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寻T11肋椎角大小对L,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置钉的影响及其与侧方成角的关系。方法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经前路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76例L1椎体爆裂骨折。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15~68岁,平均(38.45±18.49)岁。损伤椎体均为L,椎体。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7例,车祸伤23例,重物砸伤6例。损伤至入院时间2h至24天,中位数24h;损伤至手术时间2—17天,中位数6天。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13例,B级9例,C级14例,D级20例,E级20例。手术固定范围:T12~L2固定64例,T12~L1固定12例。手术前后常规拍摄损伤节段为中心的脊柱正侧位片。肋椎角是脊柱正位像的中轴线与T12椎体上终板的延长线在手术侧(如左侧)第11肋骨的交会点与T11椎体左上角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冠状面Cobb’s角测量方法为固定螺钉所在的上位椎体的上终板延长线与固定螺钉所在的下位椎体的下终板延长线的交角,而不是伤椎的上位椎体上终板延长线与伤椎的下位椎体的下终板延长线的交角。以肋椎角的平均值为基点分为两组,分别是〈60°组和〉60°组。测量比较两组的冠状面Cobb’s角及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A、B、C、D角为从头端至尾端的4枚椎体螺钉分别与相应椎体终板的夹角),比较肋椎角与椎体螺钉A、B角及术后冠状面Cobb’s角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60°组36例,〉60°组40例,两组的术后冠状面Cobb’s角、椎体螺钉A角、椎体螺钉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s角、A、B角与肋椎角的大小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T11肋椎角的大小即第1I肋骨的倾斜程度与术后冠状面Cobb’s角及椎体螺钉置钉的角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 简介:2013年将是大众照明平价LED灯具竞相设计、生产、上市之年,大众照明平价LED灯具的性价比PK将决定新研发的平价LED灯具的生命力、

  • 标签: 恒流 线性 高压 LED 灯具 平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GSS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采用GSS内固定系统治疗,经过护士细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和出院指导,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完善细致的护理计划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将自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男30例,女20例,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均行X线和CT检查,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以及腰背部疼痛的情况,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半年至2年的术后随访,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腰背部疼痛情况VAS评分比较,术后明显优于术前,两个阶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术后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明显优于术前,且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术前。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好,因其可以早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避免应力集中于后柱,防止晚期矫正角度以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应值得在临床治疗时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 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临床的效果
  • 简介:1土地质量及质量缺陷土地质量是指土地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该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或生产力的大小或价格的高低。土地质量是在土地现今和将来均能维持和有效发挥功能的一种能力,即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承载功能的能力,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生物、景观生态及其所决定的生态环境、生产潜力和承载能力等,是对可持续土地利用能力和环境管理(生态环境健康)而言的土地状况或健康程度。

  • 标签: 土地评估 质量缺陷 高压线 土地质量 生态功能 承载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椎体减压加四维植骨在治疗腰椎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2月—2012年02月半椎体减压加四维植骨在治疗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患者36例,术后以影像学观察伤椎椎管减压效果及植骨融合情况,测量伤椎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末次随访时按ASIA评分标准进行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6例减压均较彻底;术后6个月所有植骨均融合。末次随访伤椎Cobb角减小、椎管矢状径增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按ASIA标准术前11例“D”均恢复至正常“E”;术前18例“C”恢复至“E”15例,恢复至“D”2例,无变化1例;术前7例“B”恢复至“E”4例,恢复至“D”2例,恢复至“C”0例,无变化仍为“B”1例,其中5例不同程度的肛周、括约肌功能障碍2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2无变化。好转率94.4%,症愈率83.3%。结论半椎体减压加四维植骨在治疗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不完全性瘫痪 前路 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运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2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组20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在治疗前后及随访中测量伤椎的Cobb’s角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现象,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此种情况,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研究发现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增强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可增强局部椎体固定的稳定性,并有效减少副作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固定 椎体增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万向钉置钉固定胸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进行经伤椎置钉固定和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及伤椎Cobb,s角比较在术前和术后2周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l)。结论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与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相比,远期疗效更好。

  • 标签: 脊柱骨折 伤椎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确诊之后,首先对患者进行阿奇霉素静脉注射,在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再口服罗红霉素进行巩固。结果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没有典型性,血清支原体抗体滴度>180,具有检测意义。经过治疗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罗红霉素在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成人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