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最优化理论论证了财政分权和产业结构调整双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2007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确可以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且财政分权存在地区性差异和门槛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依据财政分权程度的不同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不同的作用,且财政分权存在最优区间,在最优区间内,产业结构调整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

  • 标签: 财政分权 产业结构调整 城乡收入差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简介:近日,金陵船厂为安吉物流建造的首艘2000车位汽车运输船在南京签字交船。该船为国内自主开发设计的新一代汽车运输船,安装了船舶智能化管理系统,可实现船岸数据实时传输。该船设有8层装车甲板,一次可装载小汽车2000辆。

  • 标签: 汽车运输船 金陵船厂 智能化管理系统 交付 自主开发 实时传输
  • 简介:近日,京粮集团与黑龙江省绥化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30亿元在该市青冈县建设集仓储物流、玉米加工、热电联产于一体的粮食仓储物流加工产业园。该园区位于黑龙江省青冈县,总投资30亿元,占地700余亩。一期投资建设年加工100万吨玉米加工生产线和配套50万吨粮食仓储及热电联产配套设施。

  • 标签: 黑龙江省 粮食仓储 京粮集团 产业园 玉米加工 战略合作协议
  • 简介: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兼有文化与经济属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地缘集聚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趋势.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一种集聚现象,文化产业园区的地缘集聚效应表现在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有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稳定的经济基础,通过必要的手段引导文化产业集聚是实现文化产业园区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 影响因素评价
  • 简介: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97、2002和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应用产业链复杂度方法,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链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伴随着经济发展,京津冀区域产业链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区域内城市间联系来看,北京和天津对河北省的中间投入联系在加强,河北省对京津区域的中间投入联系在减弱。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应该从区域产业链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产业链的联系,尤其要加强河北省对北京和天津的中间投入,以便其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区域,最终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

  • 标签: 京津冀 区域产业链 投入产出表 平均波及步数法
  • 简介:2003年起,中化国际橡胶产业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开始了频繁的海外并购。通过梳理中化国际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并购历程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其“走出去”战略的动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化国际橡胶的战略发展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天然橡胶 中化国际 发展 “走出去”战略
  • 简介:为了有效提升县市域体育产业竞争力,根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建立了县市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评价方法,对苏州4个县级市的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对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的体育竞争力排序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与提高县市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 标签: DEA 县市域 体育产业竞争力
  • 简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经济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其中“四化”理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提出,将农村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此次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农村产业化的农村金融改革为研究对象,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服务机制间的矛盾进行分析,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的协同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农业产业化农业农村金融改革
  • 简介:当前,粮食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是企业垂直整合成为主流。各类从事粮食购销、存储、运输、加工的企业经营业务互相渗透溶合,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经营链条,实现了粮食商品从原料生产到食品零售的"无缝衔接"。经营链条变短,价值链条延长,下游食品产业对整个粮食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 标签: 产权制度改革 产业经济 经营方式 粮食企业 食品产业 粮食购销
  • 简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河南省利用其自然资源丰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成绩斐然,但也存在承接产业同质化严重、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基于此,河南省必须适时转变产业转移接纳模式,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

  • 标签: 产业转移 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2016年1月29日上午,由厦船重工为礼诺航运公司建造的第3艘8500卡汽车滚装船(PCTC)“礼诺·追寻”号举行命名仪式。该船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代表着大型汽车滚装船设计与建造的最高水平。

  • 标签: 汽车滚装船 航运公司 厦船重工 8500卡
  • 简介:以我国体育健康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的关联以及我国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体育与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对提高我国体育健康产业水平有着现实意义。

  • 标签: 体育产业 健康产业 协同发展模式 对策研究
  •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区际产业转移空间失配性原因,从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低效率,政府产业转移政策的不确定性,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寻租与腐败,以及政府对产业转移认识的局限性四个政府干预视角,探究产业转移空间失配性的内在制度机理,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 标签: 产业转移 空间失配性 政府干预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区域产业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在区域合作的背景下,广西传统优势制糖产业既要紧紧围绕制糖产业实施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移的“引进来”战略,也要促进广西发达制糖企业实施积极向外扩张性产业转移的“走出去”战略.广西在实施制糖产业“双向转移”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合作,也要加强与东南亚等国际社会产业合作.

  • 标签: 区域合作 制糖产业 产业转移 “双向转移”战略
  • 简介:选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3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对地区专业化、多样性分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东、西部地区多样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正面影响,地区专业化则具有负向作用,而中部地区的情况正好相反。就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而言,人力资源与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政府干预与外贸的影响并不稳定。

  • 标签: 地区专业化 多样性分工 产业结构升级
  • 简介: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促进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力,而互动科技的诞生将文化推广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传统文创产业是基于传统文化而产生的新兴产业,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兴的表现形式。本文是针对互动科技与传统文创产业的相互融合与发展而对未来进行战略性思考:如何依托于互动科技的创新而使传统文创产业发挥自有特色。

  • 标签: 互动科技 传统文创产业 融合 创新
  • 简介:农业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的新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采用区位商对河南省及18地市2000-2014年农业产业化集群专业化程度及区域布局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未来河南省应根据区域优势,合理布局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以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协调发展。

  • 标签: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 区位商 专业化程度 比较优势
  • 简介:基于中国1980—2013年碳排放、经济、能耗、环境等数据,构建气候效应分解模型,将气候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传统意义的结构效应、低碳意义的结构效应、传统意义的技术效应和低碳意义的技术效应。协整分析显示,主要正向气候效应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主要负向气候效应是能耗强度下降和低碳环保技术投资带来的双重技术效应,高排放行业增加和低碳能源占比上升带来的正、负结构效应都较低,其中负向结构效应低于正向结构效应。

  • 标签: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气候效应
  • 简介:M新经济常态下产业的转型升级变革必须要依靠拥有高技能的优秀人才作支撑。职业技能培训肩负着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和产业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降低无效供给等重大责任,也是劳动者技术传承和产业基层创新的重要保障。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级技术人才缺乏,劳动者积极性低和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阻碍了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产业化的推进。因此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应着重普及职业培训、营造培训大氛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训课程,并保证劳动者技能更新的及时性,保持技能培训的长效性,着力构建劳动者、企业、培训机构、学校及政府共同参与的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

  • 标签: 产业升级 技能培训 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