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腹腔镜器械最为有效的清洗方式。方法收集需要清洗的腹腔镜器械324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手工加酶清洗方式,观察组采用手工加酶加超声清洗方式进行清洗,对比分析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两组器械清洗后外观检查结果合格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器械潜血实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器械的细菌检测结果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手工加酶加超声清洗的方式能显著提高潜血实验以及细菌检验合格率,有助于提高清洗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清洗 质量 潜血实验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洗测试棒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后污染器械400件,采用多酶浸泡后机洗。清洗后的器械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清洗测试棒对清洗后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检测评估,另一组采用传统目测法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采用清洗测试棒检测器械200件,检测结果发现阳性者42件,阳性率为21%。采用传统目测法进行检测200件,检测结果发现阳性者3件,阳性率为1.5%。两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清洗测试棒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中检测阳性率较传统目测法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监测 清洗测试棒 目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归纳如何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清洗治疗,并增强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医疗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660件。对照组为常规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范实施,并成立消毒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监督管理。结果从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检查的达标率为95.4%(792/830),对照组为89.3%(741/8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上,观察组的整体效能优于对照组,而影响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涉及到多个方面。结论采用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必须对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保障其使用过程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归纳如何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清洗治疗,并增强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本院需要进行清洗的医疗器械为样本,分为两组进行消毒处理,所涉及到的器械件数为1660件。对照组为常规消毒灭菌处理,观察组则实施质量监测管理模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规范实施,并成立消毒室质量控制小组,加强监督管理。结果:从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检查的达标率为95.4%(792/830),对照组为89.3%(741/8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清洗质量控制管理上,观察组的整体效能优于对照组,而影响因素以人为因素为主,涉及到多个方面。结论:采用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必须对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保障其使用过程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数据质量问题关系到信息系统建设。首先,概述了数据质量的定义和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并总结其来源,介绍了数据质量维度这一数据质量评估指标;然后,说明了不同领域中数据清洗的概念,分析了不同数据质量问题的清洗方法,并归纳了数据清洗有关的框架工具。最后,对数据清洗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 清洗方法 数据清洗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制定较为安全有效的器械清洗流程与方法,增强清洗效果,从源头上控制病菌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方法收集本院各科室临床上使用的医疗器械200套,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对与改进组,传统组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简单冲洗后,送往供应室进行超声清洗;改进组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简单冲洗后,进行保湿处理,再由供应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清洗后使用目测法、放大镜观察、棉签检测及菌落检测等多种法测定两组器械的合格率。结果从各检测方法比较,改进组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改进后的清洗流程能有效提高器械的清洗效果,值得向各个医疗机构推广运用。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流程 改进 清洗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各清洗环节对重度污染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台剖宫产手术后的320把重度污染器械,其中子宫钳160把,血管钳160把,按流程进行清洗,分别在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抽取器械子宫钳40把、血管钳40把进行ATP检测分析。结果:手术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器械ATP检测值持续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器械合格率持续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器械初洗后、超声机酶洗后、漂洗烘干后子宫钳血管钳的ATP检测值、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清洗环节对重度污染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有重要作用,必须严格按流程进行清洗,器械初洗对器械清洗质量有直接影响,建议器械清洗时评估器械的污染程度、附着物的黏附强度、器械的形状构造,给予针对性处理,有处理难度较大的污物时应手工清洗后再进行机械清洗

  • 标签: 重度污染 手术器械 清洗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准管理提升清洗消毒器清洗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消毒供应室任职的工作人员19名,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将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器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结合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对清洗质量进行评分,将日常清洗工作中已经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将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落实精准管理制度,将管理前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由研究数据可知,落实精准管理后,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显著优于优于管理前,差异较大,P<0.05;清洗消毒器的清洗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管理前,差异较大,P<0.05。结论:就本次研究所得的具体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消毒供应室通过实施精准管理,其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清洗消毒器清洗质量得以提升,有效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确保院内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精准管理 清洗消毒器 清洗质量
  • 简介:皮草清洗一般需找专门的皮草清洗店,过季存放前送皮草清洗店一次就便可。如果条件有限不方便送洗,有没有适合在家自己动手就能够操作的小方法呢?第一种方法:用浇花的小喷壶调成雾状把衣服喷潮湿(切记不能喷得太湿),接着把新鲜干燥的玉米面均匀地撒在皮毛的表面,然后用手轻轻揉搓后把皮毛表面沾染的玉米面抖落下来。最后再用宽齿的梳子把皮毛梳顺,这样皮毛就会更加蓬松。

  • 标签: 清洗 保养 玉米面 皮毛
  • 简介:30%磷酸水溶液通过酸反应和强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清洁不锈钢及其它润湿的部件。这一方法比更常用的硝酸“钝化”绝对更有效、且较少损害(特别是对日常使用低紫外波长的应用来说)。这一磷酸清洗步骤不是起钝化作用,但它是系统钝化前清洗的第一步。

  • 标签: HPLC系统 钝化作用 酸清洗 表面活性剂 共同作用 日常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普通白布通条检查医用内镜检查仪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10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科回收的型号相同,且无特殊感染的管器械406件,经相同的拆卸、刷洗、酶泡清洗后,分别使用普通纯棉白条、医用内镜检查仪和放大镜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查评估。结果: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3组管腔器械进行清洁效果检查,目测法清洗质量不合格的检出率为0.00%,传统白条检测为3.92%,医用导管检测仪为9.80%。3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8,P=0.003<0.05)。结论:医用内镜检查仪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测效果较好,适用于各类型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且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省时省力,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 标签: 普通白布通条 医用内镜检查仪 管腔器械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在医院感染的防控过程当中,对于手术器械进行及时且合理的灭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及手段,同时也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的一项主要措施。腹腔镜器械在使用过程当中会进入到人体的各种不同组织以及器官当中,因此腹腔镜器械的灭菌质量以及灭菌效果将会对临床当中的血传播性疾病发生率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但是不同地域自身的医疗水平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腹腔镜器械在进行消毒以及清洗过程当中的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并分析对于腹腔镜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时手工清洗与机械清洗质量效果差异。

  • 标签: 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 腹腔镜器械 消毒灭菌 质量
  • 简介:【摘要】在医院感染的防控过程当中,对于手术器械进行及时且合理的灭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及手段,同时也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的一项主要措施。腹腔镜器械在使用过程当中会进入到人体的各种不同组织以及器官当中,因此腹腔镜器械的灭菌质量以及灭菌效果将会对临床当中的血传播性疾病发生率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威胁。但是不同地域自身的医疗水平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腹腔镜器械在进行消毒以及清洗过程当中的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主要是探讨并分析对于腹腔镜器械进行消毒灭菌时手工清洗与机械清洗质量效果差异。

  • 标签: 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 腹腔镜器械 消毒灭菌 质量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CSSD)根据《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将回收的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储存发放等过程均由有经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清洗不彻底可直接影响灭菌质量,甚至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清洗是任何灭菌消毒基础措施,是灭菌合格的保证。

  • 标签: 清洗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在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中,常会使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医院应当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器械处理的重要场所,需要完成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配送等工作,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门,同时也是全院控制感染的关键部门。本文就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质量监测展开综述。

  • 标签: 器械 清洗 消毒 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清洗工具的规范使用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前后,分别随机选取清洗处理的复用医疗器械,同时使用目测法ATP法检测清洗质量。结果清洗工具规范化使用情况改善后,目测法ATP法检测结果清洗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可保证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 标签: 清洗工具 清洗质量 目测 ATP