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1979年3月15日普洱6.8地震当天,在距离微观震中仅6.4km的磨黑镇,现场安装的陶瓷偏角磁变仪的磁系出现了异常大幅度摆动的事件,笔者从陶瓷偏角磁变仪的观测原理和地震当日的地磁场活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这次异常事件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异常现象可能与地震前的震磁效应有关。

  • 标签: 普洱6.8级地震 地磁异常 磁系摆动
  • 简介: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MS6.4地震,在震区内各类建筑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震破坏。本文结合地震灾害调查结果,对几种典型建筑物的震害现象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震害现象和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 标签: 宁洱地震 震害调查 震害现象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9985200707119°18′24°49′惠安海外4811Ⅴ主余震型  地震发生于海域,离震中最近的惠安小山乍,距离约36公里。故宏观震中无考,震中烈度亦为推测的。、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的现场调查工作,由莆田市、泉州市、南安市及惠安县等地震局(办)分开进行,各自提交有关调查报告。经过汇总及电话核查,给出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图25-1)。其中Ⅳ度区是根据现场考察确定的,Ⅲ度线则是采取控制点电话调查的办法勾划的。图25-1 1999年8月

  • 标签: 1999年8月 震源机制解 8级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地质背景 惠安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D)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87080217071157°251°115°38′24°59′江西寻乌56178Ⅶ震群  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不吻合,两者相距15Km左右,前者位于Ⅶ度极震区的外围的澄江附近。(图10-1)。图10-1 1987年8月2日寻乌地震等震线图、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寻乌县城关北西3公里的文峰乡长举村附近,震中烈度Ⅶ度(图10-1)。Ⅶ度区(极震区):Ⅶ度等震线包围了寻乌县城关长宁镇及文峰乡的下河岭、黄坳、石圳、长溪和三标乡的的香

  • 标签: 江西寻乌 地震序列 北西向断裂 震源机制解 震中分布 1987年
  • 简介:分析了1997年玛尼7.5地震的前兆特征,认为玛尼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构造背景,它发生在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第5个活跃幕7以上强震所构成的“大三角”分布的特定节点上。地震前存在着低b值、缺震、频度、GL值等测震学异常以及水位、水温、地应力等水化学和地形变学异常。通过该地震前兆特征的追溯性分析,必将对地震预报带来有益的思考

  • 标签: 地震预报 地震活动性 地震前兆异常 玛尼地震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D)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03030602228118°10′24°06′118°06′24°12′漳浦海外(厦门南)48Ⅴ孤立型  表1中宏观震中是根据陆地上勾划的等震线推测的,在微观震中的北西20公里左右。、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的波及面很广,闽东南沿海地区均明显有感,调查在Ⅴ、Ⅳ度两个区内进行。由于地震影响场只有一小半在陆地上,勾勒出的是Ⅴ、Ⅳ度两条等震线的半椭圆弧线(见图14-1)。图14-1 1992年3月3日漳浦海外地震等震线图Ⅴ度区:震中位于海上

  • 标签: 8级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漳浦 前兆异常 北西向断裂带 地震影响场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L)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604211341391118°40′26°22′118°41′26°22′闽清湾口417Ⅴ水库诱发地震  现场调查所确定的宏观震中位于闽清湾口前洋村附近(见图22-1),与微观震中基本吻合,仅有2公里的误差。、地震烈度分布自1993年3月底水口水库开始蓄水,5月份起就有诱发地震发生,后逐渐频繁,且震级加大。本次41地震是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经过现场考察,绘制出地震烈度分布图(图22-1)。图22-1 水口库区41地震烈度分布示意

  • 标签: 水口库区 震源机制解 水库诱发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1996年 库区地震
  • 简介:分析认为玉树地震台井水温2015年3月出现的异常很可能与尼泊尔8.1地震有关。进一步分析玉树井水温自2007年以来的观测数据,发现这口井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2009年11月12日德令哈Ms5.0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均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分析这口井对应不同地震的异常曲线形态,得出这口井在尼泊尔地震前的异常形态与汶川、德令哈和玉树地震前的异常形态不同的结论。

  • 标签: 玉树水温 尼泊尔8.1级地震 前兆异常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L)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7709151033421173°232°1172°234°广东南澳东南(东山海外)482128Ⅴ主震型  根据陆地上所圈定的等震线及海上的推测等震线围限,确定的宏观震中位置为东经1172度,北纬234度,处于微观震中西北20Km左右。又根据宏观勾划的等震线,按古登堡与李希特的计算方法求得震源深度为21-28Km。、地震烈度分布宏观震中位于广东南澳岛与南澎列岛之间,震中烈度Ⅴ度或稍强。从陆地上所圈定的Ⅴ、Ⅳ、Ⅲ度三条等震线的趋势推测,本

