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胆管腺癌是一种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本文对本院1例肝胆管腺进行全程跟踪分析结合既往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归纳,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胆管囊腺癌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下泪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内窥镜下泪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炎患者29例(34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治愈28眼,占82.3%;有效5眼,占14.7%,无效1眼;占3%。术后发生鼻腔出血1眼,占3%,发生鼻腔条索状粘连2眼,占6%。结论内窥镜下泪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炎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和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内窥镜 泪囊鼻腔吻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流行高峰间隔法”在金秀县的应用效果,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流行高峰间隔法应用前后各13年年平均麻疹发病率。结果金秀县从1985年起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后,随着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但是还出现每3~4年的流行高峰,1989~2001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9.02/10万。从2001年起应用自治区的“麻疹流行高峰间隔法”,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主要措施控制麻疹,取得了良好效果,消除了每3-4年出现的一次流行高峰,麻疹发病率也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2002~2014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2.15/10万,2009~2014年未出现麻疹流行高峰年。结论金秀县历年麻疹发生率相对较高,且3~4年存在一次发病高峰期,采用“麻疹流行高峰间隔法”进行预测甄别麻疹暴发高危县,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主要措施控制麻疹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金秀县 麻疹流行高峰间隔法 控制麻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的近期预后因素。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AMI合并VSR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后的存活期分为两组S组(存活≤30d,34例)和L组(存活>30d,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存活期≤30d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制定AMI合并VSR患者的近期预后危险评分。结果S组与L组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无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发生在近心尖部和AMI发作至VSR确诊的时间(AMI-VSR时间)≤4d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无室壁瘤形成和AMI-VSR时间≤4d均为AMI合并VSR患者存活期≤30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I合并VSR患者存活期≤30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Killip分级≥Ⅲ级、前壁心梗、不合并糖尿病、无室壁瘤形成及AMI-VSR时间≤4d,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给予更积极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室间隔穿孔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室间隔缺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VSD封堵术已趋成熟,对其并发症及安全性,其术后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应用降温毯患者压疮形成及降温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8例应用降温毯患者按床号分为A、B两组,在应用气垫床的同时分别采取2小时、4小时翻身一次,观察患者压疮形成及降温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压疮形成无显著差异(P>0.05),降温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降温毯患者延长至4小时翻身一次,可以提高降温效果而不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降温毯 翻身 间隔时间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吻合术对慢性泪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对在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住院的慢性泪炎的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实验组总有效率92.3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吻合术治疗慢性泪炎,总有效率相比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突出,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外摘除术治疗肝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纳入研究中的对象为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型包虫病患者60例,将其依据入院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开腹手术,观察组用腹腔镜肝包虫外摘除术;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肝型包虫病患者选择腹腔镜肝包虫外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毕至下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锻炼,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腹腔镜外囊摘除术 开腹手术 肝囊型包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泪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300只眼)慢性泪炎手术治疗效果。其中鼻腔吻合术300例,术后吻合处肉芽组织增生用鼻内镜切除增生10例(3.3%)。结果300例慢性泪炎患者经过泪鼻腔吻合术联合鼻泪镜手术治疗后,治愈298例(99.3%),2例通畅度不满意(0.07%)。结论泪鼻腔吻合术联合鼻泪镜可有效治疗慢性泪炎。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腔泪造孔术治疗慢性泪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23例(28眼)采用德国Storz公司0°鼻内镜及手术器械行泪鼻腔造孔术,下泪小点植入硬脑膜外麻醉用硅胶导管,留置于中鼻道3~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2年,随访得21例(25眼),20眼泪道通畅,炎症消退;3眼术后泪造口处粘连闭锁,经鼻内镜下开放泪造口泪道恢复通畅。2眼泪道阻塞,检查泪造孔处通畅,行泪道冲洗多次,1眼泪道恢复通畅;1眼仍有阻塞,经再次置管处理,恢复正常。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面部不遗留瘢痕,操作简便等特点。术后随访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泪囊炎 鼻内镜 泪囊鼻腔造孔术
  • 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一次性液体加热,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可实现输液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袋 加热 加压
  • 简介:摘要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药品在静脉滴注时需要避光,以保持药品的效力,以往在需要静脉滴注避光药液专用避光不够时则临时用黑色棉布包裹在配置好的输液外,既费时费事而且避光效果不理想。为此,向大家介绍一种我科自制的输液避光,并简述其制作方法和实际应用。

  • 标签: 避光 静脉输液 输液袋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输血是当前常用的治疗方式,输血时刺破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状况,当前临床对于输血时不慎刺破血应急处理方式较多,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为进一步改善血刺破的处理效果,本院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型处理方式,以下对具体处理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输血 刺破血袋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纸塑包装环节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与效果。方法改进方法包括规范尖锐器械包前保护措施;制定所有需要纸塑包装器械的裁剪规格;明确器械包装重量要求;设置纸塑包装岗位培训与准入;明确质检班职责,每周总结反馈1次。以2016年7—12月改进前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作为本底值,与改进后2017年1—6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前后,包装袋破损、封口不合格、纸塑裁剪规格不规范等质量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纸塑包装环节采取以上改进方法,可降低包装密闭不合格事件的发生,促进纸塑包装操作规范,提高纸塑包装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纸塑包装袋 包装环节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比较常规经鼻外路径鼻腔泪吻合术和鼻窥镜下行鼻腔泪造孔术手术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经鼻外路径鼻腔泪吻合术和鼻窥镜下行鼻腔泪造孔术手术治疗的慢性泪炎患者各20例20眼,对随访3~6mon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并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造口术治疗慢性泪炎的手术技巧。结果常规组20眼,有效16眼,有效率为80%,鼻内镜组20眼,有效18例,有效率为90%,两组之间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内镜组术后反应较轻,面部无瘢痕,恢复较快。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造口术治疗慢性泪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泪大小、定位,造口位置及大小,骨窗大小,肉芽及瘢痕组织增生的程度均可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鼻腔泪囊造口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腔泪造孔术治疗慢性泪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泪炎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经由鼻内镜下展开鼻腔泪造孔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施行鼻腔泪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相比较对照组的93.33%(56/60),数据差异无法获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38±1.22)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2.37±1.56)d(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3例(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22.00)。结论在慢性泪炎治疗过程中在鼻内镜下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不仅不良反应较少,而且安全性高,加快愈合,有利于预后。

  • 标签: 鼻内镜 泪囊造孔 慢性泪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