简介:性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人们进行系统的关于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达到使受教育者具有科学的性知识、正确的性观念以及高尚的性道德和健康的性行为的目的.性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综合的素质教育,性健康教育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人口与发展,这其中对人口安全问题的影响更为突出.然而何谓人口安全?性健康教育与人口安全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 标签: 健康教育 人口安全 性知识 性道德教育
  • 简介:报告1例浆细胞唇炎。患者女,78岁,右上唇持续红色斑块2年,斑块质地柔软,界限清楚,表面轻度糜烂。皮肤组织病理显示粘膜固有层多量浆细胞浸润。诊断为浆细胞唇炎。

  • 标签: 唇炎 浆细胞性
  • 简介:报告1例浆细胞唇炎。患者男,56岁,反复下唇糜烂伴疼痛4年余。皮肤科检查:下唇黏膜轻度红肿,见不规则糜烂,表面见少许黄色渗出物及红褐色结痂;口腔、龟头及肛周黏膜未见类似皮损。病理检查:真皮浅中层呈带状密集炎症细胞,主要为大量成熟的浆细胞、中等量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诊断:浆细胞唇炎。治疗上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每天2次,4周后皮损基本消退,随访4个月无复发。

  • 标签: 唇炎 浆细胞性 他克莫司
  • 简介: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胡佩诚教授领衔主译的《人类学》(第3版),翻译自美国JerroldS.Greenberg、ClintE.Bruess和SarahC.Conklin三位教授共同主编的ExploringtheDimensionsofHumanSexuality(3rdedition)。该书是一部当代最新学研究成果的巨著,中文版约100余万字,并精选约200多幅精美图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是一本性医学及性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百科宝典。

  • 标签: 人类 北京大学医学部 医学心理学 出版 HUMAN 教育工作者
  • 简介:目的建立生殖支原体TaqmanMGB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检测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情况,以期发现生殖支原体感染与女性黏液脓宫颈炎之间的相关。方法参照国内、外文献建立TaqmanMGB荧光PCR检测技术;采集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有黏液脓宫颈炎的女性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74例、体检中心对照组标本63例,应用上述检测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生殖支原体。结果Taqman探针荧光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黏液脓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阳性率为24.3%,对照组未检测出生殖支原体;除不孕以外其他几项调查内容包括尿道炎症状、非婚接触史、复发性宫颈炎以及治疗史均与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联(P〈0.001),其阳性率分别为17.6%、52.9%、42.5%、100%。结论TaqmanMGB荧光PCR法是目前较为适用的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生殖支原体感染可能是黏液脓宫颈炎的致病因素;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在指导复发性宫颈炎的治疗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宫颈炎 黏液脓性 支原体 生殖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脚趾长小肿物4个月,并逐渐长大,无明显痒痛感.体格检查:头、面、躯干及四肢皮肤肤色正常,未见明显斑块、结节、硬化、瘀斑及色素沉着,舌体大小及色泽正常,毛发及甲无改变.皮科情况:左足2-5趾间,右足3-4趾间内外侧缘,见数个淡紫红色绿豆至黄豆大疣状肿物,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呈串珠样排列.

  • 标签: 限局性结节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临床资料 脚趾肿物 病例报告
  • 简介:患者女,60岁,因全身出现褐色斑疹伴瘙痒30年余到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全身可见大量散在离心性环状褐色斑疹,皮损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呈脊状隆起,表面覆有鳞屑,部分融合成片,四肢为甚。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质层见角化不全柱、残留的细胞核,下方表皮凹陷处颗粒层细胞减少,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炎细胞浸润。家族4代59名成员,12名患病。根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和病理结果诊断为播散浅表光化性汗孔角化病。给予口服羟氯喹、外用维A酸及皮质醇激素软膏治疗3个月,瘙痒减轻,部分皮损鳞屑减少。

  • 标签: 汗孔角化病 显性遗传
  • 简介:过敏紫癜是一类自身免疫血管炎,常表现为皮肤的紫癜样改变,常会合并胃肠道、关节以及肾脏等系统表现。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自身免疫系统关系密切,但具体机制不清楚。CD4+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T细胞(Th细胞)在过敏紫癜发病中发挥着独特的生理作用,现总结Th细胞在过敏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辅助性T细胞 过敏性紫癜 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ED)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DED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一5,分别对9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分,同时测定睾酮(T)、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rP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与非ED组相比,ED组存在年龄大、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欠佳、低睾酮水平的特点。年龄、病程和HbA1c是DED的危险因素,T是DED的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DED患病率,睾酮水平降低是DE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性激素 勃起功能障碍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 简介:水源呜管肢端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疾病,特征表现为短暂接触水后出现手掌和手指侧面对称肿胀和色素减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可能由于外泌汗腺结构异常而致病。“水桶手征”,即患者就诊时为了更容易表述其皮损而将手放入一桶水中,是此病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的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作者报道1例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男性水源鸣管肢端角化症患者.

  • 标签: 组织学特征 水源性 角化症 病例报道 肢端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日光黑子(solarlentigo,SL)也称为日光雀斑样痣、老年性色素斑或老年黑子。多见于面部、手背以及前臂等日光暴露部位,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棕褐色色素斑,为中老年人皮肤老化的一种表现。病因未完全阐明,过去认为主要与日光暴露有关,但近期一系列流行病学及机理研究表明,除外日光暴露,皮肤类型、环境空气污染、吸烟以及激素治疗等因素也参与SL样皮损的形成。SL虽为良性色素斑,但其可影响美观,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消极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临床上就诊的SL患者越来越多,而国内外对此病仍缺乏认识。因此,本文利用现有的证据总结除日光暴露以外的其他因素在SL发病中的作用,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日光性黑子 病因 预防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