  • 标签: 8级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等震线 前兆异常 东山海外地震 南澎列岛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D)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06020019497117°51′24°21′117°52′24°21′龙海白水40Ⅴ199206020021107117°51′24°21′117°51′24°21′龙海白水42Ⅴ  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非常吻合,仅稍偏东1分。两次地震前后间隔时间2分半钟,在原地重复。、地震烈度分布地震宏观调查主要在Ⅴ、Ⅳ度区内进行,从图15-1上可以看出,Ⅳ度区内调查点相对较稀,Ⅲ度线是以电话调查为主来确定的。图15-1 1992年6月2日龙海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活动构造带 1992年 闽东南沿海 等震线图 抹灰层
  • 简介:利用黄海与东海海底地貌、海底活动构造研究成果,对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做了初步分析。根据震前对南黄海地区的震情追踪表明,这次地震前震中100~200km范围内无明显的测震学异常现象,而异常主要分布于南黄海中、北部地区,认为南黄海6.1一类地震的地点预测是十分困难的。

  • 标签: 海底地貌 海底地质 异常现象 南黄海6.1级地震
  • 简介:在掌握西藏南部(26°~32°N,78°~98°E)19次历史地震数据后,从时间对称性方面研究该区域历史地震发生规律,分析未来地震发生的可能时间,从而为西藏地震灾害的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从三元、四元和五元可公度信息提取法和蝴蝶结构法进行分析,得出未来10年内,西藏南部Ms≥6.6地震的信号在2012年、2013年和2015年较强,有发生6.6以上地震的可能。

  • 标签: 趋势判断 对称性 蝴蝶结构 可公度 西藏
  • 简介:我国近期提出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应具备抗御6左右地震能力的防震减灾目标。宁洱地震作为我国多年来少有的近城市直下型地震,此次地震的震害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地震现场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庙山垭口的地震宏观现象以及房屋震害现象,初步分析和总结了中强地震震中地区的震害特征,包括竖向地震力的影响、地震动的扭转效应以及地裂缝对建筑结构的作用。

  • 标签: 宁洱地震 震中附近 震害现象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11261847565116°57′25°29′116°57′25°32′连城赖源508Ⅵ主余震型  表中的宏观震中为Ⅵ度等震线的中心位置,位于微观震中南6公里左右。、地震烈度分布现场考察共勾划出Ⅵ、Ⅴ、Ⅳ度三条等震线(见图16-1)。图16-1 1992年11月26日连城赖源地震等震线图Ⅵ度区:Ⅵ等震线东起赖源乡东西,向北经莒溪乡余地村南,拐向西南穿过东坑村北及冯地村,到陈地村北再转向北东。呈长轴北东50度展布的椭圆形,长轴长约2

  • 标签: 地震序列 大小地震 等震线图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地质背景 1992年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81122912261172°256°1171°256°连城丘家山3211Ⅴ小震群  表中的宏观震中是根据现场调查所圈定的Ⅴ度线推测的,位于微观震中的南西方向约6公里的丘家山林场附近。震源深度则是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推断的。、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震中地处山区,强度小,地表破坏轻微,主要根据人的感觉及房屋的轻微损坏与否进行评定,划分出Ⅴ、Ⅳ度两区(见图8-1)。图8-1 1981年12月29日连城丘家山地震等震线图Ⅴ度区为极震区。Ⅴ度等震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1981年 地震调查 地震序列 震源深度 小震群
  • 简介:用P、S波振幅比方法反演了1988年11月22日肃南5.7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计算了对应的P轴T轴。结果表明,前震的一组节面比较集中且与主震断层面大体一致,其主压应力轴也表现出对的集中,而余震(以及以后发生在该地区的一些小震)的断层面解则比较散乱,但总体上仍与该区的主要断层保持大体一致,但是余震的P轴和T轴则表现更大的散乱。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强地震发生前震源区微震震源机制的相对一致性是发震断层

  • 标签: 震源机制 S波 振幅比 临震前兆
  • 简介:2014年8月3日发生的鲁甸地震是我国继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的又一次破坏性浅源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本文处理了我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捕获的60余组主震三分量强震动记录,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的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长轴沿西北-东南方向展布.通过与中国西部常用衰减关系的对比,发现各模型的预测值均不同程度高估了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的观测值.最后以水平向峰值加速度较大的三个典型台站为例,详细调查了附近建筑的破坏情况,结合宏观烈度分布结果,分析了地震动特征与震害的相关性.

  • 标签: 鲁甸地震 强震动记录 谱烈度 衰减关系 震害调查
  • 简介:介绍了周至深井概况和水位高速采样技术系统的仪器设备配置.通过对该井2008年5月12日汶川8.0大震及强余震的50Hz采样率水震波数字化记录进行分析,与同一台站的测震和强震动记录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至深井动水位对全球中强地震具有良好的观测效果,相当于一台深井宽带地震仪.

  • 标签: 水震波 采样率 震时效应 周至深井 汶川地震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40916142020118°41′22°36′台湾海峡73191Ⅷ主余震型  表中震源深度为台湾台网测定。、地震烈度分布震中位于远离陆地的海域,调查在闽粤沿海陆地上进行,最高烈度为Ⅵ度,存在Ⅵ度强乃至Ⅶ度的异常点,仅勾划出Ⅵ度及Ⅴ度两条等震线(见图19-1),它们均呈北东走向微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图19-1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地震等震线图Ⅵ度区:成带状展布于福建省厦门、漳州及广东省汕头、潮州等地。Ⅵ度等震线北起福建省泉州的石

  • 标签: 台湾海峡 震源机制解 地震序列 台湾浅滩 地震基本参数 震中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