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停经4~6周临床疑似异位妊娠的120例患者行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检查,做出超声分型诊断;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对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误诊病例图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证实异位妊娠102例,宫内妊娠18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及临床随诊结果对照显示:(1)输卵管妊娠92例,经阴道二维超声正确诊断80例(86.9%,80/92),漏诊8例,误诊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正确诊断84例(91.3%,84/92),漏诊8例,无误诊病例。超声声像图示附件区类妊娠囊回声包块,呈'Donut'征或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包块,多数包块边界和内部结构清晰或较清晰,包块与输卵管位置关系清晰或较清晰。超声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36例,流产型43例,破裂型5例。(2)子宫角妊娠10例,经阴道二维超声正确诊断6例(60.0%,6/10),误诊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正确诊断9例(90.0%,9/10),误诊1例。超声声像图示妊娠囊位于一侧子宫角处向外突出,经阴道二维超声显示10例中6例妊娠囊与子宫内膜不相连,4例妊娠囊周边蜕膜包绕显示不清,4例见间质线征;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通过多平面断层图像,尤其冠状面清晰显示9例妊娠囊与子宫内膜不相连,妊娠囊周边蜕膜包绕不完整,6例见间质线征。(3)102例早期异位妊娠因包块小、超声显示不清,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均漏诊输卵管妊娠8例;因宫腔内出现'假妊娠囊'结构、妊娠囊偏向一侧与宫内妊娠难以分辨等原因,经阴道二维超声误诊输卵管妊娠4例及子宫角妊娠4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后清晰显示异位妊娠包块及妊娠囊位置而明确诊断7例,仅

  • 标签: 超声检查 三维 诊断显像 妊娠 异位
  • 简介:目的通过眼底断层扫描(HRT)检测可疑性青光眼与正常眼,对照个体视盘结构参数变化,探讨在招飞体检中使用该检测手段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6例正常个体、18例可疑性青光眼个体进行HRT检查,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例正常对照组HRT检查均正常,可疑性青光眼组中部分HRT结果则出现不同程度改变,改变随杯盘比值的增大阳性率增加。结论应用HRT可以早期发现开角型青光眼,且HRT具有更高的重复性、敏感性、特异性,在招飞体检中使用该检查有助于区分可疑性青光眼中的开角型青光眼及正常大生理杯眼。

  • 标签: 青光眼 开角型 视盘 体层摄影术 早期诊断 航天医学 体格检查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全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ultrasonicvolumeauto-scan,UVAS)与传统超声在腹外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腹外疝的诊治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诊断考虑腹外疝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UVAS与传统超声检查,通过对观察部位的立体结构、还纳路径、具体位置、疝囊以及疝内容物等进行分析判断并分型,将2种检查方法的术前、术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VAS对可复性腹股沟疝诊断的正确率72.2%略低于传统超声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P〉0.05);UVAS对难复性腹股沟疝诊断的正确率100%高于传统超声检查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UVAS对腹壁切口疝诊断的正确率100%高于传统超声检查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结论UVAS为临床工作者诊断腹外疝提供了三维立体图像,与传统超声检查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 超声检查 腹外疝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眼部B超在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到本院接受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的白内障患者18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B超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部B超诊断敏感度是0.7317、特异度是0.7755、准确性是0.7556;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敏感度是0.8049、特异度是0.7551、准确性是0.7778;眼部B超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敏感度是0.9512、特异度是0.8980。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运用眼部B超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联合诊断方式开展白内障术前眼底病检查,可为手术提供有力参考,值得运用。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部B超 白内障 术前眼底病检查 效能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T—TUI技术对二维超声筛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7例孕22~30周中晚孕期胎儿进行检查,在获取满意的胎儿心脏容积数据后通过TUI模式,对胎儿心脏进行断层分析,并与产后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应用VET-TUI技术17例胎儿均获得满意的心脏容积数据及胎儿心脏断层成像图像,1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单一性先天性心脏病3例,复合性先天性心脏病14例。17例胎儿心脏畸形包括心内膜垫缺损5例、永存左位上腔静脉7例(其中1例下腔静脉离断合并异常连接)、右心室双出口4例(包括左侧心室解剖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6例、室间隔缺损8例、主动脉弓缩窄2例、大动脉转位1例、主动脉闭锁2例、右位主动脉弓3例、左心室发育不良2例、右心室发育不良1例、单心室1例、三房心1例、镜面右位心1例。产前超声诊断与引产后尸检结果相符合10例(10/17),与产后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相符合5例(5/17),误诊2例(1例超声诊断永存动脉干,尸检证实为升主动脉闭锁,1例超声诊断单心室,尸检证实为左心室发育不良)。结论应用VET—TUI技术可增加超声图像的清晰度,使胎儿心脏与大血管容积图像清晰直观,易于辨别,较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多胎儿心脏细微解剖结构的诊断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心脏病 先天性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
  • 简介:目的评价核素肺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同机CT平扫(Q-SPECT/CT)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日行Q-SPECT/CT及核素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V/Q),比较2种显像方式对该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34例患者最终诊断为肺栓塞;Q-SPEC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8%及90%,V/Q平面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81%及82%,Q-SPEC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平面显像(P〈0.05);Q-SPECT/CT显像诊断肺段病变68个、亚肺段病变89个,V/Q平面显像诊断肺段病变66个、亚肺段病变81个,Q-SPECT/CT显像检出的亚肺段病变明显多于平面显像(P〈0.05)。结论Q-SPECT/CT显像比V/Q平面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高,能检出更多的亚肺段病变,尤其对于不能有效行肺通气显像的患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显像 断层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断层显像与同机定位CT进行图像融合对诊断脊柱骨转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有不同种类骨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135例,进行常规全身骨显像,当发现不确定性脊柱病灶后,再选择病灶为中心进行低能量定位CT的局部骨断层显像,并进行融合图像,评估其在诊断脊柱骨转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局部骨断层和同机定位CT的灵敏度均显著低于融合图像(P<0.05),局部骨断层图像诊断特异性显著低于同机定位CT和融合图像(P<0.05),局部骨断层诊断的阳性预测值显著低于同机定位CT和融合图像(P<0.05),局部骨断层和同机定位CT的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低于融合图像(P<0.05).结论骨断层显像与同机定位CT进行图像融合对诊断脊柱骨转移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骨断层显像;同机定位CT;图像融合;脊柱骨转移性病变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applicationvalueofImagefusionbybonetomographyandcolocalizationwithCTondiagnosisofspinalmeGtastases.Methods135casesofpatientswithdifferenttypesofbonecancerinourhospital,weretreatedwithconventionalbonescan,andthenselectedfocusasthecentertocarryoutthelocalbonefaultimaging,andtoevaluatetheclinicalapplicationvalueofCTindiagnosisofspinalbonemetastases.ResultsThesensiGtivityoflocalbonefaultandcolocalizationofCT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CT(P<0.05).ThespecificityoflocalbonetomographywassignificantlylowGerthanthatofcolocalizationCTandImagefusion(P<0.05).ThepositivepredictivevalueofLocalbonetomographydiagnosis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colocalizationCTandImagefusion(P<0.05).ThepositivepredictivevalueofcolocalizationCTandlocalbonetomography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imagefusion(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applicationvalueofimagefusionofbonetomographyandcolocalizationwithCTondiagnosisishigherenoughforsettingassupplementarydiagnosticmethodKeywordsBonetomography;CT;Imagefusion;Bonemetastasis中图分类号R73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5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乳腺病症诊断中的效能比较。方法 挑选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月诊断为乳腺病症病患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患全部双体位拍摄同时开展COMBO模式检验(囊括DBT以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分别对COMBO以及FFDM检验落实BI-RADS分类。结果 FFDM以及COMBO两类不同检验方式对乳腺病灶BI-RADS分类诊断分布差异统计证实,两类诊断模式诊断分布存在区别,整体COMBO模式诊断分类更加高。结论 DBT在乳腺X线检验开展BI-RADS分类过程中具备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三维断层摄影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乳腺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老年主动脉瓣瓣膜病150例,心电图示ST-T改变,均在术前行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分析CT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的患者CTA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115/118)、87.5%(28/32)、96.6%(115/119)、90.3%(28/31),以冠状动脉受累数量分析分别为96.7%(323/334)、61.3%(163/266)、75.8%(323/426)、93.7%(163/174)。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5%的患者CTA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52/52)、67.3%(66/98)、61.9%(52/84)、100.0%(66/66),以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析分别为98.2%(166/169),64.3%(277/431),51.9%(166/320),98.9%(277/280)0结论冠状动脉CTA可用于AVR患者术前筛查,对于CTA未能发现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可不必再行CAG检查。

