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多吃水果与蔬菜,少吃盐可预防结石形成。最近,研究者发现了健康饮食的另好处:即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肾结石的形成。据美国肾脏病协会杂志的最近期报道称,多吃水果、蔬菜、糙米,低脂饮食,同时限制摄人钠、红

  • 标签: 肾结石 健康饮食 结石形成 蔬菜 水果 研究者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表现、心电图1QⅢTⅢ特征、血浆D-二聚(DD)水平与肺栓塞(PE)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21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患者被分为PE组(56例)和无PE组(156例)。收集患者住院基本资料,包括临床表现、ECG特征及血浆DD水平,并在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与无PE组比较,PIE组呼吸困难(44.87%比75%),长期卧床(3.85%比14.29%)患者比例显著升高,无临床表现比例显著降低(38.46%比3.57%),P均〈0.01。PE组ECG具有SIQⅢTm特征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元PE组(50%比23.08%),P〈0.01。与无PE组比较,PE组血浆DD〉10μg/ml比例显著升高(19.23%比32.14%),P〈0.05。结论: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和/或长期卧床者,出现其他心肺疾患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时;ECG具有SIQⅢTⅢ特征;DD明显升高(〉10μg/m1)者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描记术 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丹红注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用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合用丹红注射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或0.9%氯化钠注射中250mL静点每日次,以15d为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流变相关指标,评价其变化。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血流改善缺血同时可降低血粘度,。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脑心通胶囊 丹红注射液 血流变 患者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科学护理方法对玻璃切割眼内充填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11月在我院行玻璃切割眼内充填术的患者63例(63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术后保持正确体位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术后网膜复位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出院后遵医嘱复查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护理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科学护理 玻璃体切割眼内充填术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植入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的对照病例研究。对仅患有老年性白内障并排除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分别植入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观察患者术后1、3、6个月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屈光状态、波前像差仪检查瞳孔6mm的高阶像差(包括四阶像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四阶彗差),检查患者的对比敏感度、眩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瞳孔6mm大小时非球面组四阶球差(Z40)(P=0.000)、四阶球差均方根(RMS4)(P=0.003)、高阶像差均方根(HMSh)(P=0.016)低于球面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四阶彗差检查Z7、Z8以及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球面和非球面组在6.3°~4.0°视角对比敏感度(CS)(P=0.043,P=0.032)及眩光敏感度(GS)(P=0.045,P=0.037)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视角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包括球差在内的高阶像差,但视力、对比敏感度以及眩光敏感度之间的差别不明显。

  • 标签: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波前像差 对比敏感度 眩光敏感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参附注射联合西药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CBM、维普、PubMed、EMbase、Clinicaltrails、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收集参附注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6名受试者。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附注射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的有效率(RR=1.25,95%CI:1.15~1.35,P<0.00001)优于西医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MD=6.28,95%CI:3.29~9.27,P<0.0001)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4.07,95%CI:-5.85~-2.28,P<0.00001)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MD=-132.38,95%CI:-205.66~-59.10,P=0.0004)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MD=35.86,95%CI:17.95~53.77,P<0.0001)高于对照组;心率(MD=-4.91,95%CI:-7.27~-2.55,P<0.0001)低于对照组。纳入的8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观察了不良反应,1个研究报告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因大部分研究未对参附注射的安全性进行观察,故未能作出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可靠分析。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因此参附注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取4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手术组、辛伐他汀组、参芎葡萄糖组、参芎葡萄糖+辛伐他汀组,每组7只.饲养2周后测定血清胆固醇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血管内膜中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Westernblot法分析颈动脉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手术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区别.与空白组、手术组、参芎葡萄糖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组、手术组相比,参芎葡萄糖组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P〉0.05).参芎葡萄糖+辛伐他汀组血清胆固醇水平低于辛伐他汀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手术组血管内膜较空白组增厚(P〈0.05),参芎葡萄糖组血管内膜增生较手术组及辛伐他汀组减少(P〈0.05),参芎葡萄糖+辛伐他汀组血管内膜增生较参芎葡萄糖组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组内膜中膜PCNA、MMP9阳性细胞率较手术组均降低(P〈0.05),参芎葡萄糖组MMP9、PCNA阳性细胞率较辛伐他汀组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参芎葡萄糖+辛伐他汀组MMP9、PCNA阳性细胞率较参芎葡萄糖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组GRP78表达量较手术组、辛伐他汀组均降低(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可有效减缓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

