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56例,均应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联合用药阶段,总有效率92.0%;34例转换至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总有效率64.7%,两个阶段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具有较为明显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拉莫三嗪 丙戊酸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瘤患者术后并发癫痫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8例痊愈,11例恢复良好,1例重残,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3例痊愈,12例恢复良好,5例重残,治疗总有效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瘤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出现癫痫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脑瘤 癫痫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同期收治的单纯性癫痫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癫痫类型进行明确分型,详细询问症状表现、发病时间、频率等资料,在组间进行平行比较,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布差异不大,但试验组病程长、发作频率高,和对照纽相比差异鲜明;试验组患者女性比例(72.5%)明显高于对照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纽发病以部分型(62.5%)为主,对照组以全面型(525%)为主,但组间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和单纯性癫痫之间具有相关性,并发偏头痛会加重癫痫症状,具有病程长、发作频率高、以女性为主的特点,要求医疗人员开展临床工作时注重这些特点。

  • 标签: 癫痫 偏头痛 发病特点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护理干预在老年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癫痫并发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抑郁水平.结果干预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加重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癫痫并发抑郁患者实施系统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抑郁水平,进而增强癫痫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癫痫;抑郁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3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癫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84例癫痫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运用药物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发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记录。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早发性癫痫患者和迟发性癫痫患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复发状况,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总有效率为97.6%。结论患者在早期出现癫痫病症状时,应该对其进行全面地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在用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72例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开展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36例患者中,优为24例,良为9例,中为2例,差为1例,优秀率为66.67%。对照组的36例患者中,优为6例,良为16例,中为10例,差为4例,优秀率为16.66%。观察组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治疗后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癫痫患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患者中41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病率均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主要以早发型为主,皮质区及蛛网膜下腔发病率显著高于基底节区发病率,且皮质区发病率明显高于蛛网膜下腔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发病率与脑卒中类型及病灶部位有关,临床上需要及早对癫痫患者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继发性癫痫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评价儿童癫痫患者卡马西平(CBZ)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儿童癫痫患者70例CBZ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不同CBZ血药浓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CBZ和CBZ与常用抗癫痫药(AEDs)联合用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及给药剂量对CBZ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与是否联合用药对CBZ血药浓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Z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很大,应通过对其进行监测,并结合临床疗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 标签: 卡马西平 血药浓度 儿童 癫痫
  • 简介: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癫痫手术后早期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EngelⅠ级73例,EngelⅡ级11例,EngelⅢ级9例,EngelⅣ级3例。15例患者术后出现APOS,随访EngeⅠl级8例,EngelⅡ级3例,EngelⅢ级3例,EngelⅣ级1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发作频率、发作类型、MRI表现、切除侧别、术后病理等对术后早期发作无影响。出现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无术后早期发作的患者(P〈0.05),惯常发作的患者癫痫缓解率明显低于非惯常发作的患者(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术后早期发作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发作形式表现为惯常发作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癫痫复发。

  • 标签: 颞叶癫痫 术后早期发作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心功能不全伴癫痫发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针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癫痫发作间歇期、发作期心理、生理、用药、生活等特点,实施有针对、有计划性的整体护理。经过25天的治疗护理,患者心衰明显改善,癫痫症状未再发作。

  • 标签: 心功能不全(心衰) 癫痫发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继发性癫痫在发作时极易发生喉肌痉挛引发窒息,这将对甲状腺乳头癌术后患者造成致命威胁,因此,如何积极有效的应对甲状腺乳头癌术后癫痫症发作,以及在患者术后危险期实施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甲状腺 术后 癫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癫痫并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心理护理,对比其HAMA与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AMA与HAMD评分较之于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并发抑郁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利于疾病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癫痫 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实施治疗的9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为95.6%、77.8%,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月平均癫痫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难治性癫痫 发作
  • 简介:癫痫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认为癫痫是一种大脑的疾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间的不平衡所致[1]。岛叶癫痫的概念最先是由Guillaume[2]等提出的。由于岛叶深藏在脑组织深部被其他脑叶所覆盖,其表面的解剖屏障复杂,所以对于岛叶癫痫的诊断十分困难。根据颞叶癫痫患者术中岛叶皮层脑电监测及皮层电刺激的结果,有学者认为岛叶癫痫的临床症状与颞叶癫痫非常相似。

  • 标签: 岛叶 颞叶癫痫患者 国际抗癫痫联盟 脑电监测 电刺激 兴奋与抑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在治疗癫痫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受癫痫疾病治疗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西比灵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癫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西比灵在抗癫痫药物基础上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比灵 抗癫痫药物 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