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MS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时相期CT增强扫描。对增强后各期图像进行相关处理,以不同的三维重建方式获得CTA、CTU影像。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结果50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11例,输尿管结石18例,输尿管肿瘤4例,输尿管结核3例,肾盂肿瘤1例,输尿管狭窄13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巨输尿管1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转移灶压迫输尿管7例),MSCTU均显示出梗阻部位及上方尿路扩张的形态,定位诊断准确。手术病理结果与MSCTU比较,术前MSCTU输尿管肿瘤1例误诊为炎性狭窄,1例输尿管结核误诊为输尿管癌,余48例均获得诊断,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6.0%。结论MSCTU通过MPR、MIP、VRT技术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导致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其形态,在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泌尿系统 上尿路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对比评价。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出25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52.08%;多层螺旋CT诊断出48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10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30.247),P<0.05。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对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的范围广,图像清晰,整体效果优于心脏超声心动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纳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MSCT检查,数据采用MPR、VR和MIP等成像技术分析,统计患者分型、真假腔形态及内膜破口数量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真假腔,动脉期真腔强化CT平均值和假腔强化CT平均值分别为(326.1±91.2)Hu和(279.5±87.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表现出操作简便、安全精准和快速成像的优势,可作为作首选检查方式。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技术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的教育氛围,和谐教育需要有和谐的校园环境,而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和谐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笔者从和谐班级的内涵剖析着手,探讨构建和谐班级的基本原则、实施途径,以促进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 标签: 高校 和谐班级 构建
  • 简介: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程。为适应当今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构建国家级医学检验特色专业,培养既能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注重检验技术应用的研究,又能从事检验试剂研制、开发,注重检验技术方法学研究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投入极大热情、付出艰苦努力,更需要准确地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以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抓住机遇,精心安排,为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医学检验 特色专业 改革 建设
  • 简介: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校园文化的特点,把握校园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从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积极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 标签: 校园文化 创建 发展 和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初稿,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3%,第一轮咨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0.87,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6%-19.72%和5.63%-14.5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079和0.078(P<0.05)。最终确定的“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包括5个维度,14条子项目及相对应的32条技巧,23个示例和17项预期目标。结论“五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为护理教学和临床带教提供参考。

  • 标签: &ldquo 五习惯&rdquo 护患沟通模式 德尔菲法 焦点小组
  • 简介:近年来,随着检验项目的增多、检验手段的高度自动化,以及医疗经济学和循证医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原有的实验诊断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临床需求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文本、动态数据库管理等技术构建了实验诊断学虚拟检查,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在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虚拟 实验诊断学 实验室检查
  • 简介:该文在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对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 标签: 高校 全程化 就业.才日导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正确处理方法,为日后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临床处理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102例重度烧伤病患,在采取及时治疗后和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采取药物涂抹进后行期残余创面处理)和观察组51例(在药物涂抹的基础上加用浸浴治疗机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97.74%),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1(80.39%),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发生,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及时治疗后药物涂抹的基础上加用浸浴治疗机用于治疗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减轻病患的症状,帮助病患有效的改善预后,从而有效的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烧伤 治疗方法 后期残余创面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为眼科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眼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建立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满足德尔菲法研究标准;构建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和19项胜任特征及64项行为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论构建的眼科护士胜任特征模型结果可靠,可作为眼科专科护士选拔、培训、考核的标准。

  • 标签: 眼科 专科护士 胜任特征模型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创伤骨折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效果,为创伤骨折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90例创伤骨折患者(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90例创伤骨折患者均有良好心态,在缓解或者解除心理顾虑后,患者可以更加主动且积极的配合各项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加速康复。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患者,做好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甚至消除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并在建立治疗信心的基础上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加速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不同时期 心理护理策略 治疗信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体会构建。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9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不同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后情绪焦虑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护理在治疗的效果上比较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急诊救治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 体会
  • 简介: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I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建了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用于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在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虚拟实验软件 诊断学 构建 应用
  • 简介: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队伍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总结近年来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经验,突出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和内在规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尝试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中全面实施讲习合一教学,旨在夯实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及知识自我再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检验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 标签: 医学检验专业 讲习合一 任职能力
  •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检验系采用科系合一的办学模式,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不断加强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独立实验室等单位的教育教学交流合作,让企业专家参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实--3基地建设,以及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工作。探索建立基于医企联合、突出实践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检验医学教育模式,进而力求以医学检验专业学科作为试点逐步扩展到其他医学学科,形成产、学、研、医相辅相戎、相互促进的医学教育新模式,促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 模式
  • 简介:目的:构建可诱导表达野生型或突变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慢病毒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PTEN与肿瘤间的关系提供理想的实验工具。方法:提取甲状腺癌、肺癌及其癌旁组织的RNA,经反转录后扩增PTEN片段,将其连接入慢病毒载体,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T细胞(293T)细胞,获得病毒。将其感染MDA-MB-231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株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在甲状腺癌和肺癌中发现PTEN突变体:蛋白印迹检测结果证实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的慢病毒表达体系构建成功.突变型PTEN的克隆形成能力强于野生型PTEN。结论:发现了PTEN突变体.并成功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基因的可诱导慢病毒表达体系,突变型PTEN不但有抑癌作用.还有致癌作用。

  • 标签: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 突变型 慢病毒表达载体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将原本繁琐、复杂的工作借助计算机来辅助完成,实现带教老师、实习生、实习时间之间的资源平衡,最大化利用好带教资源,同时平衡安排实习计划,使得实习轮科编排智能化,自动化,减轻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方法结合护理实习大纲,综合护理部、院校、实习生需求分析,研究构建护理实习生轮科编排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系统,实现智能编排,对护理实习生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实习轮科编排系统,在满意率得分、出科考核及时性和编排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编排的重复率、误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构建的护理实习生轮科编排系统具有简单、便捷、效率高、更为准确合理的优点,提高了医院教学管理成效及教学管理人员、实习生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轮科编排 信息系统 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