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两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6R9和M5R14,经鉴定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和缺陷假单胞菌Pseudomonasdiminuta。通过单一菌和混合菌对比实验,发现单一菌及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均与接茵量(OD415nm)呈正相关,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含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各100mg/L的基础培养基中,接菌量相同(单一菌OD415nm均为0.2,混合菌中M6R9和M5R14的OD415nm各为0.1),于30℃、pH7.0、180r/min下培养3d,发现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比单一菌M6R9和M5R14提高2.5%、3.4%、2.3%和14.5%、14.6%、15.5%,半衰期分别缩短8.1、14.8、13.1h和40.3、50.7、46.4h,表明混合菌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存在协同作用,即混合菌可提高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去除率。

  • 标签: 联苯菊酯 甲氰菊酯 氯氰菊酯 生物降解 混合菌
  • 简介:【背景】联苯菊酯是人工合成的类似天然除虫菊素的一种仿生杀虫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联苯菊酯化学性质较稳定,在环境中的残留期长,是我国出口果蔬、茶叶中残留较严重的农药之一。微生物降解具有降解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效去除农药残留的绿色生产技术。【方法】通过富集驯化,从农药厂排污口的污泥中筛选分离能够降解联苯菊酯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到1株联苯菊酯的降解菌株BF-3。菌株BF-3为革兰氏阳性菌,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该菌株在联苯菊酯质量浓度为100mg·L^-1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MSM)中呈现s型生长,7d后对联苯菊酯的降解率达到87.9%。单因素试验表明,菌株最适降解条件为pH7.0、30oC,初始菌株D600am=1.0。【结论与意义】蜡状芽孢杆菌BF.3能够有效降解联苯菊酯,在环境中联苯菊酯残留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标签: 联苯菊酯 降解菌 鉴定 生物修复
  • 简介:从甲拌磷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甲拌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JZ1-黏着剑菌(Ensiferadhaerenssp.)。最初,该菌株在24h内对200mg/L甲拌磷的降解率为42.2%。当驯化质量浓度为800mg/L时,JZ1对200mg/L甲拌磷的降解率达到56,3%。以JZ1为出发菌经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后获得菌株JZ1-II。JZ1-II对甲拌磷的降解作用明显增加:当盐酸羟胺质量分数为2%时,降解率提高至67.8%;进一步经紫外照射45s,降解率提高至83.2%。气相色谱法测定甲拌磷的降解动态,在JZ1-II的作用下,甲拌磷在12—24h内下降迅速,24h后降解率基本稳定在83%。采用氯化亚锡法测定培养基中总磷和无机磷的含量,分析甲拌磷的降解途径,甲拌磷的降解过程应为:甲拌磷(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首先降解为二乙基磷酸,继而转变为磷酸。

  • 标签: 微生物学 甲拌磷 黏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 sp.) 降解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先进氧化技术的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降解方法。首先,文章探讨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处理现状和挑战,强调了废水处理中的关键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先进氧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Fenton反应、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方法。然后,文章讨论了这些方法的机理和优势,并分析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本文提出了废水处理中的工艺优化思路,并展望了先进氧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未来前景与挑战。

  • 标签: 先进氧化技术,废水处理,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机制,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聚乳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合成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对聚乳酸的基本性质、合成以及应用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聚乳酸 基本性质 合成 应用
  • 简介:生物降解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代谢成无害物质或者完全矿物化。本文就生物降解技术及其在农业、工业、食品行业的应用作一简单介绍。

  • 标签: 微生物 生物降解 应用
  • 简介:摘要:化学合成塑料具有极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便捷性,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塑料的生产和消耗量与日俱增。据报道,塑料自1950年大规模生产以来,以每年8.4%的速度迅速增长。2017年全球塑料产量已达到约3.48亿吨,是1950年的174倍。但是,塑料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天然可降解材料展开分析,探讨此类材料的未来发展。

  • 标签: 天然 可降解 材料 发展
  • 简介:白腐菌分泌胞外氧化酶--木素降解酶.这类氧化酶底物专一性不强,除降解木素外还降解大量的污染物.首先观察4种白腐菌Pleurotuseryngii,Polyporusversicolor,Pleurotusostreatus和Fomeslignosus在限氮和富氮培养基中产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能力,4种真菌只产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由于Pleurotuseryngii和Pleurotuseryngii产酶能力较强,用于碱木素的降解脱色,二者在限氮条件下11天对碱木素降解脱色率为65%和72%.0.6g/LCa2+有助于菌体生物量的增加,对产酶影响不明显;10mg/LMn2+有助于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5mg/LCu2+可显著提高菌体产漆酶能力,10天可使碱木素的降解脱色率达到90%.

