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完善的剖腹行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常规护理组32例病人采用按常规医嘱护理,临床路径组32例病人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临床路经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明显减少,而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路径在剖腹行胆囊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地降低费用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剖腹行胆囊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有多种方法切除乳腺良性肿块,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我们旨在探讨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我们对2164例乳腺良性乳腺肿块住院患者进行乳晕切口切除肿块,对切除肿块后所留的残腔采用不缝合技术,通过随访,评价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效果,总结经验。结果采用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所有乳腺良性肿块均成功切除及痊愈,单个病灶长径为0.5cm~8cm,病灶数量为1个~42个,手术时间37min(5~162min),乳房切口疤痕微细,保持乳房外形,硬块感率25.4%,硬块感时间29day(18day~40day),患者满意98.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的临床应用中,操作简单,美观,安全可行。

  • 标签: 乳腺 乳晕切口 良性肿块 残腔无缝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的疗效。方法对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的90例患者,术前应用曲普瑞林3.75mg,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共三个月;与同期直接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的9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曲普瑞林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曲普瑞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切除术 曲普瑞林 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方法,总结该改良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施行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患者从整体护理出发,针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及不良情绪反应,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技术随着手术方式的提高而提高,手术期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养成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方法及术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眶上锁孔入路,内镜辅助显微技术切除颅咽管瘤11例。其中鞍内-鞍上型2例,鞍上-视交叉周围-脑室外型8例,脑室内-外型1例。结果术后复查MRI,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残余瘤体给予放疗,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2.3年,肿瘤复发1例。颅咽管瘤术前原有症状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能清楚显露颅咽管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高了显微手术的精细度与安全性,及时有效的术后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咽管瘤 内窥镜 眶上锁孔入路 手术方法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预防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行全胃切除无瘤生存1年以上的75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SCHLATTER和FJI两种术式,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作为评价依据。结果SCHLATTER组存在严重的食管返流,FJI组有较强的抗返流作用,饮食限制少、进餐早期饱足感发生少;术后1年以后FJI组体重恢复和血浆总蛋白水平优于SCHLATTER组。结论FJI术式代胃效果良好,是比较合适的重建术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返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和SCHLATTER吻合法消化道重建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75例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FJI和SCHLATTER吻合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1年的进食量、体重、血浆营养参数变化,代胃肠管的储存及排空功能等术后生存质量指标。结果FJI组间置空肠扩张,术后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优于SCHLATTER吻合组,且消化道不良症状及胆汁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125例子宫肌瘤需行子宫切除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在气插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在术前30min开始给予乌司他丁3000U/kg·次,加入5%葡萄糖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8h,共6次;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等次数的5%葡萄糖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基本相当(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是治疗组IL-6、IL-8、TNF-α含量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低(均P<0.05);术后IL-6、IL-8、TNF-α含量的下降速度,治疗组明显要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引起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分泌与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细胞因子 乌司他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1人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0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36mmHg,平均26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21mmHg,平均眼压17mmHg,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视力<0.1者5眼,此5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11眼;>0.5者22眼。结论改良窦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 标签: 窦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摘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全麻诱导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过程和冲气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深度指数(CSI)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手术的30例冠心病70-80岁患者,据诱导药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l0例),分别为I组用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l.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Ⅱ组用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Ⅲ组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4g/kg,阿曲溴胺0.4mg/kg。3组患者分别记录.诱导前时(T0)、诱导后2min(T1)、喉镜显露声门时(T2)、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时(T3)、充气腹5min(T4),MAP、HR、CSI。结果与T0相比T1、T2时,各组血压显著下降;T3,T4时,I组Ⅱ组血压、心率显著升高。与I组相比Ⅱ组各时点CSI显著下降,各时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Ⅲ组CSI显著下降,T3、T4时,心率、血压显著下降。Ⅲ组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T1、T2、T3、T4时的血压均显著减低;Ⅲ组患者T3、T4时的心率显著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时应做到(1)麻醉诱导要有一定的麻醉深度;(2)麻醉诱导时可适当加大芬太尼的用量;(3)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标签: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CSI 芬太尼 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