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多见于胃,术前确诊较困难,术后病理CD117阳性率86%,CD34阳性率71%。结论胃肠道间质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大小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手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为探讨酒后运动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采用TP-CBSⅠ型无创伤心血管血流参数检测仪,对酒后运动对心血管血流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1)安静状态下,与饮水对照相比,饮酒可引起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升高,心搏量降低、血管顺应性降低.(2)运动状态下,与饮水对照相比,引酒可引起心率增加、心搏量减少、心搏指数降低、外周阻力升高、血管顺应性下降.

  • 标签: 啤酒 运动 心血管机能 影响
  • 简介:为了研究大学生皮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将212名大学生分别进行身体各个相关部位的测量及哈佛台阶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人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加,学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并且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明显下降时存在性别上差异。

  • 标签: 皮脂 体脂 心血管功能 影响
  • 简介:肿瘤血管生成是个多步骤的过程,众多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血管生成抑制物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其中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是人体内源性蛋白的一部分,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较好的抗癌前景.文章就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的类型、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生成 作用机制 抑制物 内源性 研究综述 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技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对17例患卵巢良性畸胎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腹腔镜技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是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有替代开腹手术之可能.

  • 标签: 电视腹腔镜 卵巢畸胎瘤 微创
  • 简介:目的:为了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肪破裂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附属医院1996年以来80例颅内动脉病人的护理资料,以诱因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护理对策。结果:80例资料中致33例颅内动脉再出血的诱因为情绪异常、高血压、有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剧烈咳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指导合理饮食、卧床休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颅内动脉破列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再出血 危险因素 护理 探讨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介绍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辩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皮肤缺损情况,在近节指背切取皮瓣,皮瓣包含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逆行修复创面。结果15例皮瓣有14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成活皮瓣无臃肿,质地软,供区无并发症,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结论该皮辩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神经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指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I或Ⅱ级。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C、R1、R2、R3组,共4组,每组15例。4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将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调至0ng/ml、1.0ng/ml、1.5ng/ml、2.0ng/ml后停用异丙酚;记录4组患者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5min(T3)、拔管前2min(T4)、拔管即时(T5)、拔管后5min(T6)时的MAP、HR,观察拔管期间改良OAA/S评分、拔管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10min内SPO2情况。结果与T1相比,T5时4组患者MAP显著增高、HR显著增快(p〈0.05),但R2、R3组MAP、HR明显低于C组(p〈0.05);4组患者改良OAA/S评分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10min内,R3组SPO2降至90%的例数较C组增加(p〈0.05)。结论术后拔管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5ng/ml、2.0ng/ml不影响老年患者拔管时间以及意识状态;能改善拔管即刻的MAP剧烈升高、HR增快,有利于维持循环稳定;但靶浓度2.0ng/ml的瑞芬太尼增加缺氧发生率。

  • 标签: 瑞芬太尼 气管拔管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使用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56例颅内动脉患者,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护理、脑出血的观察、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3例,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0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2例。结论护理人员在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动脉瘤 弹簧圈 支架 双导管技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巨大听神经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31例巨大听神经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31例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1例复发。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加强病情动态观察,注重神经系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听神经患者护理的重点。

  • 标签: 巨大听神经瘤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