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检查中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其应用效果及心得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 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造影剂外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针对患者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在护理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造影剂外渗 影像学检查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肠胃外科护理带教过程中采用评教评模式,观察该种方法的运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护理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为观察对象,抽选时间段为 2017年 3月到 2019年 3月,并且根据分析需要分成两组对照,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带、帮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评教评教学模式。结果:( 1)分析两组带来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中,观察组带教老师综合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差异统计意义。( 2)分析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差异统计意义。( 3)分析两组护生的考核合格率中,主要从基本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考核,观察组考核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差异统计意义。结论:肠胃外科开展护理带教使用评教评模式效果良好,该种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护理带教 胃肠外科 评教评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血液病临床特点及其骨髓细胞检测结果。方法:本院于 2018.06~2019.10纳入 86例血液病患儿开展研究,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实施骨髓细胞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并探讨患儿临床特点。结果 :小儿血液病以出血、发热、脾大、贫血及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 86例血液病患儿,其中红细胞系统 38例,主要患病类型为溶血性贫血;白细胞系统 28例,主要患病类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与巨核细胞 20例,主要患病类型为 ITP。结论:骨髓细胞检测能够对小儿血液病疾病类型进行准确分类,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最佳治疗方案选择,但实际应用时仍需结合患儿病情展开全面分析,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失误。

  • 标签: 小儿血液病 临床特点 骨髓细胞学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在妇科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18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59)。参照组单纯阴道镜检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液基细胞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98.31%,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84.75%,差距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液基细胞在妇科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使用,可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妇科细胞病理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白豆蔻 -白苣胜水提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观察小鼠自主活动、对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结果:白豆蔻 -白苣胜水提物可减少小鼠走动时间及小鼠前肢上抬次数,缩短戊巴比妥致小鼠入睡的潜伏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结论:白豆蔻 -白苣胜水提物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 标签: 白豆蔻 -白苣胜 镇静 催眠 提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风湿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在于我院见习本科学生 200 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评价教学,研究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研究对比两组学生对理论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和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学生在知识理解加深、知识记忆巩固、学习兴趣激发、自学能力体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形成性评价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更好的符合了临床岗位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 标签: 风湿病 形成性评价 教学 水平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情况。方法: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疾控中心收治的7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所有患者的粪便、呕吐物均需要开展微生物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各细菌微生物检出率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最高,大肠杆菌最低,分别为37.2%、5.1%;粪便是检出病原菌的主要来源,其同肛拭子、呕吐物的微生物检出率进行比较,具备明显的统计差异,即P<0.05。结论:通过微生物检验科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进行明确,能够为预防和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微信 APP在医学免疫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 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 APP辅助教学, 2组教学均为期 4周。比较 2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的差异及 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及各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微信 APP应用在医学免疫临床实践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教学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实践 微信 APP 教学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影像检查中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的效 果。 方法: 在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 出现的 造影剂外渗患者 中随机抽取 50 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 + 针对性护理),每组组内均为 2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AS 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次数、 VAS 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 结论:对 造影剂外渗的患者加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次数、疼痛程度,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造影剂 外渗 针对性护理 负性情绪 并发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于结核病的临床作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 84例设为结核组,选取同期肺结核患者 84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胶体金法、蛋白芯片法的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性。结果:对比胶体金法阳性的反应率、蛋白芯片检测蛋白 38kD、蛋白 16kD、结核菌阿拉伯甘露糖脂( LAM)的阳性反应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统计存在意义( P<0.05)。结论:与蛋白芯片法相比,胶体金法辅助诊断结核病的优势更高,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结核病 临床作用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诊断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自主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鉴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通过对我院该门课程教师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 标签: 诊断学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的常见,一般病症出现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被发现。但是病症逐渐加重,被人们发现时一般病情也已经到了中晚期。甲状腺癌是属于一种出现在头颈部最为常见也十分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根据我院多年的临床经验,颈部淋巴结主要表现为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出现坚硬如石的肿大淋巴结,初起常为单发、无痛,可被推动.以后很快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周围组织。此时肿块呈结节状、固定,晚期肿块可发生坏死,以致溃破、感染、出血,外观呈菜花样,分泌物带有恶臭。颈淋巴转移约占颈部恶性肿瘤情况的75%,一般患者到了中晚期都需要十分谨慎,注意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情况。一般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范围较广,转移的部位也较隐秘,所以影像的应用非常有利于临床判断。其中就包括高频超声检测,增强CT检测,MR和核素扫描。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40 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 40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进行 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检验,对比两组对象的肝功指标和血清指标。 结果 :观察组的 AST (( 56.39±22.51 ) U/L )、 ALT (( 57.62±23.87 ) U/L )、 TC (( 6.81±1.05 ) mmol/L )、 TG (( 3.08±0.96 ) mmol/L )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P < 0.05 )。 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相较于健康者有显著的异常表现,在临床诊断脂肪肝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我院选取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收的190例胸腹水患者的胸腹水细胞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提取出两份标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照组应用常规脱落细胞,比较两组的总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且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胸腹水性质的判断及确定肿瘤的类型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提高准确率。

  • 标签: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胸腹水 细胞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液基细胞检查的符合率 ,探讨其对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7月我院接收的 1548例宫颈门诊患者来分析,其接受了液基细胞检查,存在异常情况,使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来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 TCT显示 :ASC+AGC 676例 (50.1%);ASC-H112例 (7.2%);LSL 474例 (30.6%);HSL 186例 (12.0%)。宫颈活检为慢性宫颈炎 (37.3%),CINⅠ602例 (38.8%),CINⅡ200例 (12.9%),CINⅢ(含原位癌 )154例 (9.9%,重度不典型增生 140例 ,原位癌 14例 ),宫颈浸润癌 14例 (0.9%)。 结论 宫颈病变在液基细胞和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结果比较一致,两者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误诊漏诊几率,尽早确诊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   【关键词】 液基细胞 (TCT);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活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分子生物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实施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共计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初诊为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的371例患者为对象,371例患者均为痰涂片阴性病例,对其全部开展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和改良罗氏培养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371例初诊为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通过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技术进行诊断之后,最终有63例患者确诊为分子生物阳性病例、47例为培养阳性病例。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阳性率比涂片镜检和改良罗氏培养更高。结论 在对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实施诊断期间,对患者采取实时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具有比较高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结核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脂肪肝患者(共31例)作为此次探究分析的研究组,并同期选择31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此次分析的对照组,对两组的肝功指标水平、血清指标水平进行检验,并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ALT、AST、TC、TG水平均明显比研究组低,且P

  • 标签: 血清学指标 肝功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