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33岁。周身多发性斑块、结节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及四肢散在多发坚实的结节或斑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呈淡红色至黄褐色。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血管、附属器周围见团块状、嗜伊红性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均质嗜伊红性物质、结晶紫染色均(+),诊断为多发性结节皮肤淀粉样变病。

  • 标签: 淀粉样变 皮肤疾病 结节型 多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对结节肺腺癌各亚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60例结节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信息及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各病理亚型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同时进行诊断效能比较。结果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AAH+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浸润性腺癌变异型(VIAC)4种亚型结节肺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7.07±7.92)岁、(59.37±6.96)岁、(60.68±8.83)岁、(63.33±6.8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1,P=0.304),但呈现出AAH+AIS<MIA<IAC<VIAC的特点。AAH+AIS、MIA、IAC、VIAC 4种亚型结节肺腺癌患者的病灶最大径[6.85(3.73) mm vs. 8.00(5.00) mm vs. 16.00(11.90) mm vs. 17.20(9.08) mm,H=55.107,P<0.001]、CT值[-563.50(176.63) HU vs. -536.00(293.50) HU vs. -235.50(346.50) HU vs. -23.00(30.50) HU,H=47.499,P<0.001]、结节实性占比[0 (0) vs. 0(0) vs. 49.00%(100.00%) vs. 100.00% (0),H=44.242,P<0.001]、空泡征[14(87.50%) vs. 35(100.00%) vs. 84(81.55%) vs. 3(50.00%),χ2=13.925,P=0.002]、充气支气管征[1(6.25%) vs. 2(5.71%) vs. 36(34.95%) vs. 2(33.33%),χ2=16.578,P=0.001]、肿瘤内血管征[13(81.25%) vs. 28(80.00%) vs. 64(62.14%) vs. 1(16.67%),χ2=11.168,P=0.009]、血管集束征[1(6.25%) vs. 3(8.57%) vs. 66(64.08%) vs. 6(100.00%),χ2=54.232,P<0.001]、短毛刺征[3(18.75%) vs. 11(31.43%) vs. 77(74.76%) vs. 6(100.00%),χ2=36.218,P<0.001]、分叶征[4(25.00%) vs. 18(51.43%) vs. 93(90.29%) vs. 6(100.00%),χ2=43.302,P<0.001]、胸膜牵拉征[0(0) vs. 6(17.14%) vs. 70(67.96%) vs. 5(83.33%),χ2=50.79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灶最大径(OR=0.858,95%CI为0.754~0.977,P=0.021)、胸膜牵拉征(OR=0.288,95%CI为0.084~0.993,P=0.049)是MIA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最大径(OR=1.131,95%CI为1.030~1.241,P=0.010)、胸膜牵拉征(OR=3.441,95%CI为1.279~9.254,P=0.014)是IAC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最大径诊断MIA的最佳阈值为11.05 mm,AUC为0.798(95%CI为0.724~0.872),敏感性为68.00%,特异性为85.70%;胸膜牵拉征诊断MIA的AUC为0.714(95%CI为0.623~0.806);病灶最大径与胸膜牵拉征诊断MIA的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38,P=0.066)。病灶最大径诊断IAC的最佳阈值为11.05 mm,AUC为0.827(95%CI为0.759~0.895),敏感性为75.70%,特异性为78.90%;胸膜牵拉征诊断IAC的AUC为0.743(95%CI为0.663~0.823);病灶最大径与胸膜牵拉征诊断IAC的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4,P=0.035),病灶最大径>11.05 mm诊断IAC的价值更优。结论病灶最大径、胸膜牵拉征是诊断MIA、IAC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最大径>11.05 mm诊断IAC的价值更优。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病理亚型 多层螺旋CT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33岁。周身多发性斑块、结节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及四肢散在多发坚实的结节或斑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呈淡红色至黄褐色。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血管、附属器周围见团块状、嗜伊红性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均质嗜伊红性物质、结晶紫染色均(+),诊断为多发性结节皮肤淀粉样变病。

  • 标签: 淀粉样变 皮肤疾病 结节型 多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证分布与其胸部CT影像学特征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0例肺小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运用频数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医证与临床高危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中医证以肺脾气虚证为主(28.8%),之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27.6%)、肺阴虚证(22.9%)、气虚血瘀证(12.4%)和肝郁脾虚证(8.3%)。与气虚血瘀证患者比较,肝郁脾虚证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气阴两虚证患者比较,肺阴虚证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P<0.01),气虚血瘀证患者CYFRA21-1水平降低(P=0.014);与肺阴虚证患者比较,肺脾气虚证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水平降低(P=0.044),肝郁脾虚证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P=0.005);各证间SC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5,P=0.551)。肺阴虚证与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史、边缘光滑、有毛刺呈中度相关(r值分别为0.613、-0.628、0.755);气阴两虚证与实性呈低度相关(r=-0.421);肺脾气虚证与实性呈中度相关(r=0.540),与慢支史、磨玻璃、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滑呈低度相关(r值分别为-0.303、-0.495、0.376、-0.337、0.319);肝郁脾虚证与吸烟史、慢支史、左肺下叶、孤立病灶、多发病灶、类圆形、NSE水平相关(r值分别为-0.099、-0.150、0.120、0.113、-0.113、-0.107、0.133);气虚血瘀证与分叶状呈中度相关(r=0.682),与边缘不规则呈低度相关(r=0.470)。结论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辨证分与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在不同证间具有差异性,其中肺阴虚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度较高,而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肝郁脾虚证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度相对偏低。