  • 标签: 木素降解酶 白腐菌 碱木素 降解脱色 造纸工业 废水处理
  • 简介:用一系列试验评价废水中DOM(溶解性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潜力。废水样从Haifa废水处理站和Qishon水库采集,以2-4个月为一个周期,或者用废水或者用土壤微生物对水样进行培养,其特征用溶解性有机碳含量(DOC)、UV254吸光率和激发荧光-辐射基质表示。根据腐殖质/棕黄酸成分和似蛋白质结构,确定了三个主要的荧光峰值。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三个特殊荧光峰值,本文建议选择非发光成分。在一些实例中,发现一些废水中的荧光物增加,因而提出(1)生成新的与DOM生物降解有关的荧光物质和(2)降解某些有能力抑制DOM荧光物的有机物。根据荧光物强度和UV254的比值,描述了比其他UV吸收成分发光的DOM成分的不同的生物降解动态。总而言之,大约一半的总的DOM很容易降解,剩余的DOM的浓度在8.10毫克/升之间。灌溉土壤的废水中残留的DOM浓度的升高可能有助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DOM的聚集。

  • 标签: 废水 溶解有机物(DOM) 激发排出物(EEM) 生物降解 Qishon(Kishon)
  • 简介:[摘要]本文调查了塑料产品使用现状,揭示了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必要性,并对塑料制品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开发第二代降解塑料的原料、工艺流程和产品的种类、性能,提出了在我地开发该项目是具有社会、环境、经济三得利的好项目。

  • 标签: []可降解塑料淀粉树脂市场白色污染
  • 简介:焦化废水含有机废水,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对含氮化合物及构成COD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却很难奏效。本文研究采用缺氧——压氧——好氧(即A/A/o)处理工艺,不仅可使COD、氨氮达标排放,对其它污染物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污泥法。

  • 标签: 焦化废水 降解 技术
  • 简介:摘要因为垃圾渗滤液成分比较复杂,这就导致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遇到很多的麻烦,在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要求很多。本文重点分析和研究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以及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并且进一步分析垃圾渗滤液氧化降解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垃圾渗滤液 危害 处理难点 氧化降解 处理方法
  • 简介:聚乳酸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乳酸再经聚合反应而制成新的树脂,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用它制成制品埋在土壤中容易自动降解。因此,该产品的研发深受美、德、法等国家重视。国内也正在研制中,浙江海正集团的研发工作取得进展,掌握了发酸、提取、聚合等技术,并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 标签: 聚乳酸 PLA 可降解塑料 玉米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性
  • 简介:在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可分解酶并排出其体外。这些分解酶依附在高分子物质的表面,并且利用水分解作用来切断聚合物链中的化学链,诸如酯类链、糖式链、钛链等。由于聚合物链中的分子体积变小而使这些物质分解。酶分解作用(最初的分解过程)使成品分裂成个体单元,进一步被分解了的物质分子理低。

  • 标签: 可降解塑料 分解原理 聚合物 聚乙烯 微生物
  • 简介:在酸性TiO2水悬浮体系中,利用光催化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实现对于VX的有效消毒。VX降解历程主要是通过P-S键的断裂,生成低毒或无毒的中间产物,甲基膦酸二乙酯、甲基膦酸等。随着反应的继续,最终达到彻底矿化,最终产物为SO4^2-、NO3^-、PO4^3-和CO2。生成的SO4^2-离子浓度与反应中硫元素彻底矿化的量相对应,而反应生成的NO3^-、PO4^3-远小于其理论矿化值,这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光催化消除VX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

  • 标签: VX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洗消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