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生职业倦怠被认为是新时期影响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因此对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迫在眉睫。医生职业倦怠的有自身个人因素问题,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医生的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三个层面上进行共同干预,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成就感和工作归属感,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推动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医生 中医 职业倦怠 医患矛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的口腔修复的特点和修复状况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08人老年修复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老年人平均缺失牙齿7.5颗。408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中,活动义齿265例,17.4%的病例无咬合接触关系。17.4%的病例修复时需要咬合重建或咬合抬高。24.8%的病例修复前存在食物嵌塞。结论:活动义齿是老年目前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咬合重建及防止食物嵌塞、预防颞下颌关节病是老年修复的特点。

  • 标签: 老年 牙体缺损 牙列缺失 口腔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的主要感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20年3月—2021年5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护理的60例妇产科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主要的感染问题,分析感染类型及所占比例。并根据妇产科患者的主要感染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比较采取护理措施前后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主要感染问题包括手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14.44%,15.56%。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后,感染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7.78%,明显低于采取护理措施前;同时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达到95.56%,明显高于采取护理措施前(P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感染问题 应对措施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问题。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恢复时间和炎性反应均比对照组有优势。结论:采用系统化急救护理小儿惊厥患儿,有利于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少炎性反应,对患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惊厥 急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从本校抽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116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分配法将学生进行分组,有对照组学生58名,展开常规的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教育,而另外的58名学生为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多样的健康教育,对两组学生的教育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对乙肝病原体、乙肝传染途径、日常生活是否会感染乙肝、感染携带者能否结婚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相比对照组学生明显更好,(P<0.05)。结论:对于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实施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乙型肝炎防治的正确认识,值得推广。

  • 标签: 大学生 乙型肝炎防治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常见疾病在高校学生中的发病情况,并提出有效预防对策。方法 计入180名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7月-2021年7月;对入组高校学生常见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基于最终结果下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高校学生患常见疾病主要有以下九大类:(1)眼科疾病;(2)妇科疾病;(3)内科疾病;(4)传染疾病;(5)口腔疾病;(6)外科疾病;(7)耳鼻喉科疾病;(8)皮肤疾病;(9)其他疾病;其中内科疾病在高校学生中患病率最高,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次之。结论 临床常见疾病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有着较高病发率,各高校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如此才可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良好建设贡献力量。

  • 标签: 高校学生 常见疾病 发病情况 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心理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校内女大学生,采用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月经伴随症状、疼痛程度、经期不良行为与心理因素等,共分发300例问卷,最终收回300例。结果:轻度疼痛占比42.33%,中度及重度疼痛分别占比35%、22.67%。痛经期间出现烦躁、下腹坠胀、恶心、腹泻、乏力分别占比29%、24%、15%、12%、20%,痛经期间存在的不良行为分别有食生冷(23%)、不保暖(24%)、大量运动(4%),负面心理情绪有恐惧紧张焦虑,占比51%。结论: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原因与经期不良习惯及心理因素息息相关,通过有关护理措施,可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2020年太仓市小学生疟疾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3个乡镇中心小学校的5年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抽取学生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6.27%提高到96.27%,提高了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69,P0.05),健康教育后,各乡镇的小学生知晓率均>95%,各乡镇小学生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21,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后显著提高了小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了预期效果。

  • 标签: 太仓 小学生 疟疾 健康教育 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心理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校内女大学生,采用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月经伴随症状、疼痛程度、经期不良行为与心理因素等,共分发300例问卷,最终收回300例。结果:轻度疼痛占比42.33%,中度及重度疼痛分别占比35%、22.67%。痛经期间出现烦躁、下腹坠胀、恶心、腹泻、乏力分别占比29%、24%、15%、12%、20%,痛经期间存在的不良行为分别有食生冷(23%)、不保暖(24%)、大量运动(4%),负面心理情绪有恐惧紧张焦虑,占比51%。结论:女大学生出现痛经的原因与经期不良习惯及心理因素息息相关,通过有关护理措施,可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心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