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约是成人的两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儿童视力,恢复双眼单视和建立立体视觉。方法采用戴镜、遮盖、协调器(CAM、光刷、红闪)、精细作业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儿童弱视治愈率66%,有效27%,总有效率93%。结论儿童弱视早发现,在最佳年龄及时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弱视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小儿发热很常见,如何正确选用退热药,是十分注意的问题,正确的选用会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使药物安全有效。

  • 标签: 小儿 发热 解热镇痛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脏肿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共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并在术后证实病理诊断儿童肾脏肿104例,均进行过MRI、CT、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74例,良性肿瘤30例。超声、CT、MRI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超声,MRI诊断的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特征显示,恶性病灶的假包膜征、T2WI中高与混杂信号、囊变、晕环结节征、超声低回声比重高于良性,恶性病灶匍匐征、脂肪比重低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从高到低分别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结论影像学技术特别是超声、MRI是诊断儿童肾脏肿瘤的理想技术,需要特别关注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病灶。

  • 标签: 肾脏肿瘤 儿童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的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5~2014年我院收治7例肾癌患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7例中男性患儿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10.1岁;左侧3例,右侧4例。4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腹痛就诊,1例因外伤后B超发现肾脏占位。7例Robson分期均在I期~II期内,其中4例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随访3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生存率100%。结论肾癌在儿童较少见。诊断上以B超结合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需与肾母细胞瘤鉴别。治疗上采用开放或腹腔镜下瘤肾切除术,术中行淋巴结活检。术后患儿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肾肿瘤 儿童 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简介:摘要加强儿童输液室的管理工作,不但能减少静脉输液流程中产生的缺陷事件,同时可确保输液患儿的安全性。而信息化技术能够将输液流程优化,并将硬件措施进行改善,此外还需要加大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考核,对护理用具予以重视,随后实施综合管理。

  • 标签: 儿童输液室 静脉输液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症的病因、治疗、护理。方法选取儿童干眼症患者321例,按照泪液类型分成水液性泪液不足干眼症(ATD)组,脂质性泪液不足性干眼症(LTD)组,其它类型干眼症组,分别为91、145、85例,给予对症治疗及专科护理指导。结果321例患儿治疗后及经专业护理指导后干眼症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儿童干眼症往往是多种因素所致,早期诊断、治疗,给予专业的护理指导,症状可获得改善。

  • 标签: 儿童干眼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噪音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生活问题,针对我科近年来随业务扩大而较突出的噪音问题逐步开展了噪音管理,采取相应的环境改造,控制噪音源,护士的工作保护措施等,从多方面降低噪音,提高医护的工作质量,提高家长对我科的满意度。方法对我科近年来的噪音监测和家长、医护的满意度等相关因素归纳分析。结果家长对我科的候诊环境满意,整体满意度提高,导诊护士的职业病发生率下降,医护工作质量提高。结论有目的地对儿童保健科候诊厅进行噪音管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

  • 标签: 噪音 环境 职业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学龄前儿童龋患情况,进一步探讨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方法对幼儿园1000名龋齿患儿进行龋齿发病原因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儿童患龋齿与不注意口腔卫生、不能正确刷牙、常吃甜食以及牙膏、牙刷使用不当有关。结论幼儿期应养成早晚刷牙及局部使用氟化物的习惯,并且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少吃甜食,进食甜食后应及时漱口,牙刷应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应及时治疗,只有做到早防、早治,才能有效控制儿童龋患率。

  • 标签: 儿童龋齿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早教知识融入儿童保健对于儿童发育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当月分娩的的350名儿童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将实验过程和试验数据记录下来运用相应的分析软件进行详尽地分析和比对,从而得出早教知识融入儿童保健后对儿童发育的效果究竟如何。结果通过与对照组的对比,将早教知识融入儿童保健之后,对儿童的身心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组儿童的的身心发育效果明显更好,两组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早教知识融入儿童保健对儿童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教 儿童保健 儿童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儿童呼吸科拉氧头孢临床使用情况,为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呼吸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使用拉氧头孢患儿的出院病历;参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药品说明书等资料分析我院呼吸科使用拉氧头孢的合理性。结果共有64例呼吸科患儿使用拉氧头孢,用药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81.25%。有26例拉氧头孢医嘱不合理,不合理率为40.63%,其中14例为遴选药品不适宜,7例为无适应症用药,3例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例为疗程不适宜。结论我院儿童拉氧头孢使用仍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应加强抗菌药物培训、医嘱审核等工作,促进拉氧头孢合理使用。

  • 标签: 拉氧头孢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儿童 呼吸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参加儿童保健的5000例儿童,将儿童数字随机划分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n=2500)。常规组实施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研究组实施一站式的儿童保健服务,对比两组儿童服务等待的时间以及家长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儿童服务等待的时间相对较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儿童家长满意率为97.77%,显著高于常规组儿童家长满意率92.7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儿童保健的质量,增加满意的儿童家长数量,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 儿童保健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的价值。方法择取在2016年9月—2018年5月时段在本社区出生的120名儿童,将其随机均分为60例A组、60例B组,A组行常规儿童保健管理、B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统计12个月时两组研究对象智商发育情况以及疾病发生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B组儿童智商发育情况以及健康状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如果能够有效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有效应用,有利于其智商发育,并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可帮助其综合发展,价值可观。

  • 标签: 保健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药品说明书对于儿童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了解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方法收集分析我院520份常见的儿童常用药说明书,调查分析儿童用药的标注情况。结果520份药品说明书中标注具体用法用量的为350份,占比67.3%;标注禁用或慎用的为78份,占比为15.0%;标注尚不明确的为50份,占比为9.62%;三项均未标注的为42份,占比为8.08%。结论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药信息依然存在缺失问题,阻碍了临床安全用药,相关药品监督部门应强化管理,完善用药信息。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儿童用药 信息标注 儿童用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保健工作的健康儿童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保健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且合理的儿童保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儿童的体质量、身高、儿童的适应性、语言及精细动作等神经发育情况,并对两组儿童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儿童的体质量、身高、语言、适应性及精细动作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73,P<0.05)。结论儿童保健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儿童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儿童成长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政策的实施及调整对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徐汇区0~3岁年龄段流动人口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保免费政策实施后,流动儿童家庭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知晓率、保健卡建卡率及系统管理率均较前有了显著提高,免费政策调整后流动儿童家庭的儿保系统管理率有了显著下降,回到了政策实施前的水平。结论为流动儿童家庭提供免费政策可提高流动儿童的儿保系统管理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儿童保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免费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减少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阶段在我院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儿童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40例。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接种护理,观察组给予儿童家长健康教育、并给予儿童不良反应针对性护理。结果研究组儿童家长的接种目的、接种时间、预防疾病、注意事项、禁忌证、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知识掌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发热、局部红肿、硬结、无菌化脓等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百白破疫苗接种儿童家长的百白破疫苗接种知识掌握率,从而显著降低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程度。

  • 标签: 家长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百白破疫苗 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的健康婴儿6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婴幼儿保健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1岁时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婴幼儿的营养情况、智能发育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教育 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