  • 标签: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球囊损伤 血管内膜增生
  • 简介:人体体表和体内分布的共生微生物有80%生活在消化道内,其种类超过1000种,重量可达2公斤,细胞总数超过1014个,约为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3倍。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微生物的数量和基因总数要比人类多得多,而且它们注定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肠道菌群 更年期 肠道细菌 肠内细菌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NT-proB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6例,根据造影结果区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52例)、多支病变组(67例),正常组(33例);根据临床症状区分AMI组(45例),UAP组(91例),SAP组(43例),正常组(27例);测定血浆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严重程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组[(2.94±0.24)比(2.74±0.15)比(2.28±0.22)比(2.18±0.69),P〈0.01或〈0.053;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病变组L(2.44±0.38)比(2.69土0.34)比(2.98±0.28)比(2.07±0.43),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水平呈正相关(在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r分别为0.51,0.67,0.73,P均〈0.05)。结论:N末端脑钠肽前浓度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

  • 标签: 利钠肽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前蛋白(PIVKA-Ⅱ)在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动态监测6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抗凝治疗病人(实验组)的血浆PIVKA-Ⅱ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国际标准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比较3者出现明显异常的最早时间,分析PIVKA-Ⅱ与胛及IN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6h,血浆PIVKA-Ⅱ浓度即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60h,PT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实验组首次服华法林后24h,INR出现明显异常,并随时间增加而增高;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浓度与PT呈正相关(r=0.786,P〈0.01);PIVKA-Ⅱ浓度与INR呈正相关(r=0.737,P〈0.01)。结论在抗凝治疗的患者中,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浆PIVKA-Ⅱ浓度可以有效地监测其抗凝程度,联合监测患者的血浆PIVKA-Ⅱ浓度、PT、INR则更能早期、有效的监测患者抗凝程度。

  • 标签: 维生素K拮抗剂诱生蛋白 华法林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马鞍山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患者136例,均在入院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浆D-二聚水平.依据出院时情况,分为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115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抗凝治疗情况、脑梗死体积、并发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住院死亡患者的血浆D-二聚的临床截点.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中枢性高热[28.6%(6例)比8.7%(10例)]、NIHSS评分[(19±3)比(12±3)]、入院昏迷[66.7%(14例)比15.7%(18例)]、C反应蛋白[13.5(9.1,50.6)比2.3(0.0,15.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血浆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2.9(0.9,4.0)比0.6(0.4,0.9)mg/L,P<0.01],血浆D-二聚判断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686~0.946,P<0.01).结论急性心房颤动致脑梗死死亡患者人院时血浆D-二聚水平显著高于生存者.

  • 标签: 脑梗死 心房颤动 心源性脑栓塞 血浆D-二聚体 住院病死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丹红注射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8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手术,后转入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治疗的患者118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Ⅰ组(n=38)、Ⅱ组(n=40)、Ⅲ组(n=40)。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Ⅰ组给予常规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250ml或5%葡萄糖250ml+丹红注射40ml静脉滴注1/日,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250ml或5%葡萄糖250ml+丹红注射40ml静脉滴注1/日及体外反搏治疗(1h/次,1/日),连续治疗14d。PCI术前1d、PCI术后1天(24h±2h)、治疗14d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结果Ⅰ组有2例、Ⅱ组有1例、Ⅲ组有3例由于不能耐受体外反搏或病情加重中途退出试验。与PCI术前1d比较,PCI术后1d三组hsCRP、ICAM-1和VCAM-1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4d时,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hsCRP、ICAM-1、VCAM-1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hsCRP、ICAM-1、VCAM-1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联合体外反博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体外反博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 简介: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参附注射治疗合并贫血的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合并贫血的CHF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EPO组、参附注射组和EPO加参附注射组,每组各40例。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NYHA)、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血红蛋白(Hb)浓度,统计再住院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LVEF提高,LVEDD缩小,NT-pro-BNP水平降低,Hb浓度升高,而EPO组、参附注射组和EPO加参附注射组的疗效较对照组又有显著提高,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尸〈0.05)。各组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PO联合参附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参附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颜动和心房扑动)患者静脉注射地尔硫革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YHAⅢ、Ⅳ级的中、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给予地尔硫革静脉注射,观察有效率及血压、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85例患者人选,80例(94.1%)患者有效,心室率由用药前的(149.5±18.2)次/分下降至用药结束时的(gs.3±17.5)次/分,下降幅度36.2%,平均起效时间(6.3±3.9)分钟,用药前后心室率下降有显著意义(P〈0.001)。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多在正常范围,有5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性心动过缓,无1例出现心功能恶化。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革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中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的快速心室率,而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地尔硫革 房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缝隙连接蛋白Cx45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用普萘洛尔制备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参仙升脉口服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缝隙连接蛋白Cx45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大鼠心率比模型组大鼠心率明显提高(P〈0.01),大鼠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5的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参仙升脉口服可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缝隙连接蛋白Cx45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