  • 标签: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冠心病 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曲面断层片和锥形束CT(CBCT)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与下颌神经管位置关系。方法:择200例曲面断层上牙根与下颌神经管存在重叠的患者,共320颗牙,利用CBCT分析患者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结果:经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全身骨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248例接受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全身骨显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对照组(n=124,常规护理)及研究组(n=124,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图像优质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图像质量优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97% >88.71%)(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86.58±8.69分>82.25±8.45分)(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使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全身骨显像检查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获取高质量图像,为诊疗提供准确资料,同时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骨显像 图像质量 护理治疗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是肛肠外科中的常见病[1],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前明确内口位置、瘘管走向及其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是肛瘘手术的关键,特别是要确定支管走向、数量及其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术中发生支管遗漏通常是导致肛瘘手术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故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是肛瘘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单、无痛苦、可重复性、准确率高等独特优点已成为临床首选的肛瘘检查方法。

  • 标签: 肛瘘手术 三维超声 成像技术 超声显像 价值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8F-正电子断层显像联合99Tcm-MDP骨显像在隐匿性骨转移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然后在间隔7~30天后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结果 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法在隐匿性骨转移的检出率的P值>0.05,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中99Tcm-MDP 骨显像的灵敏度更高,18F-FDG PET/CT 显像检查的特异性更好。结论 99Tcm-MDP骨显像和18F-FDG PET/CT 显像这两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应该在临床中共同使用。

  • 标签: 18F-FDG正电子断层显像 99Tcm-MDP骨显像 隐匿性骨转移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原发性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予^18F-FDGPET显像检查。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PE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7.1%(27/31),原发病灶的大小是导致假阴性的主要原因,4例假阴性原发病灶直径均〈1cm(T1期)。(2)18例术后证实有胃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F-FDGPET检出12例,而CT只检出8例,灵敏度分别为66.7%和44.4%。(3)31例患者中PET检出8例有肝脏、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等远处转移,其中4例由于PET的结果改变治疗策略。结论^18F-FDGPET对于胃癌是一种较灵敏的检查方法,对诊断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胃癌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腹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5例腹部SF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者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增强表现。结果 CT和MRI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各项指标(形态、钙化、密度、出血、囊变、边界、带蒂、周围组织浸润姐承压)均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部SFT接受CT及MRI诊断均可获得准确的检出结果,两者影像学特征表现存在差异,临床中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和详实的依据,望重视。

  • 标签: CT MRI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膝关节创伤性骨折应用多层面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2021年10月接诊50例疑似膝关节创伤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面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而对比多平面重建与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结果:三维重建诊断技术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多平面重建,其中三维重建诊断技术的准确度与灵敏度数据与多平面重建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膝关节创伤性骨折 多层面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