  • 标签: 结节病,肺 肺小结节 证候 临床指标 相关性分析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分钙化在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中应用依据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7月来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目标进行研究,从中选出100例均接受超声诊断,分析结节钙化的分结果以及不同分的钙化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的检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似,其良恶性结节准确率100%,手术病理检出良性结节38例,恶性结节62例,超声分中I和II的良恶性检出结果对比差异显著,结果P0.05。结论:临床不同分钙化甲状腺结节诊断中,选择超声诊断能准确鉴别结节的良恶性质,值得临床借鉴采纳。

  • 标签: 不同分型钙化 甲状腺结节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胸腺瘤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特殊类型胸腺瘤,其预后相对良好。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前纵隔的该肿瘤,经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后随访9个月,未见复发与转移。该肿瘤的治疗方案首选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对于不能完整手术切除的病例,术后需密切随访。

  • 标签: 胸腺瘤 微结节型
  • 简介:患者女,64岁,于2012年3月无意中发现左大腿内侧肿物1周来就诊,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伴侧壁声影,块内未见血流信号,考虑肌纤维瘤,临床采取局部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

  • 标签: 结节性筋膜炎 骨化型 肌内 横纹 大腿内侧 超声显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证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小结节患者6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中医证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肺小结节患者中医证分布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阴虚证》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其中气虚血瘀证癌胚抗原(CEA)临床观察高于其他证,肺脾气虚证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临床观察高于其他证,肺脾气虚证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临床观察高于其他证,肝郁脾虚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临床观察高于其他证。结论:肺小结节患者以肺脾气虚证为主,CEA、CYFRA21-1、SCC、NSE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肺小结节病的中医证变化。

  • 标签: 肺小结节 中医证型 临床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5年7月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发布了专门针对儿童的甲状腺结节与分化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本文对该指南作了系统的介绍及解读,讨论了其中与2015年ATA成人指南差异的部分,为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该指南提供借鉴与帮助。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 美国甲状腺学会 儿童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胸腺瘤临床病理表现。方法选择2例被诊断为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胸腺瘤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开展镜检、免疫组化检查。同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镜检结果显示胸腺肿瘤镜下境界清楚,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多囊性结构、MNT的经典结构。囊腔内壁被覆有单层梭形上皮样细胞。上皮样肿瘤细胞团中见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灶性区域有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形成。免疫组化结果证实CKpan、CK19、CK5/6、P63阳性,间质丰富淋巴细胞中均有T细胞和B细胞表达。标本中淋巴样间质均见κ和λ表达。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包围微结节样上皮细胞团。随访结果证实无转移复发现象。结论MN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胸腺肿瘤,依据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 标签: 胸腺肿瘤 发生中心 伴淋巴样间质微结节型胸腺瘤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腺性膀胱炎超声诊断的类肿瘤结节可于膀胱壁任何一处见瘤样结节突向膀胱腔,表面呈轻微锯齿样,不光洁及轻度不平整,内部回声强度高或低,部分团块内有散在分布的囊泡样暗区,局部膀胱壁连续尚好。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类肿瘤结节型 囊泡样变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解毒活血汤和异维A酸联合应用的效果,分析将其用于结节囊肿痤疮能够起到的作用。方法:从2020年全年我院接收的结节囊肿痤疮患者当中随意选出80人,将他们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由40名患者组成,分别接受异维A酸治疗和异维A酸+解毒活血汤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个小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变化进行对比,此外还要对两个小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之前两组皮损积分没有太大差距,但经过治疗后,联合组皮损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单一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单一组。结论:对结节囊肿痤疮患者采取异维A酸+解毒活血汤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加快患者皮损恢复和结节囊肿消退速度,治疗安全性也非常有保障,值得进行大力普及。

  • 标签: 结节囊肿型痤疮 异维A酸 解毒活血汤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改善结节囊肿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结节囊肿,对解毒活血汤联合异维A酸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门诊接受治疗的结节囊肿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解毒活血汤联合异维A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皮损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解毒活血汤联合异维A酸对结节囊肿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结节囊肿,不良反应更少,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治疗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解毒活血汤 异维A酸 结节囊肿型痤疮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