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肤真菌可依据真菌感染皮肤组织的深浅不同,分为皮肤浅部真菌和皮肤深部真菌。依据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真菌学检查是诊断皮肤真菌的常用方法,三者通常需相互配合方能明确皮肤真菌的诊断。本文通过阐述这三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皮肤科临床医生诊断皮肤真菌的准确性。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 真菌学检查
  • 简介:真菌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疾病,治疗存在很大的挑战。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用药、系统用药、仪器治疗及联合治疗。目前局部治疗新技术的发展和联合疗法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甲真菌的治疗水平。本文总结近年来甲真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真菌病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仪器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耳真菌真菌引起的耳部疾病,是指真菌进入耳部引起的耳部感染。本病好发于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及季节,由于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耳真菌患者逐渐增多,治疗效果差,易反复。我科于2008年-2011年对76例(82耳)真菌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 简介:本文就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的8%环吡酮甲涂剂及5%阿莫罗芬搽剂,美国FDA批准的两个新药10%艾氟康唑溶液及5%Tavaborole溶液,以及一些尚在研究中的卢立康唑、他扎罗汀等,并简述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新剂型的应用。

  • 标签: 甲真菌病 10%艾氟康唑溶液 5%Tavaborole溶液 外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20甲真菌真菌培养结果。方法刮取甲部位的甲屑直接涂片镜检做初步诊断,用斜面培养和小培养鉴定真菌种类。结果220例甲真菌患者真菌培养共165例阳性,培养阳性率75%,分离出病原菌172株,其中皮肤癣菌81株,占47.09%,酵母菌72株,41.86%,霉菌19株,占11.04%,混合感染7例,占4.06%。结论甲真菌的感染主要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皮肤癣菌中以红色癣菌所占比例最多。

  • 标签: 甲真菌病 真菌 培养 分析
  • 简介:真菌是皮肤真菌的常见.外伤、足癣和糖尿等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研究糖尿合并甲真菌患者发病特点,本文对临床单纯甲真菌患者及糖尿合并甲真菌患者甲真菌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菌种分布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糖尿病 差异 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
  • 简介:真菌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主要表现为甲的外形损害和色泽改变。其治疗方案与非真菌性甲治疗方案迥异。如对非真菌性甲认识不足,则容易简单地将甲损害等同于甲真菌从而导致误诊,因此鉴别两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两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真菌病 非真菌性甲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继发真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继发真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继发真菌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14d、糖皮质激素使用>500mg、机械通气、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和II型呼吸衰竭是当前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继发真菌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预防和控制肺部真菌感染,由此来降低患者继发真菌的发病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真菌病 危险因素
  • 简介:念珠菌性甲真菌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类特殊类型甲真菌,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其发病率甚至占主要地位。念珠菌性甲真菌在发病机理、流行学、诊断、临床形态及治疗等方面与皮肤癣菌性甲真菌有诸多差异。

  • 标签: 念珠菌 甲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耳真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耳真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25)接受局部治疗为主,对照组(n=25)接受全身抗真菌药物+抗生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控制率。结果规定疗程之后,两组治愈率均达98.9%以上;半年之内观察组的复发控制率为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结论局部治疗外耳真菌,可以提高复发控制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外耳真菌病 病原菌
  • 简介:真菌约占所有甲病例的50%。糖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肥胖、吸烟和年龄增长是感染的诱发因素。真菌镜检和培养仍是诊断甲真菌的标准,但新的实验诊断技术发展很快。激光和光动力疗法是可以选择的新的替代治疗方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甲真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真菌亦称真菌性喉炎,在临床上较少见,本科收治喉真菌4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喉真菌病 诊治 真菌性喉炎
  • 简介:<正>鼻腔鼻窦真菌因临床发病率低,且一般预后好,所以目前仍未能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以致于误诊误治。作者于1986—1993年共收治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33—62岁,平均46.1岁。病程1月—2年。主要症状与体征:涕中带血或后吸涕带血7例,鼻塞7例,患侧头痛2例,患侧面颊部压迫感2例,间歇性涕中带干酪样物2例,嗅觉减退5例,鼻粘膜慢性充血5例,下鼻甲肿大7例,中鼻甲息肉样变2例,鼻道积脓6例,嗅裂干酪样物1例。9例皆行鼻窦常规位拍片,均显示单侧上颌窦密度增高,2例同时显示筛窦密度增

  • 标签: 鼻腔鼻窦 真菌病 上颌窦 干酪样物 侵袭型 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耳道真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6例外耳道真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外耳道真菌患者经过认真仔细清除外耳道霉菌团块及痂皮,局部涂布硝酸咪康唑软膏或复方曲安奈德软膏,1-3个疗程治疗获临床治愈。结论外耳道真菌是一种常见的外耳道真菌性感染性疾病,严格的器械灭菌、认真细致的外耳道清理、合适的抗霉菌药物,足够的疗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外耳道真菌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皮肤病理学界对甲真菌治疗颇有争论,问题主要集中在甲真菌在不同病患上治疗效果有差异性。根据多年对皮肤治疗经验的积累,追根溯源分析甲真菌理及其发生、影响、治疗方法,从而指出甲真菌的最佳治疗途径,指导医师和病患用药。

  • 标签: 皮肤病 甲真菌病 病理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637例甲真菌患者的临床分类、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其分布。方法按甲真菌诊断标准收集近3a来637例真菌培养阳性甲真菌患者并临床分类,按真菌学分类标准诊断致病菌种类,分析各菌种在临床种、年龄段、性别等的分布。结果临床分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72.06%)。菌种构成为皮肤癣菌占69.39%、酵母菌占18.68%、非皮肤癣菌霉菌占11.93%。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353株(79.86%),酵母菌中白念珠菌67株(56.30%),非皮肤癣菌中以青霉和曲霉为主。致病菌种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存在差异,但均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甲真菌的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

  • 标签: 甲真菌病 致病菌 皮肤癣菌 酵母菌 霉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真菌的综合治疗。方法对39例(39眼)角膜真菌采用病变组织切除或刮除,溃疡面用5%碘酊及达克宁霜烧灼,0.2%氟康唑结膜下注射及静滴,氟康唑及贝复舒点眼,阿托品液点眼,口服消炎痛,维生素及乙酰唑胺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29例临床治愈,3例好转,3例角膜白斑形成,2例角膜穿孔合并真菌性眼内炎行眼内容摘除术,2例转院行穿角膜移植术。结论结合病情应用综合疗法治疗角膜真菌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角膜真菌病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