  • 标签: 参仙升脉口服液 缓慢心律失常 缝隙连接蛋白Cx45
  • 简介:名2岁英国女童蒂安娜,罹患了种罕见的疾病“反射性缺氧癫痫”,只要她哭泣流泪,就容易引发致命性痉挛。当她发作时,看起来就像死掉般,皮肤苍白、身体变硬,甚至连心跳、呼吸都会停止。

  • 标签: 痉挛 女童 反射性 致命性 发作时
  • 简介:项新的研究认为,孤独和孤立于其他人可能会扼杀心脏——或者更甚是患高血压或肥胖。研究人员结合了23个独立的研究结果,要求参与者评估他们社交水平的评分。研究追踪了参与者3~21年,并指出无论是新诊断或死于心脏疾病,或者是首次发生中风。研究结果发表于2016年4月18日《心脏》杂志,研究发现孤独者或社交孤立这有29%的可能性发生心脏病发作或需要手术清楚心脏动脉栓塞。与社交能力较好的人群相比,孤独者或社交孤立者也有32%的可能性出现中风。

  • 标签: 孤独者 社交能力 动脉栓塞
  • 简介:1前言自1967年南非Barnard医师第次在临床上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成功以来[1],最近30年全世界301个心脏中心共进行了心脏移植总数达45993例[2](表1,表2).

  • 标签: 心脏移植 器官移植 心功能 排异反应 禁忌证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输出功率下,双极射频消融装置对不同厚度离心房组织消融至透壁所需的时间及使用阻抗指标评价透壁性时的病理学检验,从而确定国产消融装置的合理输出功率.方法20头猪屠宰后马上获取猪心,立即浸入4℃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清洗后制备离心房组织.使用自行研制的输出功率可调式双极射频消融装置及消融钳,分别使用25W、30W及35W的输出功率对离心房组织进行消融.消融线间隔约5mm,彼此间平行.消融透壁的指标是消融时该处同时测定的电阻抗大于100Ω.依次使用相同的输出功率,记录对不同厚度心房组织完成消融所需时间.消融完成后,沿两条消融线中点依次剪开心房组织,肉眼检查消融效果,测量消融线处组织厚度.按消融组织厚度,将心房组织分成<2mm、2~4mm(≥2mm,<4mm)、4~6mm(≥4mm,<6mm)及≥6mm4组.对应于不同输出功率和厚度,将心房组织分为12个区组.分别随机挑选每个区组的心房组织10块,将心房组织浸入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心房组织使用石蜡切片,Mason三色法染色,显微镜下检验是否透壁.结果实验共有350条消融线到达透壁指标.4~6mm及>6mm组的心房组织消融完成时间明显长于<2mm组心房组织[(12.4±0.9)s比(24.3±0.3)s,P=0.042;(12.4±0.9)s比(35.9±0.3)s,P=0.001].消融完成时间在输出功率25W与35W间有显著差异[(28.9±0.5)s比(16.9±0.5)s,P=0.010].心房组织厚度与消融完成时间呈正相关.单次消融到达消融透壁指标时的病理透壁率为0~60%,随心房厚度增厚而降低,随输出功率增加而升高.结论心房组织的消融完成时间随射频输出功率增加而缩短,并与心房组织厚度呈正相关.单次射频消融的透壁率较低.综合考虑消融所需时间、透壁率及安全性,输出功率在30~35W是国产消融仪较为合理的射频输出功率.

  • 标签: 双极射频消融 组织厚度 输出功率 消融完成时间 透壁率
  • 简介: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站式"复合再血管技术(Hybrid技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靶血管及旁路通畅率.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站式"复合再血管10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165例.研究病例分为两组,Hybrid组和PCI组.入选标准:①合并前降支(LAD)病变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②随访期间无胸痛等不适主诉、无心血管不良事件、无住院治疗、症状药物控制良好的患者;③外科术者和介入术者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生.按照上述标准,电话随访同意接受造影复查的患者Hybrid组102例,PCI组157例.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50例Hybrid患者完成造影复查;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的统计方法抽取PCI组患者5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研究终点是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靶血管通畅率及二次血运重建率.结果Hybrid组和PCI组各50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8.0±8.0)个月和(19.3±9.1)个月.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ybrid组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高于PCI组LAD靶血管通畅率(98%比80%,P=0.004);Hybrid组的LIMA旁路二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PCI组LAD靶血管二次血运重建率(2%比20%,P=0.008).结论"站式"复合再血管技术使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能获得良好的中期靶血管通畅率,其LIMA-LAD旁路通畅率显著优于PCI技术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通畅率.

  • 标签: "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通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