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并观察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间为2021年8月-2023年8月,将EGFR突变患者作为观察组,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将EGFR未突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免疫细胞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辅助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放疗辅助靶向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控制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1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8+与CD4+/CD8+等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8+与CD4+/CD8+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放疗辅助靶向治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腺癌( NSCLC)患者的肿瘤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腺癌 放疗辅助 靶向治疗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尼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用卡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8.30%,高于对照组的69.89%(χ2=9.59,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25[(16.25±5.47)μg/L]、糖类抗原50[(15.23±3.27)μg/L]、癌胚抗原[(5.91±2.66)mg/L]均低于对照组[(21.49±6.61)μg/L、(19.11±3.48)μg/L、(10.14±2.7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1、7.86、10.73,均P < 0.001);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69.34±8.85)%、(38.15±6.52)%、(1.40±0.33),均高于对照组的(64.51±8.74)%、(33.55±6.33)%、(1.2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5.36、-3.97,均P < 0.001);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 0.001)。结论阿帕替尼能有效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阿帕替尼 生物标记,肿瘤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癌胚抗原 免疫 生活质量 老年人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特异性引入心理护理在提升术后生存质量、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综合价值。 方法:分析研究时间内(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确诊胃癌且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依标准遴选出78例。随机性获取其中39例纳入本次观察组(基础+心理护理组),其余39例则作为对照组(基础护理组),用以效果对照。依次分析生存质量、细胞免疫功能相应分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应数值对比,观测显示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涵盖躯体、认知、情绪、角色及社会五项功能)与免疫功能(涵盖T抑制细胞、T辅助细胞两项因子)统一处在更高水平(P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心理护理 生存质量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化疗与免疫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11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分别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方案,实验组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进行对比,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L-6)出现明显下降、ORR、DCR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ORR、DCR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免疫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因此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单纯化疗治疗 免疫联合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细胞免疫与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90%,低于对照组51.28%,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 标签: 细胞免疫治疗 化疗治疗 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免疫功能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评价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免疫功能与呼吸功能。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IgM、IgG等免疫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EV1、FVC等呼吸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提高呼吸功能

  • 标签: 小儿肺炎 综合护理 免疫功能 呼吸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胃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更是位于前列。胃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根治性手术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传统观点认为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杀伤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近来有研发现,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双重的,在抑制的同时也能通过相关调节机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化疗对胃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因此如果能充分利用正面作用,避免负面影响,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找到化疗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最佳结合点,将改善胃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化疗 胃肠癌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辅助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和对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具有显著性水平(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2年12月)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化疗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化疗利联合乌苯美司药物进行治疗。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状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NK细胞、CD4+、CD4+/CD8+指标为(19.51±2.29)、(35.08±2.67)、(2.03±0.19)和参照组(15.56±4.25)、(24.12±3.01)、(1.50±0.22)相比明显较高;而CD8+(20.15±2.01)和参照组(26.98±2.36)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将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用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免疫功能可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乌苯美司联合化疗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进步,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已大幅提高,但较高的复发转移率仍限制着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长期以来,肝细胞癌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法,对于其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和方案还存在争议。近年来,以PD-1/PD-L1单抗和CTLA-4单抗为代表的现代免疫治疗手段,在多种肿瘤中展现出良好疗效。在晚期肝细胞癌系统治疗中,PD-1/PD-L1单抗联用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已成为一线方案,该方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给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带来希望。近期,国际上发表了3项肝细胞免疫新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成果,初步提示了肝细胞免疫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将来开展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免疫新辅助治疗 肿瘤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癌中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 TIICs)亚群与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去卷积算法(CIBERSORT)分析504例头颈癌组织和42例正常组织浸润免疫细胞类型及评估22个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Corrplot R包评价不同亚群免疫细胞间的关系,Survival R包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用Wilcox检验分析TIICs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CIBERSORT分析显示,头颈癌组织中共有22种TIICs,其中幼稚B细胞、单核细胞和M0型巨噬细胞在肿瘤组织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Wilcox检验分析显示,M1型巨噬细胞、卵泡辅助T细胞和静息记忆性CD4+T细胞与患者年龄有关,巨噬细胞和静息NK细胞与患者性别有关,幼稚B细胞、CD8+T 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M0型巨噬细胞的丰度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且I期和II期头颈癌患者静息肥大细胞水平较高;Kaplan-Meier分析显示,卵泡辅助T细胞与头颈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 呈正相关,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头颈癌的5年OS呈负相关。 结论 头颈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亚群与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可为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 头颈部癌 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TCGA CIBER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