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者其有效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有效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其有效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均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道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法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命名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生活质量的评分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7.0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仅仅为73.5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分析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建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PICC静脉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方案护理,后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并且在此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为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对比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满意度数据分布情况与总满意率经对比可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PICC静脉治疗患者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护理中建立并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影响。方法于本院妇产科2017年1月-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时的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观察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知识得分更高,护理满意度(94.39%)更高,较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妇产科门诊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健康知识了解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妇产科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促进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17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1例,采用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对照组86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记录护理治疗与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专科护理、基础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9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9.53%,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自查小组 消化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进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改进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规组给予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改进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效果均有显著提升,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患者肠道内的存留时间,提升药液与溃疡面的接触面,充分发挥药效,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改进灌肠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日至2017年4月20日我院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改进组(50例,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常规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对比改进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改进组患者护理依从率(98.00%)相比常规组(80.00%)明显更高,P<0.05;改进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87.24±3.61)分、满意度评分(89.27±4.77)分相比常规组(81.62±3.58)分、(82.27±3.44)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切实可行。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8-2017.7期间进行乳腺微创手术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乳腺微创手术患者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乳腺微创手术患者则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比较这两组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乳腺微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 乳腺微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骨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天疼痛评分(3.85±0.75)分、护理后5天疼痛评分(1.63±0.22)分、护理后10天疼痛评分(0.53±0.13)分、护患纠纷发生率(0.00%)、依从率(100.00%)、满意度评分(96.74±2.8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满意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骨创伤 疼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难产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经阴道分娩的1200例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600)、观察组(n=600)。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产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2组产妇难产并发症发生率、质量管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难产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产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产妇,数据分别为0.17%、1.1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质量管理方面,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产妇,数据分别为98.33%、9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难产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妇质量管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难产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本科室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月-2018年3月同科室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照组实施常规留置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回血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导管脱落率。结果观察组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及导管脱落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减少患者回血堵管率及导管脱落率,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回血堵管 静脉炎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适应现代检验医学临床实践的需要,具有过硬的实验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应对能力。在诸多的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实验课进行不断地改革与调整.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ICU室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改进专科护士培训,对比分析培训模式改进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ICU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模式改进前理论、实操考试成绩分别是(80.1±2.4)分、(81.4±3.1),改进后分别为(95.5±3.6)分、(97.1±2.2)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后ICU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提升,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对既有神经外科ICU护士培训模式进行有效改进,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士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计划免疫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其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份-2013年6月份在我社区中心儿童计划免疫室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属15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本研究专门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儿童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计划免疫室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接受调查的儿童家属中,家属的满意度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人员解释问题的能力,排队等候的人数,时间,秩序等因素有关,分别占94.7%,90.0%和85.3%。结论计划免疫室工作人员应重视和加强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儿童家属对计划免疫室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计划免疫工作 满意度 相关因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建立手卫生管理小组,对手卫生管理出现的难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可行的解决对策,建立的实施项目中,主要包含考核体制、手卫生改善对策,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流程。对所改进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CQI前,执行率分别为16.7%、30%、22.9%;CQI后,执行率分别为91.7%、97.5%、85.7%。2014年3.4季度知晓率等指标低于2015年1.2季度,2014年3季度中,对手卫生的知晓人数为45人,2015年1.2季度知晓人数上升为129人,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采用CQI方法对手卫生进行管理,最大程度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CQI方法 手卫生 依从性分析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中药房是医院内与社会、患者交流接触最多的窗口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层医院的整个声誉,基层医院必须对中药房的管理做出足够的重视。但是就目前基层医院中药房的情况来说,其管理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药房的建设,无法为基层医院的整体发展做出合理的贡献、甚至阻碍了基层医院的发展,如何就目前基层医院中药房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成了基层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 标签: 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将质量改进后的一年时间作为观察组,改进前的一年时间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护理投诉出现率为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对照组分别为6%、9%、83%,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可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内分泌科 护理管理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5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我院 ICU 收治的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 ICU 护理,而试验组在 ICU 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统计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了心理指导、护患沟通、护理效率、满意度等指标,及其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出现心理障碍、局部感染、呼吸衰竭等人数。结果:数据指出,试验组患者的心理指导、护患沟通、护理效率、满意度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 P < 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可知,试验组经过护理干预后出现心理障碍、局部感染、呼吸衰竭等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别, P < 0.05 。结论:临床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在 ICU 护理工作中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以改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保证了患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ICU 护理工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体位改进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我院在收治的60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6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采用的体位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两组患者的比例为3030。常规组采用手术中常见的托架俯卧体位,而改进组则采用经过改进的过伸体位,对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Cobbs后凸角、椎体后凸角恢复率、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以评估体位改进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Cobbs后凸角以及椎体Cobbs后凸角恢复率上,改进组更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AV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治疗后的AVS评分,改进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经过CT扫描以及X线检查是否存在并发症,其中,改进组并未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而常规组出现骨水泥渗漏的患者有4例。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中采用过伸体位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更佳,且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更少。因而,在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时应该采用过伸体位,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压缩性骨折 手术体位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