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392眼)白内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0,194眼)与对照组(n=150,198眼),两组均行超声乳化术,观察组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采用上方巩膜缘切口,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中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好,且有利于促进患者角膜细胞恢复,降低术后散光度。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视力恢复 角膜散光度 角膜中央厚度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采用飞秒激光联合对称弧形角膜切口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68例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实验组采用飞秒激光联合对称弧形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水平、角膜散光度、泪膜功能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和角膜散光度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术后各项泪膜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联合对称弧形角膜切口可有效促进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眼压水平的降低和角膜散光情况的改善,对于患者的健康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飞秒激光 对称弧形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1997年1~12月我院门诊共处理角膜异物伤184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84例中男157例,女27例;年龄9~66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7例.单眼受伤181例(右眼99例,左眼82例),双眼受伤3例.铁屑伤46例,灰尘124例,碎石4例,玻璃3例,木刺2例,稻壳及植物碎叶片5例;多发性异物6例;深层异物4例.异物存留时间20min~7天。

  • 标签: 角膜异物 金属异物 存留时间 结膜下注射 共处理 刺激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油剂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从近三年来我院治疗的角膜碱烧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4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恰当的护理和治疗,实验组采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油剂滴患眼,而对照组不在给予其他治疗,在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油剂治疗角膜碱烧伤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角膜 碱烧伤 油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3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行角膜病灶清创,氟康唑滴眼液、那他霉素眼液滴眼,全身静脉滴注氟康唑,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结论早发现、早诊断真菌性角膜炎,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真菌性 角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角膜胶原交联术( CXL)的临床应用,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唯一能有效控制圆锥角膜进展的治疗方法。它通过紫外光 -核黄素发生的胶原交联反应提高角膜的机械强度,增强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该治疗方法已被应用于多种角膜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各种操作的改进丰富了该治疗的适应症。本文就角膜交联治疗的对胶原交联治疗的原理、操作及改进、临床应用和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胶原交联 圆锥角膜 紫外线 核黄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真菌性角膜溃疡属于严重感染性疾病,为眼科疾病,具有较高致盲率,且诊治难度大,严重影响患者视力,降低生活质量。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各有利弊。本文将重点分析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进展。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抗菌药物 手术治疗 中医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角膜为透明组织,新生血管的生长严重影响视力,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治疗国内外研究有了快速的发展。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效果显著,也可以使用抗炎药物、中药、研究中药物以及外科治疗:激光、眼表重建等。本文总结了角膜新生血管治疗的研究进展,采用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角膜新生血管 内科治疗 外科治疗 其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与角膜塑形术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60例均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超声定位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90例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单胎孕妇,对其行二维超声成像检查、表面三维成像检查,记录脊髓圆锥位置,检验二维超声成像检查、表面三维成像检查识别脊髓圆锥位置的一致性,比较不同孕周间脊髓圆锥位置的差异性,分析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与孕周的相关关系。结果90例胎儿二维超声成像检查、表面三维成像定位脊髓圆锥位置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1.0);孕23-周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分布与其他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2-27周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分布与孕28-35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显示,脊髓圆锥位置与孕周存在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104X+5.892(R=0.745,P=0.000)。结论 超声定位能够显示中晚孕期胎儿的脊髓圆锥形态及位置,二维超声成像检查、表面三维成像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中晚孕期 胎儿 脊髓圆锥 超声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对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82例近视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甲组FS-LASIK、乙组SMILE,各4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角膜厚度、角膜知觉均有所下降,乙组两项水平明显高于甲组(P<0.05)。 结论 SMILE治疗近视的效果要优于FS-LASIK,可以保留患者角膜厚度,提高患者角膜知觉。

  • 标签: 近视 SMILE FS-LASIK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角膜碱烧伤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眼角膜碱烧伤患者58例(58眼),回顾性分析患者早期处理方法和中晚期羊膜移植术后的护理。结果58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至0.2-0.8,均未发生睑球黏连和角膜穿孔等并症状。7例Ⅲ度烧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和结膜化,但未达到瞳孔区,指测眼压正常。结论眼角膜碱烧伤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睑球黏连和羊角膜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眼角膜碱烧伤 羊膜移植 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角膜内皮炎(CE)是一种角膜内皮的炎性疾病,临床并不少见,通常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延误或误治可使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严重损害其视功能,甚至可出现角膜内皮衰竭。虽然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发生率相对较低,约为0.28%,但其可严重损害患者通过白内障手术已获得的视力。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治,可能造成患者视功能短期的甚至是永久性损害,不仅影响手术效果甚至由此引发医患纠纷。对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的临床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术后 角膜内皮炎
  • 简介: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出血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预防方法。方法观察了46例51眼接受手术时发生出血的情况及出血对术后效果的影响。结果出血部位以上方为多,共30眼,占58.8%;下方9眼,占17.6%;2个方位以上出血者12眼,占23.5%,术后半月时,过矫者30眼,欠矫11眼,不规则散光5眼。其中7眼为提高视力,接受2次手术。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角膜缘出血可影响手术效果,手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缘出血 近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