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体会。方法以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及造影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成功率、检查时间在5min以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检查中的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级图像质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64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等各个阶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检查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图像质量,临床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64排螺旋CT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益肾毒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益肾毒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评分、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毒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益肾排毒汤 灌肠 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疗法 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继发三发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继发三发甲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缓(<55次/分),低体温(<35℃),T3、T4、TSH下降,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重症脑出血病情恶化时应考虑三发甲的可能,及时诊断治疗,预后好。

  • 标签: 重症脑出血 三发甲减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实验动物模型探讨中药复方痰液止咳祛痰的作用机理并观察痰液干预行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病率,探讨痰液干预的作用机理,评价痰液干预的疗效。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检测痰液对反射性咳嗽的止咳作用及酚红泌试验检测痰液的痰作用。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ICU行机械通气的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排痰液雾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痰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引咳潜伏期(P〈0.01)和减少咳嗽次数(P〈0.01),对气管酚红泌量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痰液可降低VAP发生率(P〈0.05),减少机械通气时间(P〈0.05)。结论痰液对VAP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排痰液 动物实验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清肺毒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新冠肺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6例进行研究分析,选取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33例,分别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清肺毒汤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实施清肺毒汤治疗的实验组有效率,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对照组的患者对治疗的评分状况远远差于实验组的患者对治疗的评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清肺排毒汤 常规治疗 新冠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螺旋CT在临床上对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早期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取我院确诊为肺磨玻璃样结节(GGN)患者200例,对其采取64螺旋CT检查方法,根据肺部结节检出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分叶、毛刺、胸膜尾征检出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肺部结节检出例数共为194例(97.50%),检出良性结节100例,恶性肿瘤95例,未检查出结节5例(2.50%)。良性GGN患者分叶、毛刺征象比例高于恶性GGN患者,胸膜尾征低于恶性GGN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满意度也很高(95.50%)。结论:64螺旋CT检查方法可以有效检出GGN,并且患者对此检查方法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肺部肿瘤的判断打下了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磨玻璃样结节 诊断价值 诊断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振动痰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振动痰仪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痰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优良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痰量以及生活质量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实验组痰量、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更高(P

  • 标签: 振动排痰护理 慢阻肺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作者简介韦邦宁(19768-),壮族,籍贯广西大化县,学士学位,肝胆外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摘要目的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黄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行术前黄分为两组,对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共有62例,其中34例(548%,34/62)进行了术前黄,28例(452%,28/62)未进行术前黄,平均黄时间为14d,黄后的TB水平与未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8%(36/62),黄组为559%(19/34),未黄组为607%(17/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0d内总体死亡率为113%(7/62),黄组为118%(4/34),未黄组为107%(3/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不相关。结论术前黄可以有效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肝功能水平;术前是否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不相关。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术前胆道引流 肝切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