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G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肺恶性潜能未定GT的活检标本、术中冷冻标本、术中细胞学刮片及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细胞丰富,圆形或卵圆形,密集围绕血管,胞质均匀透明淡染,核圆,较一致,位于中央,部分区细胞增生活跃,偶见核分裂象。结论肺GT非常罕见,活检、冷冻及细胞学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据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通过对肺GT进行观察,为进一步提高GT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病理资料。

  • 标签: 肺肿瘤 血管球瘤 恶性潜能未定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8月,对15例16指手指血管进行诊治。术前15例16指Love试验阳性,冷敏感试验阳性,6指X线侧位片显示末节指骨有明显压迹。全部病例均采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果15例16指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6~36月,术后症状均消失,指端无畸形,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指血管的诊断依赖临床三联症表现及Love试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手指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探讨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影像学为胃粘膜下及胃壁肿块,境界欠清;病理形态学特点表现为肿瘤组织位于胃壁肌层呈侵袭性生长,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无明显坏死及核分裂像;表达SMA、Vimentin、Calponin等标记。结论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胃原发间叶性肿瘤,需要与胃肠道间质、类癌等进行鉴别;确诊依靠大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以外科手术扩大切除加密切随访。

  • 标签: 胃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切除手指甲下血管,观察术后疼痛、甲板外观、肿瘤复发情况。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们共收治23例甲下血管患者,均于显微镜视下行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手术治疗。收集术前和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术后甲板形态变化、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18个月,术后均治愈,无一例复发。术后病理报告均确诊为血管。术前VAS评分为(6.84±1.50)分,术后第1天VAS评分为(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4,P=0.0001)。术后甲板均生长平整,无明显畸形,外观满意。术后随访1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采用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切除甲下血管,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症状均改善,并且保留了甲板的完整性及美观,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 标签: 血管球瘤 外科手术,微创性 甲板开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指浅表血管的诊治疗效。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5年9月我科8例手指浅表血管的诊治进行总结。8例(8指)患者有阵发性疼痛和压痛,Love征呈阳性,7例患指对冷刺激敏感。所有患者行激光开窗切除烧灼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治愈,无感染。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年(平均2年)。术后患指疼痛症状均消失,无活动、功能障碍。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血管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有助于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激光开窗切除烧灼术治疗手指浅表血管,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手指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血管(GIGT)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诊断的15例GIGT,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BRAF基因突变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GIGT,男性7例,女性8例。14例发生于胃,1例发生于回肠。患者年龄37~59岁,中位年龄49岁,平均50岁。11例胃血管以间断腹痛、腹胀入院,另3例于体检时发现胃窦部占位入院;1例回肠血管以腹痛伴大便带血入院。影像学检查,胃血管位于黏膜下,边界清楚,动脉期强化明显;肠血管累及局部肠壁全层并堵塞管腔。大体检查:体最大径1.5~3.0 cm不等,平均2.3 cm,切面实性。显微镜下观察:胃血管位于固有肌层间,富血管,与周围分界清楚,但均无明显包膜形成;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血管周围呈血管外皮样或实性巢团状排列;细胞形态温和,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难见,无坏死,其中2例局部见小灶状钙化;2例见肿瘤侵入黏膜层;2例见脉管栓;5例见神经侵犯。肠血管累及肠壁全层,细胞密度高,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热点区约(5~6)个/HPF。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弥漫强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Ⅳ型胶原,部分区域中等强度表达Caldesmon或Calponin,有12例局部弱表达突触素。胃血管的Ki-67阳性指数1%~30%不等,均值约6%。肠血管的Ki-67阳性指数约70%。15例GIGT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V600E位点突变。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未行放化疗。电话随访到13例患者,随访时间18~90个月,平均42个月,12例胃血管患者均健存,肠血管患者术后15个月出现肝转移。结论血管是胃肠道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应与胃肠道间质、神经内分泌肿瘤、平滑肌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及副节等鉴别。多数GIGT生物学行为良善,预后良好,但尚需长期临床随访。

  • 标签: 血管球瘤 胃肠肿瘤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血管(glomus tumor)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提高小活检及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并准确评估其恶性潜能。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7月诊断的血管10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采用PCR-Sanger测序法对3例血管行BRAF及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5例为良性血管,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3例为恶性。肿瘤位于黏膜下层,呈实性片状围绕毛细血管排列,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大小相对一致,胞质淡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均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Ⅳ型胶原及波形蛋白。3例血管均未见BRAF第15号外显子V600E突变,3例均出现BRAF第16号外显子同义突变,1例良性和1例恶性血管出现BRAF第3号外显子M117R错义突变;1例良性血管出现KRAS第3号外显子D69N错义突变;1例恶性潜能未定血管出现KRAS第5号外显子同义突变。结论气管血管罕见,在小活检及术中快速冷冻诊断中极易误诊为类癌。分子遗传学上BRAF基因未出现V600E突变及蛋白表达,BRAF和KRAS基因出现了罕见位点的突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发生于手部多见,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局部压痛以及冷敏感,临床上最有效的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肿瘤。传统手术入路多会引起甲板畸形,而且对于甲下中央区血管完整切除较困难,导致复发率较高。自2021年2月至2021年4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甲下中央区血管患者3例,采用改良侧方骨膜下入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血管球瘤 手指 甲下 指侧方骨膜下入路
  • 简介:摘要脉管异常疾病的命名和分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混乱状态,不精确的术语严重干扰了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病因的理解、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判断。本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加深临床医师脉管畸形的认识,对做出适宜的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血管瘤 血管畸形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囊阻断和凝血酶注射联合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的临床应用。方法8例四肢假性动脉患者在血管造影基础上,在囊阻断载动脉并封闭假性动脉漏口的同时,采用头皮针经皮直接穿刺动脉,行腔内注射凝血酶。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及术后造影,漏口闭塞,腔内未见血流;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未见载动脉远端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术后3~6个月随访假性动脉均完全闭塞,无复发。结论血管囊阻断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作为假性动脉外科修补术的替代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球囊 阻断 凝血酶 假性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颅内脑静脉血管(CV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CVA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CVA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CVA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可以满足诊断需要。

  • 标签: 脑静脉性血管瘤 CT血管造影
  • 简介:<正>患者1男性,18个月患儿,因会阴部和外生殖器处血管(见图1)于2008年4月收入小儿外科。术前CT检查:血管发生在会阴部、阴囊和阴茎,同时累及阴茎的海绵体,阴囊皮肤、肉膜及部分肌肉。B超检查:未发现有动静脉瘘的征象,局部皮温

  • 标签: 血管瘤 普萘洛尔 长春新碱 会阴部 小儿外科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颅面血管病的病理改变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1995年12月治疗的7例(男1例,女6例)颅面血管病患者的病理改变及手术治疗结果.其中Ⅰ型4例,Ⅱ型2例,Ⅲ型l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血管痣、癫痫发作、智力障碍以及偏瘫;脑电图检查显示病变部位异常脑电波.结果7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6例手术后临床症状及脑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病理改变包括颅骨不对称,颅内钙化,脑萎缩,脑室扩大,硬脑膜和蛛网膜血管扩张、增生及脑血管扩张,静脉畸形等.结论对于药物控制不满意的颅面血管病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 标签: 颅面 血管瘤 病理改变 患者 手术治疗 血管扩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