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脑梗塞病人多见于老年人,部分病人出现单侧肢体瘫痪,引起月国窝部的静脉血液瘀滞,如不注意预防常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有资料表明,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史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为无既往史者的5倍,23%~26%的DVT病人既往有血栓病史。我们于1999年以来对87例脑梗塞伴偏瘫病人于住院早期采取综合措施,不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加快了肌力的恢复速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梗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人 预防 后下 老年人
  • 简介: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赖以生存的“生命通道”,由于透析方法的进步,透析病人可以存活20年以上。因此,血管通路应该能维持更长时间。而目前动静脉内瘘使用3年成功率为65%~75%,其维持时间的长短除与病人动静脉条件外,还与内瘘术后护理和使用是否恰当有关,现就我们对内瘘护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 标签: 血液透析病人 动静脉内瘘 术后护理 维持性 透析方法 血管通路
  • 简介: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静脉填塞导致回流障碍而酿成的静脉高压和瘀血,深静脉血栓是骨折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其相关的肺梗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对其形成原因及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 创伤后 后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酚应用于全结肠镜检查中适应人群、最佳剂量、安全性和顺应性。方法术前了解受检者身体基本状况、双腔鼻导管持续吸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异丙酚,术中监护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术后了解病人遗忘度和满意度。结果异丙酚起效时间为15~20s,持续时间为8~10min。用药后,心率下降13.22%,血压下降24.48%,氧饱和度基本不变。术后遗忘度100%,满意度100%。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性全结肠镜检查可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和痛苦感,显著改善病人耐受性,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顺应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内镜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异丙酚 结肠镜检查 静脉麻醉 病人 氧饱和度 顺应性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内镜治疗的临床科研现状。方法逐期逐页手工检索《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84~2002年)及《中国内镜杂志》(1996~2002年)中发表的临床对照实验,按cochrane协作网RCF、CCT资料库中的判定标准进行严格评价。结果《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卷87期中共刊临床性文章1196篇,其中RCTs85篇(7.17%),CCTs4篇(0.34%)。《中国内镜杂志》7卷37期中共刊临床性文章1122篇,其中RCTs51篇(4.54%),CCTs6篇(0.53%)。结论我国临床内镜治疗的防治性研究RCTs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

  • 标签: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临床治疗性文章 质量评价 经验医学 循证医学
  • 简介:我们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病人化疗过程中观察发现:此种穿刺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化疗 PICC 穿刺方法
  • 简介:诺维苯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临床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及转移性乳腺癌。但诺维苯属于发疱剂,对局部皮肤组织刺激性较大,常累及整个穿刺侧手臂,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我们2001—01开始对此类病人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敷,用于诺维苯化疗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预防措施 静脉炎 诺维苯 化疗
  • 简介:患者男,25岁.因反复乏力一年伴尿黄2月于2001年8月30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8月无诱因出现乏力、四肢酸软,无发热、纳差、无尿黄,未重视.2001年7月,乏力加重并出现尿黄,在当地查B超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改变,脾肿大.给予茵栀黄、甘利欣、促肝细胞生长素等治疗1月,效果不佳,遂来我院.人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营养一般,全身皮肤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腹壁未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4cm,质地中等,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HBsAg+,抗-Hbe+,抗-HBc+,TBIL36μmol/L,ALT161u/L,AST100u/L,ALB41g/L.B超提示:肝硬化.胃镜示:胃底部黏膜糜烂,食管静脉轻度曲张.

  • 标签: 例报道 注射液静脉炎 苦参碱注射液
  • 简介:卡络磺钠是外科手术后常用的止血药,效果好,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毛细血管断端的回缩作用。2003-04-19我科1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点滴卡络磺钠时出现皮肤花斑,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静脉点 滴卡络磺钠 皮肤花斑 病例分析
  • 简介:肝硬化病人每年约有5%发生食管静脉曲张(EV),1年后有10%~20%由小EV发展为大的EV,2年中EV破裂出血(BEV)的危险为20%~30%,首次出血1周内病死率达25%~50%。现知BEV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发生率仅次于消化性溃疡,治疗棘手,病死率高。BEV首次大出血后如不进行再出血的预防,约4/5的病人将复发而发生大出血。在住院前6周约40%的病人可再出血,仅1/3的BEV首次入院后存活1年,且其病死率随出血次数的增加而显著上升。

  • 标签: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再出血 持续出血 肝硬化病人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60例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明显改变;中度者肝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增宽,脾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重度者上述变化更趋显著,并有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和脾静脉血量的增加.结论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的变化.

  • 标签: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慢性乙型肝炎 门静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血流速度
  • 简介: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变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而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曲张静脉破裂。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出血率增加,因此,早期判断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曲张严重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门脉B超检测来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随机选择肝炎肝硬变患者行常规胃镜及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 标签: 食管静脉 肝炎肝硬变 门静脉内径 B超检查 曲张程度 门脉血管
  • 简介: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区的检测情况,我们利用1990年和现年收集各47例和57例HBsAg携带者的冻存血清及15例静脉吸毒人员的血清进行HGVNS3区RT-PCR检测,NS3区阳性者再以5′NCR区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吸毒人员 肝炎病毒 感染者 乙型 5’NCR 序列分析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病案号279089。因突然转身后右上腹部剧烈疼痛4小时而入我院内科治疗,既往患肝硬变5年。住院后腹痛不缓解,于10小时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呈贫血貌,并出现腹膜炎体征,腹穿抽出暗红色不凝血,转入外科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

  • 标签: 破裂大出血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 腹膜后 静脉丛 突然转身 交通支
  • 简介:细胞内钾占体内总钾量的98%,其中3/4存在于肌细胞内。细胞外液中钾仅占2%,其浓度为3.5~5.0mmol/L,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人体内钾主要来自食物,多在小肠吸收,90%由肾排泄,其余10%主要由大肠排泌,少量从汗液排出。肝硬

  • 标签: 代谢紊乱 低血钾 低钾血症 酸中毒 细胞外液 碱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