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乌头碱类植物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温阳等,但如使用不当可造成中毒,重者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表现,重点阐明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并作相应的文献复习。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心律失常
  • 简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系指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律失常。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恶性室性心动过速、过缓性室性心律。常见病因、诱因及发病机制已经屡见报道,本文旨在论述一些易引起此种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心电现象,以引起广大医师的更多重视.提高对MVA的警惕性。

  • 标签: 室性 常见现象 心律失常常见
  • 简介:为探讨突发性耳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观察3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及50例对照组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结果突发生心律失常27例,占75%,对照组仅4例,占0.08%,组有显著差异,P〈0.01。认为突发性耳聋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提示缺血性病变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慢性肺心病时心律失常十分常见,急性发作期发生更高,且是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现报告204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院近5年收治肺心病358例,其……

  • 标签: 并发症 慢性肺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心律失常情况。方法6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床边心电图监护,了解其心律失常类型。结果6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中664例(97%)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死亡42例(6.2%),其中25例(3.7%)与心律失常直接有关。痊愈出院前心律失常仅存在52例(7.6%)。中毒期与痊愈期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产生机理与有机磷农药对心脏毒性,乙酰胆碱蓄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缺氧和电解质,酸碱紊乱等有关。早期认识并处理心律失常可减少死亡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发病机理
  • 简介:目的对多种化学因素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作探讨。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部分为个案,采用自身配对、组间对照、治疗前后等方法观察相关化学因素引起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工业性化学因素中,有二甲苯、乙醇;农业性有农药、敌鼠;动物性有蛇毒、河豚毒、蟾蜍毒;植物性的有乌头碱、毒草、博落回、棉子、强心甙类;以及吸烟、吸毒、过敏等均可引起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有效去除上述不良化学因素,心律失常可消失或好转。结论化学因素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是与心脏直接和间接损害有关。

  • 标签: 化学因素 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预防 治疗
  • 简介:为研究头部外伤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头部外伤者进行伤情分类和治疗,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示头部外伤时心律失常发生显著增高,经2w治疗后,心律失常较受伤时有显著下降(P〈0.05~0.01)。结论是头部外伤可促发各种心律失常,机制与头部外伤后的应激、疼痛、代偿、神经及精神作用和直接心脏损害有关。

  • 标签: 头部外伤 心律失常 心电图分析 常规12导联 心电图检查 发生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后出现的缓慢心律失常能否作为对窦房结功能评价的依据。方法从TET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10例中筛选8例,应用Bruce或MOD—Bruce方案进行TET检查,以①运动中或运动停止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于J点后80ms测量)且持续1rain以上;②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呈损伤缺血型抬高〉10.2mV为阳性标准,与冠状动脉照影(CAG)结果对照。结果’IET6例为阳性,CAG4例为单纯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狭窄,1例为双支病变,3例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包括2例TET阴性者),缓慢心律失常发生在运动终止后2min左右,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交接性逸搏心律。结论TET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的病理基础有着密切关系,与个体的神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能否用来评价窦房结功能尚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冠 状动脉造影 缓慢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为探讨冠心病(CIID)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发生时间的关系。方法:对200例60岁以上CHD有心律失常者作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①心律失常发生100%;②>70岁者较<70岁者发生明显增高,两组比较,除房性期前收缩(PAS)无差异(P>0.05),余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

  • 标签: 老年人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近年来经导管肾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catheter-basedrenalsympatheticdenervation,CRSD)成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热点,大量基础以及临床研究表明肾脏去交感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血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即有外科切除内脏神经治疗难控制性高血压的研究,通过切除胸腰部内脏神经、肾交感神经达到降压目的[1],但因严重并发限制其进一步发展。Krum等[2]创立了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研究,大大拓宽了治疗高血压的新视野。随着研究的进行,逐渐发现肾脏去交感化并不局限于降压,对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等均有一定改善。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 去交感神经 射频消融术 肾脏 顽固性高血压 睡眠呼吸功能障碍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brillation,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中,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抗凝、转复并维持窦和控制心室[1].随着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广泛开展,射频消融已成为目前非药物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因其能减少甚至根除房颤,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复发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为0.15%~1%,是以无序的心房激动伴随其后发生的心房机械功能退化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心房节律紊乱。本病发病高,持续时间长,可引起严重的并发(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导致患者残疾或病死增加。目前我国房颤人群发病约为0.61%,按13亿人口计算,推测我国目前房颤患者数近800万~([1])。房颤因其不易转复为窦性心律,易复发,转复后难维持窦性心律,血栓形成等危险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也是研究热点。

  • 标签: 心房颤动 术后复发 相关危险因素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预测价值 射频消融
  • 简介: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胸痛缓解、心肌梗塞并发及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分析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以来我院急诊科胸痛中心收治的1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中筛选4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给予常规入院诊疗治疗,观察组40例在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从实施急救到入院后胸痛缓解、心肌梗塞并发及死亡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胸痛缓解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7/9),心肌梗塞并发及死亡对比为2.50(1/40)vs33.33(3/9)和0(0/40)vs22.22(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及时救治,可以降低心肌梗塞并发及死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胸痛缓解率 心肌梗塞并发症 死亡率
  • 简介:患者男性,37岁。因突感心悸、心慌,急诊心电图(图1A)示:未见明显P波,心室190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形,R—R间距规整。aVL导联呈R形。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彩超检查符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改变,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复查心电图(图1B)示: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右胸导联、下壁导联QRS波后可见一界限分明的低振幅小棘波(称Epsilon波),导致QRS波群酷似右束支阻滞形。

  • 标签: 右室发育不良 致心律失常性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PSILON波 QRS波群 心电图诊断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是现代临床心电图学的重要发展和分支,是美国理学博士Hoher于1957年首创,1961年由Gilson等用于临床。常规心电图(ECG)仅描记数十秒钟,所获信息仅能显示当前状态下安静时的心电变化,对一些短暂的、有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不能显示,诊断价值也就受到限制。DCG24h监测弥补了ECG的不足,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检出。本文对2006年以来本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的ECG与DCG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 标签: 心律失常诊断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新生儿 常规心电图 心电图学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15h前运动突发胸痛不缓解"就诊于外院,吸烟史20年,20支/日;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150/90mmHg(1mmHg=0.133kPa),未服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否认冠心病早发家族史。发作性胸痛3年,呈压迫、发紧感,每次持续数分钟左右,经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于外院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入院前6h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

  • 标签: 冠状动脉心肌桥 恶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史 突然意识丧失 对症治疗 发作性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间心衰发生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综合护理组,比较两组心衰的发生、心衰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的差别。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心衰发生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心衰患者干预后SD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36.59±5.65)vs(40.58±6.32),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预防、降低血液透析间期心衰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尿毒症 血液透析间期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股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在降低压疮发生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5例,观察组施予全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为6.7%,明显比对照组的26.7%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未出现Ⅲ期与Ⅳ期压疮。结论对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全手术期护理能够使压疮发生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 标签: 股骨骨折 手术 全手术期护理 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